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引领,校企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时间:2022-10-27 08:57:04

“竞赛引领,校企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摘 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的特性,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竞赛引领,校企联动”新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了在“竞赛引领,校企联动”模式下进行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经验。

关键词:“竞赛引领,校企联动”;模式;创新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自2014年开始在室内设计专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改革创新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为手段、充分结合室内设计行业特点和室内设计专业现有基础、进一步完善室内设计课程建设,开展了“竞赛引领,校企联动”教学模式的改革的探讨,以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三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一、“竞赛引领,校企联动”的内涵

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联,以赛促新”的建设理念,创建“竞赛引领,校企联动”的专业特色。根据特色建设的需要,将课程划归分为3个知识与能力群,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实施。

“竞赛引领”的内涵是指所有的课程设置以竞赛为引领,设计竞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竞赛的形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 2个小型和1个大型(地区级)的竞赛项目。

第一学期举办建筑方案设计竞赛。这个竞赛是制图、CAD、建筑构造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将第一学期开设的《绘画基础》、《建筑构造与制图》、《透视技法》、《autoCAD》等各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与能力群。

第二学期举办建筑效果图绘制竞赛。这个兑赛是建筑初步、设计表现、构成设计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将第二学期开设的《室内装饰形态构成》、《表现技法》、《建筑初步》、《3Dmax》等各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与能力群。

第三学期举办室内设计大赛,这个大赛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灵魂与核心,它囊括了专业主要核心课程(空间室内设计、装修材料、效果图渲染,家具设计等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是一次专业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校企联动”的内涵是指通过设计竞赛可以使学校和企业深度联合、一起动作。这主要体现在第三学期举办的室内设计大赛上,学校联合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主要由学生参加的室内设计大赛,大赛的设计题目就是企业即将进行开发的项目或企业将要打入市场的项目,大赛的作品就是企业项目开发的设计图纸,大赛的评比现场就是企业的新品现场。通过大赛,学校无偿地为企业的项目和新产品开发进行了设计,有的企业派出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共同进行设计评审;学校的教师在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设计大赛时,从企业技术人员那里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找出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存在的差距,找出了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人才的差距,进而可以改进教学;学生参与了企业的“实战”,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突出修德教育,强化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特色育人,全面提升室内设计专业内涵,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平台、搭建各兄弟院校之间合作交流的平台,突显专业特色。

以提高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通过2个校级小型竞赛和1个区域级的大型竞赛为引领,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开发;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竞赛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办学实力,创建专业特色。

三、专业主要建设内容

(一)强化校企合作

以设计大赛为平台,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每年举办一次主要由学生参加的室内设计大赛,大赛的设计题目就是企业即将进行开发的项目或企业将要打入市场的项目,大赛的作品就是企业项目开发的设计图纸,大赛的评比现场就是企业的新品现场。学校无偿地为企业的项目和新产品开发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将企业吸引到专业的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上来。在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同时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竞赛评委会,明确校企双方责任与义务。

(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工学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将学生在校的三年的6个学期,分为基本能力培养、专项技能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三个阶段,这里的“4”是指前4学期在校内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能力训练;第一个“1”是指第5学期到合作企业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第二个“1”是指第6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进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

(三)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工作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开发出基于室内设计、施工过程的课程体系。再根据“竞赛引领 校企联动”的专业特色,分别设计了“建筑方案设计大赛”、“建筑效果图大赛”和“室内设计大赛”,根据竞赛的需要将课程划归分为3个知识与能力群。在3个知识与能力群下面,以室内设计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

(四)课程建设

1.制定全部专业课程标准

与城市人家装饰集团牡丹江分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以企业为主导成立课程标准小组,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全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企业兼职、引进、国内外进修、企业实习、技能培训等途径,建立一支“教学是专家、实践是大师”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专业教学团队。

(六)实训条件建设

根据教学需要,通过与企业联合,走“校企共建、互惠双赢”的道路,按照实训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需要,建设综合训练基地。实现校内实训教学系统化、实训教学过程规范化、实训成果考核指标化、实训成绩学分化、实训教师“专兼”化。

四、“竞赛引领,校企联动”的特色体现与成效

“竞赛引领,校企联动” 教学方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联、以赛促新”这四个方面。

“以赛促教”,通过比赛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发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人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发现兄弟院校之间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根据这些问题和差距进而改进教学,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以赛促学”,通过比赛充分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参与的是企业的实际项目设计,为学生指导的是双师素质的教师和装修企业的一线设计师,公开评比中学生能够与装修公司、业主直接交流。这样的模式不但对学生是个触动,整个竞赛过程各学校的教师也在其中学到了最近流行的趋势、流行的材料和造型等。通过竞赛的平台各学校之间也在相互的学习好的教学改革经验,以提升各自学院的教学水平。

“以赛促联”,首先,设计大赛为学校与装饰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新的合作交流的平台。其次,通过室内设计大赛搭建装修公司和学生之间直接接触的平台,将企业先期的招聘工作提前预热。再次,设计大赛也可促进毕业生与在校生之间的联动。

“以赛促新”,主要是指以大赛促进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竞赛可以使学生告别“拷贝”阶段,进入“创新”阶段,让创新的理念在心底扎根,为今后的设计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通过竞赛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而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第三,通过竞赛创新了企业新品的形式,设计大赛的评审现场就是新产品的现场,搭建了一个业主、房屋开发单位、装修公司、学校合作交流的平台。

上一篇: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浅析 下一篇:舞台艺术中新媒体动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