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多声部合唱素养提升的方法

时间:2022-10-27 07:31:20

论小学生多声部合唱素养提升的方法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摘要】文章从多声部合唱的概念切入,阐述了小学多声部合唱的特点,分析了小学多声部合唱的多种教学实践方法,进而对多声部合唱素养提升手段进行了简要介绍,全面分析了合唱素养对小学生美育德育提升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多声部合唱素养提升方法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5年福建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效培养小学生多声部合唱素养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号:FJJK15-334)。

一、多声部合唱的概念与小学多声部合唱的特点

(一)多声部合唱的概念

在乐曲歌唱和演奏过程中,四部和声的每一部都叫作一个声部,其中器乐声部分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四种;声乐声部分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种。多声部则是指在音乐进行过程中,同时出现一个或以上不同的声部。而合唱本身就是一种多人集体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艺术门类,通常设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在演唱过程中要求各声部之间的旋律和谐,是一种普及性较强的演出形式。

(二)多声部合唱的分类

多声部合唱有着种类繁多的分类方法,按音色分类可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按表演类型分类可分为有伴奏合唱、大合唱、领唱与合唱等,其中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音色分类。

1.按音色分类

同声合唱是采用单一声种的演唱形式,分为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三种类别,特点是音色纯正干净、音质和谐统一,在合唱过程中多采用二声部合唱和三声部合唱两种形式。

混声合唱则是由不同声种组成的合唱形式,通常有男声女声混合、成人儿童混合等合唱类型,特点是音色变化多样,声音表现力强,音域非常宽广,可以达到同声合唱音域的两倍,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类型音乐的表现形式,被公认为是当前最理想的合唱类型。

2.按表演类型分类

多声部合唱有着多种多样的表演类型,主要分为四种:一是只有人声演唱的无乐器伴奏合唱;二是有乐器伴奏作为合唱从属部分的伴奏合唱;三是由领唱单独演唱一个乐段的合唱;四是符合青少年活泼向上特点的大合唱。

(三)小学生多声部合唱的特点

1.声音特点

小学生多声部合唱已经度过了音域较窄、音准不稳定的稚声期,从小学入学的6周岁到12周岁属于合唱的童声期阶段,此时孩子的吸气量相比稚声期有了明显增大,也有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音准的把握性逐渐增强,音域变宽,声音也更加洪亮。一般来讲,在6-8岁属于童声前期,此时是培养孩子多声部合唱乐感的重要时期,适合对学生进行合唱基础性训练;9-12岁属于童声成熟时期,此时小学生正在走向童声合唱的高峰期,已经可以进行一些复杂作品的练习和表演。

2.声部特点

小学生合唱团主要分为低幼合唱团(主要由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组成,声部以二声部为主)和童声合唱团(主要由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组成,声部以二至三声部为主),各声部的配置比例如表所示:

3.队形排列方式

低幼合唱团总人数一般为20-40人,童声合唱团的总人数一般为40-60人,小学生合唱以采用二、三声部合唱为主,大多数小学合唱团采用的队形排列方式是女声在前、男声在后,高音声部在左、低音声部在右的方法(以面对指挥的方向为基准)。

二、小学生多声部合唱教学分析

合唱是个人歌唱水平和集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控制、精准的音准、清晰的吐字咬字等。对于精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小学生来说,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合唱表演要求。

(一)唱歌姿势练习

合唱中的唱歌姿势分为站立式和坐式两种,这与日常生活中的站姿与坐姿有着很大的区别,唱歌过程中下巴、口腔、腰腹都要保持一定紧张感,同时面部保持微笑,要求身体保持良好的协调性。站立式是合唱中最常采用的姿势,教学过程中应提醒学生双臂自然下垂,整个身体处于笔直站立状态,保持适度但不过度的紧张状态,开始阶段可要求小学生坚持时间由短至长。坐姿歌唱练习同样要求小学生保持一定的身体紧张度,最佳合唱练习坐姿是采用“浅坐”的方式:只坐椅子的前半部分,同时双脚适度后收,保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不做调整即可马上站立歌唱的状态。

