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亲友的离去

时间:2022-10-26 11:16:15

佛曰:“别离为人生一苦。”人生没有不散之筵席,年轻时与我们觥筹交错的友人,即便感情多么深厚,过了若干年以后,终究还是会与我们别离。如是,参加他人的葬礼,往往成为我们心中的一块郁结所在。

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在参加完亲人或朋友,或同事的葬礼后,都会愁眉不展好一阵子。这悲痛往往不是凭空而来,想像着曾经和自己一同成长、一同奋斗的人,就那么突然不告而别,心里必然会很不是滋味。同时,感受到追悼会的悲伤气氛,又难免会由此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

但是,宇宙万物,皆有始有终,就连百亿年的星星,最终也会化为尘埃。亲友离去之后,我们凭空做出此般联想,不仅对身体无益,又徒增了家人的悲痛,这又是何必呢?

关于生与死,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某户人家添了一个小男孩,朋友们都来向他道贺。其中一个人说:这孩子以后是要发财的。另一个人说:这孩子看上去会当官。而最后一个人说:这孩子终究是会死的。人们都纷纷对前两人的话表示赞同,却把最后一个人给臭骂了一顿。没错,人人都希望升官发财,人人都畏惧死亡。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未必人人都能实现名利的愿望,只有死亡,才是生命中最稀松平常之事。

如果我们将死亡看作生命的终点、凋零的鲜花,那它确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之一。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生与死就像太极中的两条鱼,首尾相扣,不弃不离。没有生不成人生,没有死亦不成人生,生死循环方能维持万物生生不息。普希金也曾说过:“老年就是回到孩提时代,死亡就是回到另一种出生。”

亲友离去的确令人悲痛万分,一时心情沉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因此被悲痛的苦海淹没,让自己痛不欲生,这就不值得了。面对亲朋的离别,智慧的您更应化悲痛为力量,把现在的生活过得更好,让走的人安心走好。

当亲友过世之后,我们应当积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消除悲痛在心灵上造成的阴影。正确的方法是,在亲人的陪伴下,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

欲使自己尽快从悲痛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一番。如在亲人挚友面前号啕大哭一场,找个可信任的人唠叨发泄一次等等,这些做法都能及时舒缓情绪,避免自己陷入哀痛而无法自拔。

如想表达对亲友的眷恋之情,终日将自己的心事闷在胸中并非上上之举。如能将心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不但可抒发胸怀,将悲痛化为文字,还能将这份情谊永久留念身边。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尽管宣泄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益,但无休止的悲哀却必然造成人为的精神消耗。所以,一段时间之后,就要设法转移自已的注意力。您可以到亲友处小住一段时间,或是走出斗室,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

不过,如若离去者是多年老友,我们或许还能尽快从悲伤中走出,如果撒手而去的是自己的伴侣,那又该如何面对呢?的确,在所有离去的至亲中,让我们最无法释怀的,必是携手历经风雨的那个人。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后,两个人正相携安度晚年之时,倘若一方“先走一步”,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

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有些人总会觉得对不起逝者:为什么过去常常对他(她)发脾气?为什么没有坚持让他(她)去医院检查?甚至认为对方的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生者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但是,这种行为,除了让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老伴依旧在世,看见爱人如此折磨自己,心中又会作何感想呢?

因此,当老伴离去后,折磨自己终究于事无补,对逝者最好的寄托和思念,应该是悟透人生的哲理,勇敢地挑起社会和家庭的重担,迎着火红的夕阳,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人不能长生不老,却可以延缓衰老;人不能死而复生,却可以死而不灭。当亲友安然离去时,我们都应怀有这样一种坦然态度――含笑而交,含笑而送;他将鲜花留在您的路上,他的歌声留在您的耳旁。

上一篇:尽善尽美 第1期 下一篇:小食物 大功效――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