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时间:2024-02-27 15:29:11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篇1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1.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规范统一

新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大致上是《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企业类型,同时准则要求微型企业参照执行。新准则明确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使得准则更加规范、统一。

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这三类企业不得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前二类不得采用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社会公众的需求,必须精确核算、详细披露;小企业属于集团内的母公司或者是子公司,其会计报表需要纳入集团公司的合并报表,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不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因此,集团内的小企业也要执行和集团公司相同的《企业会计准则》。

值得注意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这就为《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未作规范的(例如,股份支付、关联方交易、每股收益等)处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2.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相协调

小企业的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税务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相协调,对于外部报表使用者而言,该特点有利于有关部门降低核查、管理成本;对于小企业而言,有利于形成准确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便于外部了解企业的状况,从而能更有利于其实现外部融资,缓解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困境。

2.1在资产的确认上与税法相协调

2.1.1《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一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这与税法的原则之一——明确性相一致。

2.1.2《小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如有损失据实列支,这与税法上的对于减值准备的处理相同,即减值准备一律不得税前扣除,有利于小企业准确的核算资产的减值损失,减少会计失真以及有利于税务部门征收企业所得税。

2.1.3对于坏账准备的处理,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及预付款项,采用了直接转销法,不计提坏账准备。

2.1.4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处理上,《小企业会计准则》也要求与税法保持基本一致。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应该考虑税法的规定,采用了与所得税法相同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最低年限以及后续会计处理的方法;同时折旧的范围也与税法相同,即小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不得计提折旧。

2.2在收入的确认上与税法相协调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通常,小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采用发出货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安装程序比较简单的,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2.3在利得的确认上与税法相协调

2.3.1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不区分对被投资企业有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均采用成本法核算,从而使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确认计量与税法规定基本一致。

2.3.2《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本公积”核算内容,仅核算资本溢价部分。而旧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包括: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四个部分。较之旧准则,新准则向税法趋同,减少了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小企业如发生外币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等时,应根据其性质来源,计入盈余公积或当期损益。因为资本公积仅核算资本溢价部分,所以,不再有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小企业的利得都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3. 简化了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3.1从会计要素的计量上看:

资产方面,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正如前文所述,按历史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简化做法,减轻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短期投资不采用金融资产四分类方法,对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均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在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不采用实际利率法,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在约定的付息日之前不计提利息收入,而是在约定的付息日计提利息,无需按月、季、年计提利息,简化了会计核算,有利于小企业贯彻实施。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小企业可以不用在编制合并报表,另外,采用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有利于保持其账面价值与计税成本的一致。出租出借周转材料,不需要结转其成本,但应当进行备查登记,简化了会计核算。

负债方面,短期借款应当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在应付利息日计提利息费用,采用票面利率或合同利率,不再采用实际利率法。

所有者权益方面,资本公积仅核算资本溢价部分。

收入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小企业将混合销售行为拆分为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有利于明确不同税收的征税对象,减少会税差异。

3.2从会计报表方面看:

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如取消了三组流入流出小计、投资和筹资两组的其他流入和流出、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等项目。

综上所述,《小企业会计准则》在统一适用范围、与税法相协调、简化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符合我国小企业实际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王秀敏.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财会月刊,2011.4(89).

[2] 耿建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阅读和理解.财会学习,2012.1(19).

[3] 乔元芳.略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改革.新会计,2011.11(6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 陈梅兰.小企业会计核算实务(2011)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篇2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对策

从当前来看,我国小企业的数量众多,发展规模较小,在经济构成要素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并且还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更进一步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小企业发展的规范化与适应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就顺应而生,有利于提高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以来,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也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此进行研究与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加以解决,进而真正的发挥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作用。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具有其必要性

(一)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从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来看,小企业在我国企业总数中占据的比例较高,其发展也较为灵活,能够提供许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除此之外,小企业的发展极具有创新力,在专利权、新产品、新技术等新兴领域上,小企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来说,适应性不强,存在着诸多不相符之处,为此,就需要推动小会计准则的实施,来进一步促进小企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作用

从《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作用来说,推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小企I财务行为的规范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与质量,来推动小企业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小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帮助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征收工作,强化对小企业的监督能力,缓解当前小企业发展中容易遇到的融资难问题。

二、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

小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发展规模较小,在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也会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很多小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企业内部许多重要的管理岗位大都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就会模糊管理的界限,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容易相互混合,企业财产被家族成员随意处置或者是使用的行为非常常见。由于内部管理与控制不够完善,在很多情况下,有些人会为了自身的个人利益而将个人的开销花费也拿到企业进行报销,归根到企业的经费支出中,这非常容易影响到小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就容易使得经营者做出不科学的决策,影响到企业的政策经营。

(二)对小企业会计准则认识不够到位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取到企业更加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出于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完善税务工作的美好愿望,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背离甚远。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认识不够全面,有很多基础性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各个部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缺乏相互合作与协调,再加上监督力度的弱化,很多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范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就没有认真的执行。还有一些小企业会计工作者会认为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或者是更加熟悉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推行后,对于新增的会计科目与需要作出调整的会计核算方面的实务处理能力就会降低。