(二)合唱中的呼吸控制

唱歌对呼吸控制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歌唱表演比平时讲话声调高,音准要求严,吐字要求清晰,因此呼吸要在自然状态下加大吸入气量,同时要伴有腹部动作。可以说合唱团优美的演唱效果都是以呼吸技巧为基础的。

在对小学生合唱呼吸控制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训练学生自然的身体状态。很多小学生由于肺活量不足,再加上刚开始练习歌唱不久,在呼吸时往往有呼吸间隔过长、明显的深呼吸、耸肩等不良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日常锻炼,提高肺活量,教学生一定的呼吸吐纳技巧。二是在吐气时要保持慢而长的状态。开始时可以让学生双手叉腰练习,体验腹部的收缩和肌肉紧张表现,但要保持适度,不能表现出难受憋气的不良反应。

(三)合唱中的音准训练

多声部合唱中“良好的音准、精准的音色”是合唱的基本要求之一。合唱是多声部的组合体,也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声音共同体,每个个体音准的问题都会导致整体融合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听,多唱,多思考。

音准的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初始阶段,就应当让学生对合唱中的各种标准音反复学习。教师还可以在钢琴上弹奏出小二度、大三度等音程,让学生体会不同音程之间的音准差异,然后自己进行模仿练习。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大小调转换衔接的训练,区分好大小调的主和弦,辨大小调的音阶音色,为学生实际合唱打好基础。

(四)合唱中的吐字与咬字

小学生合唱通常采用音乐与歌词相结合的形式。清晰的吐字与咬字是小学多声部合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合唱团成员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音乐作品的展示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掌握一定的语言发音技巧,熟悉喉咙、牙齿、嘴唇、舌头等不同部位的发声原理,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发出相应的声音,咬清字头,咬准字腹,收好字尾。低年级小学生练习时最好配上拼音注释,由教师先做好演唱标准示范,不断对学生的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吐咬字习惯。

三、小学生多声部合唱素养提升的方法分析

(一)教师合理选择合唱的作品

由于小学阶段还属于童声期向变声期转型的阶段,在合唱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选择难度较低、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曲目。特别是校级合唱团在参加比赛时,不应该为取得好成绩一味选取难度较大的合唱作品。教师在选取合唱作品时应当契合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多采用《歌声与微笑》《校园的早晨》等节奏欢快、歌颂生活美好的曲目。

(二)注意对学生嗓音的保护

小学生的发声器官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嗓子比较稚嫩,容易受到损害。针对这种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嗓音加以保护。一是采用科学的合唱训练方法。经过长期的发展,合唱已经拥有了许多科学的训练方法,如“咽声练习法”“以说带唱法”等。笔者在实践中较多采用“微声唱法”对合唱初学者进行训练。这种唱法要求学生在最开始训练时只发出微小的但有支点的声音,非常适合保护小学生的声带,长久训练可以打开学生的口腔,锻炼发声器官,帮助学习假声唱法。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抬高软腭、提起舌头”的口腔姿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多小学生都可以轻松唱出高音。二是在合唱曲目选择时,不宜选择速度太快、音区太高、力度太强的作品,不要安排初学者唱太高的音。三是合理安排合唱时间。小学生的发声器官普遍比较脆弱,不适合长时间进行合唱活动,通常以每次合唱训练时间不超过40分钟为宜,训练间歇还应当多教育学生注意饮食,不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不滥用嗓子,注意对嗓音的保护等。

(三)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W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处在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各种事物都有着充分的好奇心。音乐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在合唱练习过程中多运用PPT、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配合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讲解语言,培养学生的乐感。第二,通过器乐辅助学生学习。声部之间的具体差异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很好地表现,方便学生对不同的音色和音准进行模仿,比如针对学生对二声部合唱变调难以掌握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生吹口风琴、竖笛等方式向学生直观地传授演奏技巧。第三,重视合唱作品欣赏教育。教师可以运用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优秀合唱视频,在课下向学生推荐优秀合唱学习网站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作品的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学生集体意识的塑造

在合唱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整齐划一,统一协调。这就要求每个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学会相互包容。在很多欧美国家,合唱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原因就在于合唱教育的集体教育价值。每个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都要注重自己的音准音色不能打破集体的平衡。教师在合唱教学中也应当时刻向学生灌输集体高于一切的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