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3 09:38:08

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三新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拥有能够正确并且迅速计算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学生计算不仅准确率低,而且速度慢,出现各种错误。文章对六年级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对策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出现计算错误,会对其心情有所影响,导致其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所下降。对于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找到原因并进行分类,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促使小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一、计算错误原因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刚步入少年期,有青春期叛逆的情况,心理有了改变。这些改变对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也养成了一些习惯,而不好的习惯使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了错误。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根据学生的计算错误分析原因并探寻出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

(一)知识错误

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对运算顺序不清楚,法则模糊,对所学知识没有掌握好,导致出现错误。

1.口算错误

在运算的过程中,由于数字较大,在运算的过程中数字位置放得不准确或者是由于口诀混乱,导致出现基本的错误。如:42×9/28= ,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忘了42能与分母28约分,并且学生习惯性地计算出42×9的结果然后再去除以28,这导致在口算的时候分子与分母的数字较大,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或者是在口算的时候由于口诀混乱导致出现错误,如8×7=72,学生已经习惯7×8=56的模式,导致出现错误,同时也能够看出学生对口诀的运用不够多。

2.方法不对

在计算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到位,导致出现一些问题,从而使计算出现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对计算法则没有理解清楚或者是没有掌握好。例如:156-89=73,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不清楚,没有弄清楚个位不够减可以从十位退一当十然后加上个位数字再去减。做练习题的时候,(-3/5)×(-15/27)=(-1/3),学生已忘了“负负得正”,答案应该是。学生在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对于括号的增减算理模糊。如89-(-46+24)=89-46+24=67,W生做题的时候对去掉括号时的加减没有变化,不理解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加上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的算法。学生在进行乘法分配律运算中对分配律理解不透彻,导致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在分数加减乘除法则中会出现对法则不清楚的情况,乘法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误以为在分数加减中也是这样。由于学生对计算法则掌握不好,导致在加减乘除中弄混淆,从而出现错误。

(二)非知识性错误

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由于把其中的数字抄错,导致结果出现错误;学生遇到计算题数据较大时,在计算的过程中步骤较多,会存在畏惧感,失去信心;当遇到感知题的时候,学生忽略了其中的计算过程,导致出现错误。如:25×4=100是一个很强的信息,很多学生在遇到24×5的时候,也习惯性地以为等于100。还有,学生的不良习惯也会导致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出现错误,如做题粗心大意,没把题目看完就去做题,或者是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写字潦草,做题的时候不习惯用草稿纸,做好了也不检查,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等情况造成计算错误。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中学生计算错误的纠正策略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六年级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出现错误,教师与家长在辅助的时候都应该重视,找到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合理的途径及方法进行解决,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增强学生计算兴趣

在计算中,口算是计算教学的基础,也是笔算的基础,并且口算能力在计算能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口算对学生思维和记忆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如开展口算比赛、口算接力等口算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开展口算能力训练[1]。同时对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提出要求,让学生从拿到题时就应该对题进行解析,计算的时候尽量用草稿纸,并且在书写的过程中达到规范书写,从做题开始到书写结束能够做到认真仔细,不三心二意,在面对题的时候,不管题难度的高低,都应该认真对待,培养学生拥有一有颗克服困难的心。如在“圆”教学中,求圆的周长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成员分别围成一个圆形,根据圆形来试求自己所组成圆的周长,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有的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由于不够认真,书写潦草,抄错数字等情况,使结果出现错误;有些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不喜欢动手或者不喜欢打草稿,只用口算,审题的时候粗心大意,题目没看完就开始做题,不知道灵活地运用计算法则导致出现计算错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首先应给每一位学生发一个草稿本,要求学生写草稿的时候也要书写规范。教师还要不定期地进行检测,对书写规范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打草稿的习惯。在做题的时候,应让学生先观察题目的特征,认真审题,从而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将数字及符号弄清楚。引导学生在面对较大数据的时候,可以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做到省时、省力,这样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同时将计算质量也提高了。如在“空间与图形”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来进行教学。面对图形的计算,教师可组织学生来进行交流讨论,并说出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扩大学生与数学的接触面;还可拿一个实物模型,让学生从三个方面将看到的模型形状画出来。

(三)加强课堂训练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对教学教材进行分析,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对教学课件进行制作,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协助学生的理解运算,让学生做到能够合理科学地处理算法和算理的关系,让学生不仅知道理论计算方法,还能将方法合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将原有的计算方法和新学到的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在“圆锥与圆柱”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拿出自身拥有的圆锥或圆柱物,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相关计算的了解,并且能合理运用身边的事物。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课堂计算锻炼,让学生在计算中遇到问题时敢于提出疑问,合作探讨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带动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同时,也使自己巩固了知识,加深了记忆。这样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

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加强简便运算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与正确率的一个重要途径[2]。如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对于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记录下来,从错误中找到典型的,如方法使用不对、理解模糊、法则模糊等错例,让学生讨论,找出其中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解决方法。同时,教师对于这些典型错例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有目的地让学生去做。教师也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对错题的原因、种别、所占比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在记录的时候,应记要点及重点。这样不仅将学生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在不断反思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3]。同时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准备错题本,将错题的原因进行记录,记得整理分类。长期这样下去,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五)加强知识学习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做到认真仔细,踏实地打好基础,对于基础题能够熟练计算出来,并且准确率达到很高的程度,对教教的基础知识不仅要做到掌握,还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将学到的知识融入大脑中,还需懂得举一反三进行变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讲解,也应注意教学方法,为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理清做题思路,找到做题的方法,同时应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练习,并进行巩固。

三、结束语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错误不仅是知识掌握上的原因,同时跟学生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所疏忽,再加上这个阶段学生心理的改变,导致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不良习惯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通过增强学生的计算兴趣,加强知识学习、课堂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01):131-132.

[2] 张永燕.关于偏远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6(06):12-14.

[3] 许巧蓉.立足错误 提升能力――例谈学生数学问题程英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5(13):103-104.

上一篇:论小学生多声部合唱素养提升的方法 下一篇:学案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