(三)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着虚假的现象

从实际中来看,小企业由于会计核算不够规范或者是不够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就容易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着失真的现象。我国小企业的数量大,发展程度良莠不齐,再加上相关会计规范不够完善,使得很多小企业在开展会计实务处理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有部分企业甚至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冒着违法的风险,在企业的会计凭证与报表上做手脚,故意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这一行为也违反了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违背了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操守,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

从当前来说,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企业会计核算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执行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小企业会计岗位的准入门槛较低,对一些财务人员来说,只需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能够胜任该工作,更有甚者连该项证书都没有,只是会处理简单的会计实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较低,对会计专业与财务知识方面的学习与理解能力较弱,就会制约小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使得会计信息不够全面、真实。除此之外,由于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不大,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强,还是有很多的小企业会计人员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一些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程度不到,也就会阻碍企业会计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三、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不足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

对小企业来说,要想促进企业顺利发展,就需要改变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健全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理念与方式,用制度的保障来解决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不足。首先,对于日常的经营与管理,需要制定一些严格的制度规范,来引导管理者与人员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如对于材料的采购,需要有一套严格的采购规范,包括采购的审批、购买以及相关凭证的管理等环节。其次,小企业还应该要重视岗位的设置,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范围与其职责权限,各个岗位应该要相互监督,来提高企业内部的监督能力。最后,还应该要重视审批手续制度的完善,在报表处理上,需要注明企业的每一笔款项的用途与去向,严格的检查原始的单据与凭证,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的款项处理上,更是需要有相关领导的签字与说明。从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入手,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范开展工作,能够大大提升小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更好的践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

(二)小企业需要尽快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从当前来说,一些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因为面临巨大的风险而发生倒闭的现象,这是由于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造成的。为此,要解决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不足之处,就需要健全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需要重视对企业会计岗位工作的监督与审查。比如说对出纳岗位的审查,需要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进行定期的审查与监管,确保账实相符。另一方面,针对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款项,需要加强对往来单位的审查,来提高会计的真实性。此外,针对于小企业容易存在着家族管理的行为,需要加强对内部岗位的审查,坚持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原则。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能够提高企业吸收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我国小企业蓬勃发展,数量越来越多,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更进一步发展。但是,小企业在会计核算、内部管理上却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再加上《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的问题,如监督力不强、认识不够到位等等,就不利于小企业更进一步发展成为大企业。为此,就需要加强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探讨,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小企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国斌,张素萍.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5):81-82.

[2]李冰.《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6(1):10-11.

[3]李俊芳.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3(11):79-79.

[4]靳建基.《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4(6):272-272.

[5]马贵兰.《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 2013(8):67-67.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篇3

界定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适用范围,是其会计准则进行编制过程中,首当其冲,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现时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方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结合当前国际范围内中小企业界定的实例及准则等的查阅与学习,对我国现时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的界定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现时,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主要是从管理层面进行划分的,而从会计层面划分同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实际编制的必然要求。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我们可采取其中一类标准,同时也可采取双重标准一起运作的方式,而这个选择则以具体国家的具体情况以及准则规范的相关要求为基础。现今,我国对小企业使用的会计制度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而编制的;而在国内会计准则逐渐与国际接轨的新形势下,对小企业进行分析,制定以小企业为重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必然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界定

1.导语

当前,中小企业是一个在全球经济范围内均相当活跃的庞大团队,不管是在发达国家抑或是在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均有着难以替代、举足轻重地位与作用。所以,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助协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将是一项影响到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跟大型企业进行比较,中小企业无论在规模上、组织形式上面,或者是产权关系等各个层面均有着自身的特点。而这部分自身特点又致使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身特点(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管理的目标以及提供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人员的配备以及素质水平等)。而在如此大差异的情况下,让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同样使用一套会计准则,肯定会导致小企业的执行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出现没必要的成本浪费,没有直面而专业的针对性,其效果也肯定不如理想,反而让更多的负面效应出现。

所以,在运用准则之时,应该进行区分对待,具体事情具体处理的做法。也就是说让不同类别的实体使用不一样的准则,而运用差别报告制或者是化解会计准则超载难题的一个可行方法。

那么,制定一个详细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然而,如何清晰中小企业的实体特征,其适用范围又是怎样?其范围又是如何界定的?便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关键问题。

2.界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的总体思维路线

当今,全球大部分地区均已对企业进行了类型划分,对中小企业的范围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然而,这种界定主要是以管理层面为基础的。而实际操作中,界定中小企业可通过以下的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从管理层面进行界定;二是从会计层面进行界定。

(1)管理层面的界定

从管理层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常规是通过政府相关机构来实施的,当然这也是一种为方便政府做好经济管理的政策。全球大多数国家对于界定中小企业的方法,均是采用量的标准,仅有一小部分国家是将质与量两者标准融合运用的。现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很习惯地将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合并起来统称为中小企业。现时美国是从管理层面进行界定分类成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中国则分类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三类。而部分的还会将小型企业再细分,分为小型企业以及微型企业。虽然这部分称谓具有很大的不同,但并不会给中心企业的会计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带来太大的影响。

(2)会计层面的界定

以会计的层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常规下是通过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单位来完成的。现时这种界定有三种不同的办法:“独立界定”、“遵从法律进行界定” 以及“遵从法律但进行变通界定”。

