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分析以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26 08:57:07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分析以及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受感染的原因,探讨有关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来2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受手术、环境以及机械通气的影响,实施护理干预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护理干预

医院感染中,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是其中一种,发病率长期居于首位。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80岁,平均(52.32±2.56)岁;B组5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31~81岁,平均(53.46±2.12)岁。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医护人员认真观察A组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完成临床医院交待的工作等。B组以A组为基础,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对重症监护病房环境进行管理:构建严格的管理制度,规定家属探视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与清新[1]。坚持无菌原则,护士操作前后洗手消毒,实施气管切开护理常规,对重要环节进行消毒,按时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细菌学监测,发现病原菌后马上进行处理。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均需要开展细菌学监测,可疑患者应该隔天不间断开展3次检验,详细分析检查结果,及时开展诊断、隔离与治疗。②呼吸道护理:气囊有无破坏气道黏膜主要由患者气囊压力来决定。取最小漏气技术进行充气,待呼吸时听诊没有发现气囊附近漏气即可停止,接着从气囊中慢速度抽出0.12~0.13气体,确保机械通气达到最高吸气时,气囊四周均溢出少量气体,但不会形成低压报警现象。③吸痰护理:护士需要戴上无菌手套给患者吸痰,并且选择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时为了预防黏膜被破坏,力度应保持轻微,及时吸痰不仅可以维持呼吸通畅,同时还能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④翻身拍背护理:患者气管插管后,为了使其呼吸通畅,避免呼吸道感染,护士需要适当拍背[2]。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护士可轻轻将患者翻身取侧卧位,然后手指并拢保持杯状,腕部适当放松,快速且有规律地轻扣患者背部,保持由上往下、从四周往中间的方向。⑤呼吸机管路护理:通常细菌主要寄居在呼吸机管路内,因此护士需要及时倒掉管道内冷凝液,为了避免形成倒流误吸现象,冷凝液收集瓶需要安放在管路底部。按时更换消毒呼吸机,消除寄植感染环节,提高呼吸管路消毒效果,减少机械通气时间。⑥口腔护理:为了预防病菌繁殖,降低误吸发生率,护士需要及时对患者口腔内分泌物与异物进行处理,特别是重度昏迷的患者,更加需要开展口腔护理,机械通气患者需要尽量开展鼻饲饮食,提高其营养,影响机体抵抗力。患者身体允许,可合适取头高位,避免胃内容物反流[3]。口腔护理在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作用很大,因此早晚需要进行1次,以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洗液,pH值很大时,可应用2%~3%硼酸进行拭擦,pH值不高时,拭擦选择2%碳酸氢钠,pH值为中性时,拭擦使用1%~3%过氧化氢溶液,可避免因为口腔原菌逆流诱发呼吸道感染。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组间差别运用t检验,以P

2 结果

A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现象患者有20例,发生率为40%;B组患者中,发生呼吸到感染现象患者有2例,发生率为4%;对比AB两组呼吸道感染情况可以发现,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感染发生率很大。专家指出,诱发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有3个:①手术:患者开展全麻术或将气管插管以及切开,可使其咽喉部失去生理屏障,呼吸道生理预防功能被影响。此外,通气管不仅粘附大量细菌,同时还属于自胃往咽喉移行的通道。气管插管破坏吞咽功能,口咽部分泌物会顺着插管抵达声门,并且淤 积和下漏在气管导管气囊附近,造成隐匿性吸入现象的产生,提高呼吸道感染机率。②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患者管道中会存在大量的冷凝液,容易被细菌污染。因为机械通气可以产生封闭式环路,此时若呼吸机管路消毒与清洁不到位,容易导致呼吸管路被污染,因此形成呼吸道感染。③环境: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分布着大量细菌。加上抗生素普遍使用,细菌耐药性越来越高,不利于临床治疗,同时诱发呼吸道感染。但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进行护理干预,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知识,贯彻执行重症监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呼吸到感染出现机率,预防可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感染。

综述,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很高,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避免危及患者生命的感染。

参考文献:

[1]杨兴旗.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0(14):256-257.

[2]姚彬,柳爱青,周宝鑫,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23(04);178-179.

[3]张建霞,孙玉梅,王广发,等.ICU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0,12(07):245-246.

上一篇: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成本―效益... 下一篇:催眠在女性顺产镇痛分娩中的作用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