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时间:2022-10-26 09:15:18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对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相关概念做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初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初中化学学生问题意识概述及淡薄原因

问题意识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常常会意识到一些疑惑的或者很难解决的实际理论和问题,而且产生一种探索、怀疑、焦虑和困惑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会促使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不断处理问题,并提出新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意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来说,初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得他们和教师之间有距离,对教师惧怕,因此不敢问、不想问、没机会问和不会问,这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其次是教师的原因.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讲授教学内容,一般没有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提问,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没有养成积极提问的习惯.最后是文化的原因.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比较尊崇服从,反对质疑权威,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只限于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课,学生的质疑意识往往被现有的体制逐渐淹没,时间一长思维不断僵化,问题意识淡薄.

二、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自信心,让他们敢于提问

培养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之一是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向教师提问.自信心作为一个人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充分评价及认识,是一个人成功所必需的健康品质和良好素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情绪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紧密相关,如果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能受到教师及时、中肯、客观的评价,学生就会心情愉悦、表现积极,自信心也会增强.同时,教师应该适当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被表扬的喜悦,以此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了解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尽量缩小彼此的距离,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教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另外,在课后,教师可单独找学生聊天,发掘他们的优点,给他们及时恰当的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善于思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尊重和关爱,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时会表现喜爱、满意和愉快的情感;学生消极被动学习时表现的是憎恨、嫌恶和厌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及情感变化,注意尊重和关爱学生,使他们多产生正面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学生进行真诚有效的交流,认真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和需求,让他们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一次化学测试中,面对差一点就及格的学生,教师不应该表现出严厉苛责的态度,而是和他们单独谈心,了解他们不及格的原因,如果是没有努力造成的,教师应该谆谆教导,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如果是努力了而方法不对造成的,教师应该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有利于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

3.设计学生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学会探究

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引向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的主动创新的学习中去,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迈向成功的欢乐.比如,在进行“盐溶液与金属反应”教学时,按教材内容学完反应规律后,提出:“将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里,如何反应”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当然认为“2Na+CuSO4Na2SO4+Cu”,但也有同学持怀疑态度.于是我因势利导,在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再投入一小粒金属钠.这时,奇迹发生了:钠在液面上快速地转动,反应非常激烈,同时产生蓝色沉淀,并没有期待的红色铜.我及时提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如何进行,怎样证明”的研究问题.这时学生原有认知与事实现象产生冲突处于“心求近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产生“愤”、“悱”的心理佳境.有了这种“愤”、“悱”的心理佳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进一步让学生“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规律―解决问题”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4.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让他们学会提问

初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没有具备科学的质疑方法,因此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让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不断提高.针对提问能力和问题意识整体比较差的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别人的质疑方法来学会提问,例如模仿其他学生或者课前的预习提纲进行提问,学会将预习过程中不知道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教师也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启发学生,并引导他们自主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些相似的学习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互相间的不同处和相同处,由此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盐酸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铁锈能够用盐酸除掉?长时间使用的开水瓶中残留的水垢怎么除去?古代字画上的笔墨多年后为什么不会掉色?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联想到盐酸的某些腐蚀特性,从而快速透彻地掌握学习内容,并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提问.

总之,通过对问题意识的概念以及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分析,还通过对学生自信心、思维方法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的研究,探讨了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问能力以及思维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上一篇:浅析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下一篇:初中物理原创题命制的几个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