从上述两个层面来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以获取不一样的目的。从管理层面进行界是为了让相关部门能增强对其的管理、适度而及时地编制出宏观经济规划、扶持或者是优惠方案等;而由会计的层企进行界定,则是为实现对其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规范。前者着重以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为思考重心;而后者则是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为思考重点。

(3)界定中小企业跟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两者间关系

在进行界定中小企业与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界定之时,我们可以有两种思维方式以供选择:

一是先将中小企业界定,再以其作为准则,编制具体的会计准则。

二是先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好,再对不同的企业执行怎样的准则进行界定。

(4)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当前,怎样界定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制定会计准则首先必须处理的难题。

无论怎么说,在进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之时,中小企业利益并未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因而在不理会企业规模大小的情况下,使用同一的会计准则是不合理的。现这,从根本来说均是仅从单一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看待的,那就是企业规模。然而,我们再回头对中小企业的界定进行分析之时,企业规模其实并非界定中小企业的首要标准,而首要标准应该是有否公众责任以及利益的存在。所以,对中小企业的进行界定的判断准则应该包括:定性标准:没有公众责任以及利益;定量标准:规模大小;没有公众责任或是规模较小:一种选择。

3.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问题

3.1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

现时,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报告时,应该尊重会计准则以及其适用的范畴。如下图图1所示。

注:《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的特殊性便在这里表现出来:在整体企业会计制度体系里面,有否这制度。而在现时,大多数关于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相关文献里,均没有将这一制度包括到里面去。但本文则认为有必要将这个制度包括在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领域里。

3.2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界定

(1)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名称

现时,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名称,并不存在说要求那个地域或是国家所制定的这类准则均需要这一名称。ISAR与IASB都将这一准则称之为《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而在英国则将其称为《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从上述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适用范围也将不包含所有有着公众责任的企业,同时也不包括大型或者是中型企业,所以,它的名称建议定为《小企业会计准则》。

(2)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由于这一准则是对对小企业而专门设立的,而小企业又是一个具有没有公众责任、规模小等特征的企业。关于其规模比较小,可通过国家相关的机构制定具体的标准。根据标准地行划分之后,能满足这一标准的企业均可视为规模较小的企业,不管是性质具体是公司、独资企业或者是合伙企业,甚至还可将个体工商户纳入。

(3)小企业执行准则界定

IASB 在对小企业的执行准则进行界定时表示,小企业不但能够完全地执行全部国际财务报告的准则,同时还可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的准则,但标准是仅有合符条件的具体小企业才有此权限。IASB同样表示:对于是否可以使用小企业准则的公司范畴不应做出规范,而应由各国或者是专业的准则制定团体进行确定。本文在对国际经验进行总结之后,我国现时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同样不应该例外,也就是:

1)严格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必定是合符相应条件的小型企业;

2)小企业不但能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同样能实施其他的会计准则;

3)在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出现不再合符相应要求时,则不得再实施该准则。

若一家企业具有发行能够进地公开交易的债券、在银行或是保险等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以受托责任的身份管理资产等情况,尽管规模上面其是合符小企业定义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它们同样不应该使用小企业会计的准则,而应使用较为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做好财务报告工作。

而对集团内拥有小型企业的情况,在理论上小企业能够以其自身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再对是否选择执行一般企业会计准则又或者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考虑。从成本角度进行考虑,为了让小企业的具体报表能够做到直接地合并,也可以规定这一状况下的小型企业仅能执行正常的企业会计准则,从而减少了因合并目的再做一些复杂的会计调整工作。当然,这样肯定会给小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带来一定的障碍。

4.总论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上面已有了快速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的成功构建成为了建设会计准则体系的一颗明灯,表明了跟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成为趋势。现时,全球大部分的国家与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相关会计组织对小企业会计准则构建的成效让我们得知,我国必须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具体国情相适应的会计准则。

加快编制与健全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但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须需求,同时更是小企业得以自我发展与提升的需要。国家财政部会计司在2010年11月正式印制并颁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成为了国内会计准则革新的最新研究成果,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继续深入与研究。

总之,随着小企业数量的逐渐攀升,所占比例的逐渐提高,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越发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认同,与小企业有关的系列会计问题和相关准则报告的探索将更加受到大众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少华等.论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改进[J].财务与会计,2004(5)

[2]史中辉.英国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述评[J].财会月刊,2004(9)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篇4

[关键词]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理顺关系

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一种形式,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是在一定经济环境下而确定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然而,在丰富的会计业务中,目前企业所运用的会计准则与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做到互补互融,协调一致。

一、会计准则与税务处理问题

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来加以调节的。但是,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之间很难协调一致。

1.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由于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存在差异,所以处理原则为:不得调整会计账薄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会计制度及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后,调整为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2.对于经济活动的确认具有时差性。按会计准则,对企业经济活动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予以确认的,而税务部门对于增值税是按收付实现制加以确认的。由此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从而形成会计信息相对的虚假性。

3.会计与税收计征对于不同的经营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处理问题。会计方面对于资本权益交易不计征任何税,只对资产经营征税,如房地产交易应属于资产经营,应征收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房契税。一些经营者为了逃税,则利用会计手段变资产为资本后再进行交易。

