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法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7 02:23:11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法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思路展开探讨,首先从声乐教学效率、资源共享以及模式多变等角度阐述了中职声乐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中职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最终提出在中职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整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使之能够发挥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热情、提高其音乐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中职声乐 优化与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2

在教育领域中,现代化教学媒体已经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将多媒体教学引入中职声乐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的兴趣,也能够充分优化中职声乐教学的课堂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将多媒体引入中职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度”,多媒体教学还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整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中职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1 多媒体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1 信息量大,可以显著提升声乐教学效率

将多媒体应用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就可以有效节约非技能共性理论的课程,显著地提升声乐课堂的容量。有关研究显示,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而言,可以节约至少1/5的教学时间,多媒体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于一体,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并且可以实现高效灵活地转换,有效简化声乐课堂的教学程序,缩短理论知识的传授时间。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声乐教学资源的共享

多媒体课件有着教育性、科学性与新颖性的特征,可以将教师的个人经验、教材中的精华以及网络上的趣味知识融合在一体,能够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共享,这就为教师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教师便可充分发挥出自己在歌唱技巧、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长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秀音乐家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课后组织各类音乐社团,如管弦乐团、合唱团、钢琴组等,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

1.3 多媒体教学模式生动、形象,能够突出重点

在中职声乐课程中,有大量的歌唱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枯燥乏味、难以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教师头痛的一个问题。例如,在教授胸式呼吸时,如何正确的呈现出来?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相比,有怎样的不同呢?在讲授到这些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展现一些生动、形象的动画与图像,为学生营造一种听觉与视觉的对照,此时,再配以针对性的讲解,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相关知识了。

1.4 能够减少教师不必要的重复讲解

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在声乐教学中,可有效减少教师对知识的重复讲解,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为此,教师需要广泛地学习相关的教学知识,加强对授课方法与教学步骤的研究,认真总结,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2.1 难以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从现代音乐学科的教育形式来看,音乐教学逐渐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与其他的学科融合,形成了新型的音乐多维度学科。在这种音乐教学形势的影响下,中职声乐教学的知识量也越来越大,媒体课堂的教学速度快,蕴含的信息量大。如果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与学生没有做好交流和沟通,也没有为学生标示出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那么学生在听课时就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教师就难以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此时,多媒体教学不仅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秩序。

2.2 师生的交流不足

由于歌唱理论知识的递增,各种新型演唱风格与演唱技巧的出现,这也就使得中职声乐教学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正因为中职声乐教学与其他知识的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导致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为了完成这种大信息量的声乐知识教学任务,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眼神主要集中在课件的观看上,这就在无形中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很容易导致学生难以集中精力,不能很好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这也弱化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

2.3 受到教师媒体应用能力的制约

虽然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种教学模式却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技术,这样,多媒体教学的成效才能够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他们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在歌唱技巧的训练上,并无过多的精力来接触多媒体,多以自学为主,制作课件与应用多媒体的能力并不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3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联合应用

3.1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职声乐教学中有着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采取科学合理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能否对音乐知识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如教师对于音乐教学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热爱音乐,那么,学生必然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对教育事业冷漠,对音乐若即若离,那么学生就很难对音乐知识产生兴趣。因此,音乐教师除了要认真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外,还要积极应用传统教学法。

3.2 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无论是声乐表演活动,还是声乐鉴赏活动,都需要音乐创造力作为支撑,为此,教师要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应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可以从提升学生的节奏创作能力入手,这是因为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优美的音乐离不开丰富的节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所学音乐的节奏,并分析音乐的节奏构成,提炼节奏型,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编写节奏乐谱,提升学生音乐创造的积极性。

3.3 克服中职声乐教学中关于乐谱编写的难点

众所周知,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跌宕起伏的旋律构成了动人心魄的乐曲,引导学生创作乐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试唱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在现阶段下,中职学校学生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因此,乐谱的编写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教师除了需要开展多媒体教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常见的民歌入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创作,将其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来齐唱,让学生可以有初步的感受。

3.4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时,常常使用传统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没有进行积极的思考,也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练习中。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在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技能练习,掌握有关动作与步骤,在播放完相关的视频与图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练习,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将多媒体应用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为了优化声乐教学的成果,教师必须要把握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度”,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扩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双管齐下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乔春霞.试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06).

[2]邢素芳.新形势下中职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思路[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3(14).

[3]郑林影.中职声乐教学方法多元化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4]李明兴,浅析中职艺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黄河之声,2012(10).

[5]孙建华,赵立恒,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法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05(03).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