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探讨

时间:2022-10-27 05:51:07

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探讨

摘 要: 如今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张文凭,更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使人的智力和情商得到提高,从而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求。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需求,教师该如何教,让学生怎样学,才有利于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成为一个难题。语文老师要彻底改变旧观念,树立新型的教与学的正确理念,摆正教和学的关系,使教与学有效结合。把握时机,从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和成绩。语文学科在初中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初三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新理念 互学互动

一、改变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旧观念、建立新理念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拥有知识的特权,一味地占有和传播;教师是语文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满腹经纶的学问者;教师“主宰”课堂,用“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等方法,提倡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读你写、我写你抄,死记硬背;不管学生的感受,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学、能不能接受,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在讲台下枯燥乏味地听,“教”代替了“学”,导代替了演。这就应了当时我上大学时老师说的话,教师成了博士研究生,学生还是原地踏步。这样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学,不会自己学,连想学习的想法都没有,怎么能学得好呢?这使教师成了复制教学内容的机器,成了超人,学生形成了依赖性。这样一堂课下来,教师累得口干舌燥,怨天尤人;课下学生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其结果是越学越不会,越听越不懂,最后只能用抄袭作业、逃学、考试作弊对付老师。这种教与学的旧观念模式,只会害了学生,辜负了老师的努力。

如何打破旧观念呢?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不能一节课下来都是老师在讲、在教,要适当地让学生当“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如何利用提问的方式呢?老师可以用奖罚的方式体现出来,怎样体现呢?奖什么罚什么,比如奖学生有一个特权指挥一位同学上台唱歌跳舞(特权要有一定的限制),等等,罚学生什么呢?罚学生上台自我介绍或者讲一个笑话,这些都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给他们多一些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不会觉得这是在浪费课堂时间,而是给学生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多讲一些有关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事或者大学生活,让学生听着会有一种想法或目标向往大学,从而激励学生努力读书。最后可以采用幽默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借鉴其他老师上课的教学模式,至于如何教有幽默,就要看教师的教学模式。

二、语文教学中“教”与“学”是互学互动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互学、互动、互助的合作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沟通、探索。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开拓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怎样让学生互学互动呢?将知识中的易点和难点内容集中起来,让学生先思考,再和同学互相交流,互相把想法说出来,这样累积起来,学生会从同学交流中结合自身的想法提高语文水平,也可以从网络搜索有关知识提升自己,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例如《出师表》是初三背诵语文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中考时出现在试卷中的概率比较高,难点是难背诵难理解,学好文言文是提高初三语文成绩的一个捷径。通常老师上文言文课时都是自己讲得多,学生只负责听,如何打破这种常规呢?为了节省上课的时间,老师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预习,上课时老师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来说说平常是如何理解或做文言文题的。也可以采取另一种形式,以小组模式,通过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比老师的讲解更有效。不仅学习文言文可以应用这种方式,学习阅读也可以应用这种方式。

三、把握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出实际行动。我们要把“讲堂”变成“学堂”,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课上教师主要以自我讲解为中心,一堂课下来,几乎是学生在听,导致学生没有太多时间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老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吸收的知识就越多,反而要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阅读吸收更多的知识点,从一点一滴的学习、阅读中慢慢增长知识点。教师在“导”字上下工夫,在“精”字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不管什么课程,首要的都是培养学生兴趣,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这门课程,学起来容易很多。老师要做引导者,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快乐世界里,并结合生活,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生才会慢慢利用生活慢慢理解语文。要使教与学有效结合,就要把握时机,乐教与乐学相一致的原则,不再采用严肃、枯燥乏味、无聊的上课方式,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与思考相呼应是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或通过理解从课本中得到启发和自身的想法。加强阅读,通过阅读使他们能够站在具体的生活语境中感知特定的生活情境和状态,联系身边、班级、个人,增强学生对生活感知的直观性,开发学生读生活感悟的潜力。在感知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让学生在真诚的交流和讨论中探究生活,表现生活。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善于诱导重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才能把重心由教转到学的方面,学生才能够学会,才能学会掌握新知识的本领。

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研究中考动态

进入初三,每堂课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一堂课的内容,课标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中考会考什么,如何考,这些都是教师应思考的问题,关系到教师如何教。这就要求老师在每次备课时应认真研究课标,研究中考动态,特别进入总复习,对语文的每个知识点都能对照课标的要求备好课,要对近几年我市的语文中考试卷有所研究,并且希望老师每人做一遍,共同研究中考的方向和中考动态。每堂课程除了教师如何教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如何学,学生很容易产生这种幻觉,认为教师讲了一遍很容易我都学会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当学生再次返回去做题目时还是不知道该从哪方面着手,如何做题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做笔记,认真听讲,遇到不懂的要及时提问并及时复习教师所教的内容,特别是初三语文知识学生应该清楚知道一本书中哪些是常考的,哪些是重点、难点。很多学生会有这种想法,认为都到初三了,语文成绩还能提高多少。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从背诵文言文、古诗、从作文、从论文分析等方面着手,提高语文成绩。例如,有些学生会害怕写作文,写作文要注意的是什么,是题目,看清楚作文题目,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如何从题目中入手,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看、多读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如作文书、名人名著的一些事迹。教师可以采取借鉴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拿出来分享,看看同班学生是如何思考作文题目,如何利用名人名著完美地写一篇作文的。

总之,教与学任重而道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感知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但是,初三学生语文成绩需要快速提高,然而学生语文能力及素质培养迫在眉睫,是新形势的要求,要求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特别是初三学生更应该好好把握语文的知识内容。要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最关键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实践者,必须不断改变自身角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留给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上一篇:浅谈职高语文人文教育 下一篇:课改下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整合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