会计方面对于所得税认定是以企业法人的经营行为为基础,不以经营形式或方式的变化为依据。如对于近些年普遍存在的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会计核算以企业法人为前提,税务征税以会计核算期为征税期,而承包人却以承包期为计算依据,三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承包人围绕纳税多少做文章,会计难以据实核算,税收自然缺少真实基础,从而导致国家、企业、经营者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目前,对于上述矛盾认识不一。一种观点是税法应与会计准则一致,税收征缴建立在会计准则基础之上;另一种观点是建立税务会计学,将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消费税的处理及纳税申报作以系统完整的规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何处理应充分考虑我国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小规模企业多,如果把会计准则、制度与税法统一起来,有利于这些企业简化会计核算,也有利于税收征管,更有利于会计信息成本的降低。对于那些大型企业,为保证会计信息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服务,会计准则与税法应适当分离。

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问题

所谓两者之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种观点上:一是取消会计制度,统一执行会计准则;二是按照不同的企业状况进行分类,即一部分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一部分企业暂不执行会计准则而执行会计制度。坚持后一种观点的理由是:

1.我国企业所有制形式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小型企业较多,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营经济的推进,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些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规模及经营方式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无法适应统一执行会计准则的要求。

2.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时间短,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多数地方计划经济观念仍然较浓,还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要求。

3.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核算水平不高,统一执行会计准则有实际困难。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入手,帮助企业尽快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并分别建立行业会计制度。对于经营规模大、人员素质高的公司制企业,则运用统一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既便于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便于人们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上述观点虽符合实际情况,但两种观点都有偏颇,尤其后一种观点不符合竞争规律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层次互补互融的要求。为使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更要创造条件,推行会计准则的全面执行。

三、会计准则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会计理论包括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会计应用理论等,正是由这些内容构成了我国较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每一项内容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间紧密相连的,尤其是“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与会计准则理论和会计基本理论更有密切的关系。

1.从会计准则基本概念来看,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计量、记录、报告等一系列内容。这是制定会计准则的依据和基础。

2.会计准则基本概念具有中介性质。因为会计基本理论是抽象的、具有浓厚的学术性质,一般不直接用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更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和规范会计实务。会计理论能够对实践有用并发挥其理论作用,只有借助于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的中介性质来实现,也正是有了这个“中介”,才能将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自然的衔接起来,实现会计基本理论向会计应用理论的过渡,从而在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统率下,使会计理论体系浑然一体,前后贯通。

四、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之间的问题

当前,两个准则之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协调配套。

1.目前采用会计准则的原则是先上市公司后一般企业,但审计准则是面对所有的企业,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2.会计准则对表外信息披露不足,不能充分反映无形资产及其创造力,缺乏公允性。

3.会计准则可提供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需要更多的证据来确立审计意见,无形中加大了审计成本。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中小企业纳税;增值税;会计处理

一、前言

(一)提高信息质量便于做出合理决策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会计准则”为企业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公众的一个新的想法。然而,由于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标准和体系的理解和不同阶级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差异,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企业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的应用效果。”《企业会计准则通常是根据原则在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职业判断。

(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科学的管理是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而中小企业的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实行科学的管理,中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并成长壮大,《企业会计准则》是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英国是最早的国家中小企业的会计问题,而且在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一。长期以来,英国小企业一直负责会计信息准备不必要的成本。我国自上世纪就是年代初,开始实行增值税。但这一税制付诸于实施后,作为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在对增值税进行账务处理时,却与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相悖。

三、基本理论概述

(一)会计准则概述

这套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准则,其作用是指导具体标准的制定和提供处理原则,会计实务问题没有具体的标准,在标准的系统中起着控制作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的主要规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二是具体准则,具体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主要发生于规范企业;三是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包括具体的解释和帐户,主要的会计处理,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互操作性规范。

(二)会计准则实施的现实意义

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实施后,将基本消除中小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存在的差异,从而充分发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作用,减少经济交流障碍,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贯彻实施“引进来”战略的步伐,推动社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同时对于淳安县的经济也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此外,它也能显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会计准则对中小企业纳税的影响

中小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不仅对投资的分类方式进行了调整,还改进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会计成本法的范围在新会计准则得到了扩展,将“控制”纳入了会计成本法的范围,改变了其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方式,理论的变化有利于企业税。根据具体的规定,用于核算成本所采用的方式是:投资企业不对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做任何的账务处理,只是可以将自己投资于被投资企业并且获得了现金股利或投资所得的利润回报的那部分收益计入企业当期投资收益,并按照相关所得税法依法纳税。

五、会计人员处理好新会计准则和税务的关系的措施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仅是对会计人员而言是一大挑战,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企业和税收的关系。作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为了更好地做好企业的会计工作,对新的会计准则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一定要做到非常熟悉,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税收会计业务,提升自身有关税务筹划的意识。在日常的会计工作,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会计工作人员注意的:

(一)理顺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关系

根据税法的规定,各企业被没收的财产、支付的罚款、违约金、赔偿金、赞助、捐赠支出以及合法的各种支付等,已扣除标准。会计规则,在损益表中的费用可以是相关的,所以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合理化在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的关系,使得存在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减少。

(二)应用谨慎性原则

使用谨慎性原则可以抵扣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是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以确定是否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可以利用可能的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临时的差异予以确认,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会计人员需要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

