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27 04:03:24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感觉比较舒适,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实施抢救,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浅表静脉的损伤。为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将我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心得体会

1 评估

1.1 病人的评估

告知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既可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又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根据年龄、性别、疾病轻重缓急及病程,病人的活动能力、配合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最佳方法执行。心血管病人以老年患者为多数,由于其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皮肤松弛.痛感减退.静脉脆弱,穿刺时容易导致失败;同时还应评估病人的皮肤是否完整、清洁,弹性是否正常,局部有无炎症.破溃等。选择合适的静脉,有计划的准确穿刺,能很好地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1.2 评估护士的心理素质

保持环境良好,用物准备齐全。因为每一位病人都希望自己输液时一针见血,护士有备而来,使患者感到温暖.安全.

意识到自己没被忽视(1),加之平时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提高病人的信任和配合度。护士应加强基本功训练,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有关方面的解剖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穿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持自信、沉着、稳定的心态.精心选择血管,便于穿刺和固定。详细了解病情,对穿刺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必要时请有经验高年资护士帮忙。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真心关爱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严格遵循静脉留置针操作程序和技术规范,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和护理方法,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1.3认真交接班。加强巡视观察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否通畅,防止静脉留置针的脱落,液体外渗。

2 操作

2.1 静脉血管的选择

选择静脉血管中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容易固定者(2),尽量选择上肢前臂静脉、避免下肢远端静脉,防止穿刺处皮肤感染、曾反复穿刺或有皮肤疾病,另外避开受伤的肢体。

2.2 静脉血管的置管

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不熟练会导致反复穿刺及血管损伤,故操作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穿刺操作技术。首先在穿刺前严格检查留置针及管内是否有气体,扎止血带,消毒后以15。~30。的角度缓慢进针,一旦有回血放低穿刺角度再推人1―2cm,松止血带,左手食指固定穿刺尖端血管,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右手食指弹送外套管,置人同时退出针芯,直到套管送人血管后连肝素帽以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之后用透明敷贴将穿刺处周围皮肤覆盖,防止肝素帽与针头一同覆盖。

2.3 置管后的记录与观察

记录穿刺日期、观察穿刺点有无出红肿痛等不良现象,如果出现立即拔出。保证接头处无菌:肝素帽、接头每7天更换一次,有污染者随时更换,严格消毒。穿刺部位每隔24h消毒一次,并更换敷料,冲洗导管、更换肝素帽,需连续输液者每日更换输液器。如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当稀释后使用,同时注意换药时导管脱出(3)。做好健康教育,嘱患者防止脱衣或睡眠时发生导管拔出。

2.4 妥善固定

为避免无菌敷贴潮湿脱落,可用长条布胶布绕敷贴上下边缘固定一周,胶布尾端重叠,注意不可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用丝袜进行加强固定,丝袜剪去足跟部,保留袜腰,套于前臂上方,输液毕把袜腰套于已固定的留置针外,避免敷贴因揉搓脱落。穿刺侧手抬高,避免长时间下垂或用力,勿在留置侧上臂测血压,穿刺侧手可轻微活动。嘱患者切勿做举哑铃、引体向上、提重物等剧烈活动

2.5 置管后的护理宣教

置管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置管期间保持穿刺处的干燥、清洁,避免肢体剧烈活动,睡眠期间面向未置管一侧,防止压迫穿刺的血管;更换衣物时应当谨防导管的脱出。护士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探查,另外有红肿、疼痛等不适立即通知护士。

3 护理管理

科室成立静脉输液质量委员会,一月评估静脉留置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反应,有利于提高经静脉留置技术。患者静脉留置可以减少穿刺次数,方便给药,加强药效,但也会因此产生相应良结果,所以护理人员在置管期间应正确维护、管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熟练掌握置管专业知识,提高解决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4),那么就需要完善护理队伍、职业能力的培训、业务技能的锻炼及职业道德的教育。

4 讨论

4.1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给输液治疗提供了方便,其可保持静脉的通畅、完成持续或间断给药,由于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柔韧、无害及低刺激性,降低了静脉穿刺的危险,另外由于静脉留置针的粘贴敷料面积较大、固定良好,允许患者适当活动,有效地减少了常规穿刺针脱落的危险。特别对于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有效地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保证了静脉通道的畅通。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可引发局部静脉炎(5,6)。目前,临床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没有严格规定,护士往往凭经验决定留置时间。

4.2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静脉炎普遍发生在置管后3~5 d,调查结果显示,3~5 d应为静脉留置最佳时间,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除严格执行常规更换制度,留置时间不超过5 d外,还应注意:

4.2.1 严格无菌操作:消毒范围大于敷料面积,并且待干后再穿刺或更换静脉留置针,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开放的窦道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4.2.2 减少机械刺激:选择较粗直的血管穿刺,避开关节,一次性穿刺成功,敷料固定牢固,避免套管针来回移动,以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损伤。

4.2.3 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液不宜过多,防止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人血管造成化学刺激,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4.2.4 为防止液体外渗的发生,应嘱患者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穿刺静脉上方衣服勿过紧,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

4.2.5 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规范操作,了解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减少留置针不良反应,做好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静脉输液护理服务,提高患者使用留置针的意愿[7]。

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可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静脉损伤和痛苦,刺激性小,操作简单,便于固定,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也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能有效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需要[8].

参考文献:

[1] 魏福玲.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学刊,2007,(5)4:101.

[2] 毕秀芝.林丽丽,于艳华,等.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Ⅱ】.护理杂志,2008,25(23):2l一22.

[3] 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l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田.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43.

[4] 付喜秀。刘陶文.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9):1698―1700.

[5] 吴勤.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6.

[6] 张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6.(7) 戴立芬,蒋霞志.肿瘤化疗患者浅静脉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15.

[8] 卢素宏 小儿头皮式套管针负压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7(2):37―38

作者简介:

陈红花,女,汉族,38 岁,出生(1975 年 7月),本科学历,主管护理师。

上一篇:浅谈幼儿教师口语特点及技能的培养 下一篇:倍他乐克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患者的长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