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冠心病30例

时间:2022-10-27 03:21:02

中医治疗冠心病30例

中图分类号 R 22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经手冠心病患者30例,均采用中药组方治疗。治疗时间最短为10天,最长为1年。痊愈10例,显效17例,3例有明显效果。总有效率达90%以上,效果明显。

1 发病原因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有高龄、男性、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冠状动脉之所以易于发生粥样硬化。可能有以下原因:1)该动脉内膜和部分中膜的供血由管腔直接供给,血中的氧和营养物质直接透入内膜和中膜,因而脂质亦易于透入。2)该动脉与主动脉的交角几乎呈直角,其近端及主要分支的近端受到的血流冲击力大,因而易受损伤。3)近年来还发现血小板功能和本病发病密切相关。

2 冠心病的病理

在冠心病的治疗上,中医药是辨证施治,只要辩证准确治疗效果相当明显。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心肌缺血,调整阴阳平衡,从而使心脏功能渐渐趋于正常。按其症状临床上大体分为如下几种症候:1)寒凝心脉。卒然心痛如绞,形寒。天气寒冷或迎寒风则心痛易发作或加剧,甚则手足不温,冷汗出,气短心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紧,苔薄白。2)火邪热结。心中灼痛,口干,烦躁,气粗,痰稠,或有发热,大便不通,舌红,苔黄或糙,脉数或滑数。3)气滞心胸。心胸满闷,隐痛阵阵,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怀不畅则诱发、加剧,或可兼有腕胀,得暖气、矢气则舒等症。苔薄或薄腻,脉细弦。4)痰浊闭阻。可分为痰饮、痰浊、痰火、风痰等不同症候。痰饮者,胸闷重而心痛轻,遇阴天易作。咳痰,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兼湿者,则可见口粘,恶心,纳呆,倦怠,或便软等症。痰浊者,胸闷而兼心痛时作,痰粘苔白腻带干,或淡黄腻,若痰稠,色或黄,大便偏干,苔腻或干,或黄腻,则为痰热。痰火者,胸闷,心胸时作灼痛,痰黄稠厚,心烦,口干,大便干或秘,苔黄腻,脉滑数。风痰者,胸闷时痛,并见舌偏瘫,眩晕,手足颤抖麻木之症,苔腻,脉弦滑。5)瘀血痹闭。心胸疼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可由暴怒而致心胸剧痛。苔薄、舌暗红、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血脉青紫,脉弦涩或结代。6)心气不足。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且慌,倦怠乏力,或懒言,面色白,或易汗出,舌淡红胖,有齿痕,苔薄,脉虚细缓或结代。7)心阴不足。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兼胸闷心悸征仲,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大便不爽,或有面红升火之象,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8)心阳亏虚。心悸动而痛,胸闷,神倦怯寒,遇冷则心痛加剧,气短,动则更甚,四肢欠温,自汗,苔白或腻,舌质淡胖,脉虚细迟或结代。9)心阴不足。

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兼胸闷心悸征仲,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大便不爽,或有面红升火之象,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10)心阳亏虚。心悸动而痛,胸闷,神倦祛寒,遇冷则心痛加剧,气短,动则更甚,四肢欠温,自汗。

3 典型病例

女,48岁,2009年12月20日早来诊,患者早起时突然新前区闷痛,放射至左肩及左背部,呈压榨性疼痛,手足厥冷、面色青紫、出气发凉。含服速效救心丸及硝酸甘油后略有缓解,紧急来诊。其患者冠心病史5年余,常年服用丹参片及一些专治冠心病的西药无明显效果。接诊后立即服用“冠心逐瘀汤”,2日后,明显好转,心前区闷痛、气短等症状明显减轻,四肢发温、面色红润、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再服用10剂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原来舌边缘的紫斑减淡,脉相均匀和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心悸、气短、体倦、无力、头晕、困倦等症状完全消失。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开胃进食调理脾胃等药,继续服用10剂,半年后随访一切正常,临床痊愈。

4 讨论

《医宗金鉴内科杂病心法论》称冠心病的发病是由于气滞产生的血瘀而至,进而沉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及致胸痛(心绞痛)。由于中年女性的性情变化较大,所以此病多见于女性。医宗金鉴妇科心法就有“妇人从不专主,病多忧忿郁伤情,血之行止于顺逆,皆由一气帅而行”之说。因此上方的治疗原则以宽胸行气为主,活血化瘀为辅,加之症状改善后的开胃进食调理脾胃,使病愈后人体质又得以增强,从而建立了肌体的抗病功能,病情稳定,减少复发。

上一篇:女性肾虚用枸杞 下一篇:收集整理地方病防治资料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