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的会计准则,基于对财务人员更多的灵活性的测量中的应用,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而这一处理过程需要十分复杂的计算,而且过程中会计信息会变得更难理解。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对会计工作人员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也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熟悉和了解新会计准则,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更加复杂的会计工作,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六、结束语

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要求所有企业都采用同样的一套财务报告规范,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会成为日益沉重的负担。将会计准则研究和中小企业研究结合起来,制定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中蒙医院)

参考文献:

[1]吴岚. 论战略管理会计对现代会计的突破[J]. 上海会计, 2008(01)

[2]王斌.实施网络财务系统的风险与对策[J]. 企业管理,2010(04),142~145

[3]张铁铸. 探索财政预算改革的思路[J]. 审计天地,2011(05),9~10

[4]刘笑萍. 深化财政预算改革的几个问题[J]. 财贸经济,2008(06) ,22~23

[5]王卫星. 政府预算管理程序与方法研究[J].冶金财会,2009(04) ,178~183

[6]陆建桥. 关于加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财会月刊,

[7]哈罗德・孔茨等. 管理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6)

[8]吴保忠,司茹,《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差异分析》[E]。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5)

[9]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E]。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2011(2)

[10]邝才忠,《新会计准则执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M]。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1)

[11]张媛媛,新《企业财会通则》[R]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篇6

一、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问卷发放方面,以城市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抽样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对珠三角城市群10个市的小企业共发出2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21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6.4%。在有效问卷中,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占51.9%,而未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占48.1%。整体来说,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仅占一半,执行力弱,执行效果不及预期。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112家企业中,领导十分重视、重视、比较重视占89.28%;组织参加培训的占94.64%;参加培训的企业中,由文件和财政部门渠道了解新准则的占91.51%;培训时间3-15天的占72.32%。执行准则的企业中,会计人员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1.78%,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占72.32%;广州、深圳、东莞和中山四市新准则的执行率分别为63.64%、60%、58.62%和57.69%,而珠海、惠州、阳江和肇庆四市执行率分别为37.5%、38.46%、37.5%和36.84%,江门和佛山的执行率分别为52.63%和52.17%。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因中,债权人要求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所占比重分别为83.5%和85.71%。然而在未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104家企业中,领导十分重视、重视、比较重视仅占18.75%;组织培训的占40.38%;通过文件和财政部门渠道了解新准则的占76.92%;培训时间3天以下的占87.8%;会计人员学历低于本科的占81.73%;资产规模500元万以下的占88.46%。综合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不尽人意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小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财会人员素质较低;领导经营理念滞后,重视程度不够,执行意愿低;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资产规模等对《小企业会计准则》适应性不足。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培训等配套服务措施不完善;税局和债权人等外部监督力度不足。

二、执行前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分析

(一)领导重视程度、企业内部制度对新准则实施的影响 从表1可知,执行新准则的企业,领导重视程度高,组织参加培训的比重高,而且培训时间更长。而未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中,这些比例都明显低。这说明领导重视程度高的企业,组织培训和执行新准则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可将领导重视程度作为企业执行新准则与否的重要因素。可采用独立性卡方分析来验证这一假设。

根据独立性卡方检验得出?字2=107.1841,有99.9%的把握说明企业执行新准则与否和领导重视程度有关。同样得出结论:领导重视程度越高,企业执行新准则的概率越大。

根据独立性卡方检验得出:?字2=95.3618,则有99.9%的把握说明企业执行新准则与否和是否参加培训有重要关系。自变量是参加培训,而执行新准则的企业数量是因变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参加培训的企业执行新准则的概率大。

根据独立性卡方检验得出?字2=82.9501,则有99.9%的把握说明领导重视程度和企业参加培训有重要关系。在企业中,领导的重视程度是自变量,而参加培训是因变量,进而得出结论:领导重视程度越高,企业组织培训的概率越大。

由上述独立性卡方检验对数据的分析可知,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参加培训与否对新准则的执行与否有直接影响。而参加培训还是由领导重视程度决定的。那么,新准则的执行与否最后是由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这种关系不可思议,但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小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制度不完善,领导意志引领企业走向。在这种环境下,领导替代制度,领导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走向和政策的取向起决定性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小企业的内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领导的个人行为对小企业政策取向起决定性作用。企业的内部制度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

(二)政府宣传力度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在所有参加培训的企业中,执行新准则的企业通过文件和财政部门的培训这一途径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占91.51%,而未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中通过文件和财政部门培训这一途径了解此准则的占76.92%。从而可以得出,不论企业是否执行新准则,文件和财政部门的培训对企业认识和接受《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文件和财政部门的培训的覆盖面广,企业都会收到政府关于新政策下发的文件,因此绝大多数小企业通过这一途径了解新准则。文件和财政部门的培训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因而政府部门在新准则的执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凸显政府部门的宣传以及准则实施的配套措施对准则的实施有重要影响。但由于时间仓促,政府部门的宣传途径简单、创新不够、宣传的力度不足导致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并不理想,而且财政部门并没有强制要求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因此在不强制执行的情况下,宣传力度不足进一步导致了执行力弱化。

