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供应室消毒隔离以防止院内感染

时间:2022-10-27 10:05:24

加强供应室消毒隔离以防止院内感染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各大医院运行过程中,供应室的做药功能是为患者服务,其承担着医院各种医务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但是也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场所,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处理好,灭菌失败,那么医院各种医务用品必然会较差干扰,导致整个医院的患者等都会受到感染,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供应室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院内受到感染,从而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隔离;防止;院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5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医疗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各大医院纷纷建设起了消毒供应室,并加强了对其的管理力度,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可忽视院内感染的控制。对供应室进行消毒隔离是防止院内干扰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医院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供应室放着所有科室的医务用品,若护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彻底消毒灭菌,那么摆放在一起很容易出现较差感染,最终导致院内感染,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空气,对于患者的痊愈极为不利。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我们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措施切断其感染途径,建立健全的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患者的健康。

一院内感染的途径

在医院运行过程中,出现院内感染的途径大致分为以下几点:被污染过的物品与环境之间相互混合而导致院内感染、传染区与非传染区的器械相互浸泡而没有进行彻底消毒而引起的交叉感染、空气传播导致病原菌微生物蔓延、人的传播、缺乏健全的消毒制度等。

二供应室病菌感染的隐患分析

为了防止院内感染,首先我们必须要对供应室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院内不受到病菌的感染。通过分析,供应室病菌感染的隐患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方面的问题

(1)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认为供应室只要不让患者或非专业人员进入、或者供应室的管理人员不与患者接触,那么就可能避免病原菌的侵入,也不会存在医疗纠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虽然供应室的管理人员没有接触到患者,但是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对各种医务用品进行消毒,消毒过后的用品会直接用在患者身上,在整个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处理得当,必然会导致院内感染,造成医疗纠纷。

(2)护理人员不规范化的记录

一般来说,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对各种医务用品进行消毒灭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每一个过程进行记录与检测,而由于有些护理人员并没有该方面的认识,思想观念不够先进,不对该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这就导致其在记录的过程中出现书写潦草等现象,甚至还对记录进行涂改,导致信息不够准确,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医务用品消毒的准确性,不利于各科室对用品的使用。

2、下收下送不够规范化

在对供应室医务用品管理的过程中,不分车、不分人是下收下送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因为在这一阶段,很多无菌用品与已被污染的用品都会放在一辆车内,此时就会导致用品出现交叉感染。另外,在下收下送过程中如果出现超载现象,导致车辆无法实现封闭运送,同样会导致用品被外界空气所污染,尤其是无菌用品,根本不利于其安全使用。

3、清洗、消毒不够彻底

一般来说,清洗与消毒是各科室医务用品安全使用的关键,尤其是一些需要手工清洗的用品。如果护理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洗剂浓度不够、洗刷不够认真、漂洗不干净、剂使用不当、清洗后的用品没有擦干等,都会导致用品灭菌的彻底性,最终导致院内出现感染,不利于其正常使用。

4、储存与发放不够合理

供应室中保存着医院各科室的医务用品,由于品种多、数量多,在储存中具有较大的难度,一旦储存不合理,必然会导致用品出现交叉感染。或者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保证储存环境,那么必然会导致医务用品在储存过程中出现病原菌的侵袭,最终影响到用品的正常使用。另外,如果供应室在存放无菌物品的场所也存放着过期用品或者非无菌用品,那么必然会对其储存环境产生影响,导致物品出现交叉感染。

三强化供应室消毒隔离,避免院内感染的具体措施

1、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供应室是为患者提供间接服务的特殊场所,不管是对医务用品的收发、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中,都必须要认真对待,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医护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另外,供应室工作人员还必须要接受医院安排的相关培训,要求供应室人员与时俱进,掌握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学会清洗各科室的医务用品,并对其认真保存,这样才能够实现保证医务用品的安全性,防止院内感染。

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强化院内感染管理

(1)要求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无菌观念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每一种消毒方法,了解其灭菌的具体程度。另外,在对医务用品进行消毒灭菌的过程中,供应室人员还必须要戴口罩、帽子,更衣、换鞋,要求非专业人员不得进入无菌室。还需要对无菌室的空气进行消毒。

(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医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并将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对医务用品进行消毒,并将其进行分开保存,这样才能够提高供应室的管理水平,避免用品出现交叉感染。

3、加强供应室人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工作运行

(1)供应室每天手工刷洗器械,要防比被针、剪刀等锐利器械扎伤,所以要求其他科室将用后的针头等器械卸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手套,预防感染。

(2)人量的布类敷料,虽然经过洗涤,没有火菌仍有人量微生物未被消火,进行分类打包时造成微生物在空气中漂浮。在操作时,必须戴帽子及口罩,防比微生物的污染造成危害。

(3)接触理化因素较多,受到伤害机会多,部分物品需要用消毒剂处理达到去污、去热源的日的,操作时要戴手套、口罩,以免造成皮肤灼伤和过敏反应。

(4)火菌柜专人操作使用,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经常检查火菌柜的各种性能,发生问题时及时处理,防比意外发生。消毒员进行物品装、出锅时应防比烫伤。

(5)供应室工作民期接触污染物品,有害物质较多,是微生物感染的高发区,除工作中注意自身防护外,应加强营养及体育锻炼,保证健康良好的体魄,以便于更好工作。

四结束语

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供应室已经被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也是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是供应室工作的重点,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消毒火菌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在控制感染中起卞导作用。因此,做好供应室的消毒与隔离工作,加强供应室的安全防范措施,能够为院内感染的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和保证。

参考文献

[1] 原丽萍,张海燕.加强供应室的环节管理、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J]. 实用医技杂志. 2006(05)

[2] 赵永青.查对制度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疗养医学. 2011(09)

上一篇:实习护士针刺伤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我的国产血透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