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时间:2022-10-27 06:59:33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实现课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和训练方式。所谓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具体地说,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所谓创造性,是指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听众对文章的理解以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强烈的内心启迪。

【关键词】训练方式;朗读

学生的朗读决定着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及其理解能力,直接反映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

一、明确训练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标提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各年级还各有特殊要求,一年级为:“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读停顿,不唱读”;二年级为:“注意长句中和段落的停顿”。明确新课标要求,训练学生做到:胆大心细,口齿清楚,语言清晰,表达有情感,抑扬顿挫,语气有轻重缓急。只有了解了训练目标,指导朗读才更有目的性。《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几千年来,他们都是让学生认真朗读范文。

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师者,范也。”要让学生感悟到朗读的魅力,首要的是老师的范读。通过老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心里需求,纠正并提高学生朗读的技巧,积累朗读技能。老师精彩的朗读作为序幕——导读,引发学生的自读,进而实现导学,延展到高一级的自学阶段。

3.采取激励机制,对学生朗读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一切行为和兴趣习惯,都必须经过反复的强化手段训练才能够形成自然。朗读成效的巩固,就是要就文论文,就句论句,就词论词,在具体的朗读环境里,积极发现学生在朗读中体现出的独到领会之处,点拨引导,鼓励肯定,最终形成连续的正向迁移。

三、教给朗读的技能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就这点来讲,最好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的范读是学生模仿的基础,学生的自我发挥是个性的表现,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可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多读少讲,重朗读

1.“一步读”,要求读正确。一般放在讲读课文之前进行,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重点在读正确上下工夫。所谓正确:一要做到每个字都发音正确,特别是读准生字的字音。要分清前后鼻音;用普通话读,要杜绝地方音,还要读好轻声、儿化等。二要做到不一字一顿地读,能按句读停顿,也不要每个字都拖长声音地唱读。三要进一步做到长句子中间和段落之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要自然停顿。

2.“二步读”,要求读流利。读讲结合,以读促讲,以读促学,强调在读流利上下工夫。此时可进行:个别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

3.自由读。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自由读就弥补了这一缺憾。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4.开火车读。即一篇课文由几个同学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名一个同学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结束,再指定下一个同学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唤起同学的注意力,同时充满趣味性。

五、运用多种手段,培养朗读能力

对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感情地朗读还是显得有些困难。而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范读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好的范读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情操,美好的向往,会激发起情感的波澜。

课文朗读中,课文朗读磁带的播放,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声情并茂地朗读,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在朗读磁带的示范下,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诵读,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课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不难实现的。朗读必须始终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都说明了读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质疑思考 第12期 下一篇:强化小组合作 创建高效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