(三)新旧准则衔接工作对执行力的影响 关于“您认为《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分工与衔接有无必要?”的被调查问题的回答中,有95.3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但通过实地访谈得知,仅有14.56%的被调查者表示两者衔接工作开展的较好,而高达73%的被访谈者表示没有开展两个准则的衔接工作。访谈数据显示,执行新准则的企业高达94.64%都开展了衔接工作,而且表示开展衔接工作有利于新旧准则的过渡和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接受,从而对新准则的执行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数据也表明,《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企业自身特点对新准则执行力影响分析

(一)资产规模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由表5数据进行资产规模和执行新准则与否的卡方检验,得出卡方值?字2=81.2608,表示有99.9%的把握说明资产规模和企业执行新准则与否存在重要关系,资产规模越大,企业 执行新准则的概率越大。在执行准则的企业中,资产规模大于500万元的占比重大,而未执行准则的企业中资产规模小于500万元的占得比重大。由此可知,资产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企业是否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而言,资产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这对会计信息质量、财务报告要求高。这种潜在需求促使企业采取最新、最合适的准则来规范会计工作,而专门为小企业打造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恰恰满足了这部分企业的需求。

(二)企业所处行业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表6表明不同行业准则执行力度不一,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业。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最大,高达三分之一,这与制造业的特点密不可分。制造业内部流程复杂,不仅运用到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应用到管理会计的理论。新准则中的新规定,如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等,无疑对制造业产生巨大影响。制造业对会计的需求比其他行业大,而且受新准则的影响最大,这迫使制造业企业按照新准则进行会计核算。不同行业对会计信息要求不一,受新准则中调整事项影响不同,因此行业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是否实施新准则。

(三)企业所处城市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根据表7可以计算出执行小企业准则的数量和符合小企业标准的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0.9816,两者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越多,一般来说执行小企业准则的企业也越多,理论上两者成正相关。但由于影响小企业执行新准则的因素众多,两者不可能成正相关,但两者会有极强的相关关系。得出的相关系数为0.9816,符合此种逻辑关系。这表明:此次调查数据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由于各地区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数量不同,基数不等,因此不采用绝对数进行此项分析,采用相对数执行率分析企业所处城市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从表7的执行率可知,广州、深圳、东莞和中山四市执行率高,而珠海、肇庆、阳江和惠州四市执行率低,两者差距较大。通常,商品经济越发达、制造业越发达的地区,对制度的革新和对政府相关文件都更为重视,因此新准则的执行力也就越强。广州、深圳等经济整体较为发达,小企业分布较多,而且调查数据也表明该地区的企业资产规模也相应较大,在被调查企业中,执行新准则所占的比例也较大。 制造业对新准则适应性和需求性较大,在制造业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城市中, 新准则的执行力度较大。中山、东莞制造业发达,而且其经济也相对发达,新准则的执行率也相对较高。而珠海、肇庆、阳江、惠州四地则恰恰相反。 这种反差表明, 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城市工业结构对《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率存在影响。

四、执行后经济后果影响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一些会计核算进行了调整,对小企业的税收、资产以及利润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也成为小企业执行准则与否的重要考虑因素。而且执行新准则会增加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这对小企业来说也是个挑战。

(一)财会人员素质对执行力的影响 新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对新知识有较好的接受,因此财会人员的素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成为新准则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理论上讲,财会人员的学历越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越能推动企业制度的完善、推动企业实施新准则。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财会人员占51.78%,而在未执行准则的企业中, 此项比例仅为18.27%,可见财会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不高成为阻碍新准则实施的一个因素。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推动制度完善的先决条件。然而调查数据显示, 被调查的小企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财会人员比重仅占35.65%,这表明我国小企业中高素质财会人员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小企业的发展和会计制度的实施。

(二)债权人对新准则实施的监督对执行力的影响 对“若您单位已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您认为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债权人要求根据新准则提供更真实完整的信息占的比重高达93%。鉴于小企业不公开募集资金,其财务报告主要服务于税务部门和债权人。当下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余波未平,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和经营困难的局面,债权人在发债的同时对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怀疑。这导致债权人的警惕性提高,要求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债权人对小企业会计信息关注度的提高,加强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外部监督力量。虽然债权人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对于一部分小企业来说,资金主要来自于亲友以及员工,并以企业资产做抵押,这部分债权人对会计信息要求少,降低了外部监督力量,弱化了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债权人监督力量的不足,导致企业领导忽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使领导失去完善企业内部制度的内在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准则的实施。

(三)税务部门监管对执行力的影响 地方税务部门的关注力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不少地方税务部门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后,没有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财务报表,税务部门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征收税款,关注小企业账簿是否真实,能否提供有关纳税信息,没必要关注小企业自己如何做账,依据何种会计准则。税务部门是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可以加强新准则的执行力度,而目前税务部门和税务管理人员对新准则的实施缺少关注,弱化了外部监督力量,弱化了新准则的执行力。

五、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提高建议

(一)加快会计人才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强化小企业会计岗位责任制,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做到权责利相统一。其次,企业应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不断培训与教育,使会计人员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培养财会人员“活到老,学到老”的不断学习意识。再者,提高领导对会计人才的重视程度,转变领导的“会计就是记账”的落后观念,加大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引入。最后,完善高校会计课程体系和教材。目前绝大多数教材是基于旧准则编制的,有些知识已经不再符合新准则的要求。高校 应不断创新,更新教材,不断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新观点、研读新准则,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提升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为企业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工作 小企业人数少、资产规模小、业务简单、领导经营理念滞后导致小企业制度不完善,领导替代制度的现象普遍存在。领导的专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决策的错误率,好的制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和规范会计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为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提供合理保证,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除了有关部门的监督以外,企业自身也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再者,企业应当规范会计操作流程,重视日常财务工作,营造良好的会计环境,为编制报表创造条件。

(三)提高政府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培训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加强政府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宣传,创新宣传方法,转变宣传方式。政府除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也要借用新兴媒介,如互联网、微博等,来加强新准则的宣传力度;在培训形式方面,也要加强创新,如增开网络课堂、微博讲堂使企业员工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知识、新观点。政府还需增开准则咨询服务大厅、咨询服务队等,深入企业为小企业领导者和员工讲解《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政府还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网络体系,搭建互动平台,提高政务人员与领导、员工互动能力。

(四)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强监督与检查 在我国,小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环境。金融、工商、税务各部门应当相互协调给予小企业支持和帮助。并且在给小企业提供服务时,要加强对准则的贯彻与落实,监督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帮助小企业执行新准则,对严格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于执行差、出现违规执行的企业加以惩处,以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卢新国:《<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及对策》,《会计研究》2009年第12期。

[2]王丹舟、李炳忠:《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力弱化的成因及对策》,《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第1期。

[3]李彩霞、李春英:《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思考》,《财会通讯》(综合·上)2013年第1期。

[4]陕西非公有制经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难点与对策》,《西部会计》2012年第11期。

[5]章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与执行对策》,《交通财会》2012年第5期。

[6]财政部会计司:《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201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7]郑伟:《影响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主要因素与改善对策 》,《财务与会计》2013年第5期。

[8]肖胜莉:《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小企业的调查》,《绿色财会》2013年第2期。

[9]李桂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现代商业》2012年第4期。

[10]冯艳:《<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5期。

[11]戴华江、许靓、顾姣奇:《连云港市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年。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篇7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意义;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为完善财税政策,打造以资金支持、减费减免、公共服务等内容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小企业发展财税政策体系。2011年10月8日,财政部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由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份准则严格界定了大中小企业,规范了企业标准的适用性,对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余报告行为重新做了规范。相较财政部2004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有许多变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落实需要一个过程,许多小企业在实施准则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麻烦。

一、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

实施《小企业准则》存在必要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能够对小企业结构起到优化作用,指引小企业集聚发展,增强小企业管理水平,为了促进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必然要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时代在发展,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余小企业自身业务的要求,为完善企业会计的标准体系,必然要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我国的大型企业拥有统一且崭新的会计制度,而我国小企业使用的会计制度参差不齐,部分小企业使用企业会计制度,部分小企业使用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了使各类企业都拥有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整体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必然要实施《小企业准则》。

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意义深刻。由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我国税务部门对一部分小企业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如果小企业可以建账核算自己应纳税所得额,将享受国家20%的优惠税率,很多小企业都无法享受优惠,这导致了同类型企业税负的不平等。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能够统一核算制度。我国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最突出的就是融资困难,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可以让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在制度上缓解融资困难的影响。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A.小企业会计业务不规范。大部分的小企业把管理和利润看的很重,忽略了核算、监督的重要性,许多小企业都没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这种情况下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于在没打地基的地方盖房子,怎么盖怎么不牢靠。

B.小企业的领导未能全面的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一般为独资企业,管理的好坏一般直接与领导相关,相当多的小企业领导未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做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未能认识到准则对企业发展的好处,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应付《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这必将给实施造成困难。

2.缺乏科学的处罚机制

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一般是由企业管理者、税务人员与银行信贷机构使用的,正确计算税收,准时纳税,免于罚款是多数企业的企业领导们较为重视的问题,但针对执行会计准则的惩罚现在还很罕见,没有强制措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很容易在小企业遭拒。

3.没有完善的培训传导机制

《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全国各地都针对准则进行了培训,可培训的覆盖范围仍旧不够,我国仍旧有多数小企业没有接受相关的培训。除此之外,近年来,各级各类财经会计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多为《企业会计准则》,未涉及到《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人员对此制度可能还不熟悉,故弃之不用。

三、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途径

1.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小企业领导未能全面准确的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对更多的小企业领导进行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让企业领导在企业内部组织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并多组织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讨论会,引导小企业的领导与财务人员参与讨论交流,使更多小企业的领导和企业财务人员都对《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对各地准则推行情况做一个调查,选取成功的案例给其他地区借鉴。

2.加强贯彻和执行的力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遇到许多困难,但必须要让所有小企业认识到,准则的实施是必然的,准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甚至是有利无弊的,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给予未执行准则或消极执行准则的企业适当的惩罚,让小企业开始重视《小企业会计准则》,再逐步由强制执行过渡到自愿实施。

3.提升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与有资历,业务水平相对高的会计人员配合,建立小企业岗位责任制,建立并完善小企业的财务工作制度,使企业内所有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权利与目标,对不同岗位进行定期考核,实施轮岗制等制度,并通过对财会法规的组织学习,鼓励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参与各类职称考试,提高业务水平,最终使企业的会计机构得到完善,能够符合《小企业准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10)

[2]刘孝敏.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箱子企业,2011(12).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篇8

一、会计准则的产生:降低交易费用

20世纪以来,经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崛起和发展,为会计学的研究带来新的角度。科斯认为,会计准则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产生的目的是降低交易费用。

在不存在统一会计准则的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生成缺乏有效的管制,而其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必定拥有信息优势,投资人处于信息劣势,这种信息不对称状态引发企业管理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信息外部使用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失误、评价失实、市场失灵,经济资源的配置无法达到最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及信息使用者会选择一个者,根据各方利益需求制定相对公平的会计信息生成准则。

企业组织形式比较简单时,股东人数较少,企业的利益方(投资人、政府等)通过制定私人契约来规范信息披露者的披露要求。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契约方在企业利益中享有的份额较大,企业为了生存及发展,信息供给能够达到充分,满足需求,即便存在问题,也能与管理者进行谈判。因此,是否存在信息生成规则,并不会降低交易费用。但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公司股票可以公开上市,企业的契约关系人――股东的数量大量增加,利益份额下降,如果没有约束信息生成的准则,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无法对自己的利益得到准确的预期,大多数股东由于高额的成本不可能谈判企业信息的生成规则,最终会使中小股东退出企业;大股东也许有这种谈判能力,但他们不会给小股东享受“搭便车”的好处,可他们也不会无动于衷,而是采取与企业管理层合谋,操纵盈余,既没有巨额的交易费用还能牟取暴利。但虚假信息会降低企业与市场的效率,最终导致市场失灵。

因此,预先为会计信息的产生制定规则,能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在规则指导下产生的会计信息,提高了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会计准则是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降低交易费用、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契约。

二、会计准则的制定

(一)会计准则制定的两种成熟理论

1、公共利益理论。该理论假定准则制定者为大公无私者,通过管制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准则的制定必须考虑公众的利益。因此,这种理论对准则制定的成本与制定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进行权衡,但该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制定机构对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案难以准确掌握,并且实施能力值得怀疑,缺乏足够的经济分配手段,因而难以确定恰当的准则规范数量。其次,准则制定机构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不一致,根据理性经纪人假设,其有可能会损害公众利益而为自身谋利,同时会计准则存在“经济后果”,制定者存在利益动机。

2、利益集团理论。利益集团理论与公众利益理论的不同之处是:该理论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面对各集团的利益差异。利益集团(企业管理层、投资人等)充分衡量自身成本与收益后游说准则制定机构,制定机构平衡各利益集团的同时考虑自身利益,这是个博弈的过程,多次博弈后生成公认的会计准则。该理论充分考虑了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在我国,难以出现真正的利益集团,公众利益理论更适合我国的经济体制,并且我国会计准则在谋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进程中,不时地随着国家体制的转变而转变。本文主要以利益集团理论来解释会计准则。

(二)会计准则制定博弈。准则制定机构(我国主要是政府部门)关注企业的经济运行、资源配置及经管责任的履行等信息,追求产生相关而可靠的会计信息的准则,并且要符合国家政策;企业管理者关注企业的利润水平,希望披露的会计信息能获得最佳投资,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满足自身预期收益。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注企业的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及经营效益、发展前景等,保障投资的安全、有效。可见,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行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多重博弈,他们的行为逐步趋向一致,并逐步达成共识,进而决策结果也趋于相同,最终形成公认的博弈规则,会计准则随之产生。所以,会计准则可以使各利益集团获得较公平的信息,任何一方若为暂时利益违反这一均衡状态,会遭到更大的损失。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次数越多,会计准则越完善。

三、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思考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的一般范式是政府享有一般通用会计规则的制定权,企业经营者享有剩余的会计准则制定权,由独立、客观、公正的会计专家来监督企业经营者对一般会计规则的遵循和对剩余会计准则制定权的适当行使。”由于我国整体经济环境不健全及国家经济体制的特殊背景,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单一,因而会计准则的供给具有垄断性。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作为政府部门,效力体现在准则制定的垄断权和控制权上。这种政府垄断的模式虽然有利于会计秩序的形成和稳定、节约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但会加大会计准则实行过程中的运行成本和监督成本。

(二)单一制定机构导致制定的准则公平性不足,产生“经济后果”。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代表人员主要是政府机构及国有资本的利益代表者,缺乏一个独立、广泛的利益代表机构;对其他利益集团照顾不周,制定的会计准则很难完全反映企业经营者及投资人的利益,导致准则的公平性不足。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众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某种程度上与准则制定机构单一、制定者代表性不足有必然联系。

(三)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几点改进。目前,我国处于自上而下的转型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社会背景。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正是在新的资本市场中应运而生,某些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为了告别“秘密”的准则制定过程,本文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也应进行适当的改革。

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机构,人员可由各类企业代表、教育界学者、金融、法律界专家等组成,参与制定的代表越广泛、越具有代表性,准则才能越趋于公平;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准则起草的报告对外公布、成立一个具有否定表决权的评审委员会、对起草的准则进行审议,这样整个准则制定过程就相对公开了。

上一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范文 下一篇: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