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分层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10-26 03:21:52

语文分层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分类教学对预科生因材施教,在一定层面上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现实问题,而授课教师授课时都是照顾属于大多数的中间部分,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满足大部分人,但是两头的人都有意见,经过多年实践,学院提出分层教学的最新设想,从而使所有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预科一年的学习中,成绩得到快而好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 分层教学 教学设想

百度词条解释;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示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一.指导思想

黄河科技学院民族学院是我国较早设立的预科培养基地,自200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万多名合格的预科毕业生。在2010年以前,学院实行的是分类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高考时使用的语言将之分成民考民和民考汉两个类别,2005年开始有了实验班这一类别的学生(内高班,属于一年制学生),在各个层次内部再分文理科班级,授课班级即是自然班级,这样的分类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现实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学院目前提出最新设想,就是使所有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的学生感觉到这一年预科生活是充实的,是值得的而且很必要的一年,也是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前弥补差距,打好基础的一年。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学院决定从实际出发,寻找最合理的教学模式。

二.分层与班级

学生要归行政班级管理,所以分层教学首先就涉及到分班问题,个人认为,分班仍可延用以前的分班模式,行政班级的划分首先要将学生分成一年制和二年制,如果不是考虑学生的文理科因素的情况下,每个班级人数控制在45人左右最理想。分层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人数,还有类别,下面先是分类别:

1.民考汉。

这部分学生是在学院“预补结合,分类教学”模式下意见最多的,因为这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特别大,有600多分的,有400多分的,分在一个班中。虽然分数不能够完全表现出一个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能力和程度,但高分的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水平要高于分数略低的学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从知识面的宽广度等方面讲,高分的学生明显要优于低分学生,所以目前我们照顾大多数人的授课目标,对高分的学生来讲可能只是常识性的东西,太简单;而低分的则在老师稍微加深时感觉到有难度,虽然有大部分的中间学生很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但两头的学生却均有意见,所以是分层教学研究的重点。

在多年的信息收集和对学生的调查后,笔者认为,这类学生可采取A.B.C三个层次教学,A层学生是各个方面能力突出,在原有教材的熟练掌握基础上,仍有精力去学习其他知识的。B层学生就是处于中间的大部分的正常水平的学生,而C层则是那些有可能是教育的地域因素使然,或者本身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各层学生在上课时实行分层走班模式,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入不同授课课堂进行学习。

2.民考民。

民考民的学生都来自于新疆地区,他们之间的汉语水平差距非常明显,有的学生可以通过二级及其以上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而有的学生与人交流都有问题,一着急,民族语言脱口而出,在这个层次的学生,没有主动的把汉语当作交流工具使用,小范围的仍然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只有在周围环境都是普通话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即被动使用,总是先把获得的汉语信息翻译成民族语言,然后再用民族语言反射出来,再翻译成普通话,就像我们学习英语等其他国家的语言一样。本层次的学生,分成两层即可,因为极好的学生是很少。而随着教育的发展,不能用汉语交流的也在变少,所以可以分A、B两层,而那些极差的学生只能采用“补差班”,加小灶的形式进行提高,如果想把一母语非汉语,而且语系上也有区别的学生在两年内改造成一个内地正常的高中生水平的学生,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坚持一个目标:有提高就是进步。

3.实验班。

这一群体的学生很特殊。他们也是一年制,但他们与民考汉学生有很大差距。另外都来自新疆,大概学生水平等同于内地初中生学生,故而建议单独分层,也分A,B层。

根据以上情况分层如下;民考汉A,B,C三层,民考民A,B两层,实验班A,B两层。

三.层次定位

1.民考汉。

A层――提高班

主要指高水平学生,学生文化课尤其是语文基础较好,也有适当的知识面。教学目标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之上适当提高。教学内容上应注意与内地高考内容接轨,因为这些学生将来要升入内地的高校,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注意中华传统文化的涉及。学生学习之余可以开设选修课,在数据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对选修课的内容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对文学欣赏和中国传统文化预计公关礼仪等都提出了自己看法。教学过程的以教师引导,发挥学生个性才能为主,除要求学生要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如阅读能力、书写能力、交流等,还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把自己学到的能力应用于实践。教师教方法,学生学习技巧,在没有老师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去读懂,会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上课是要让学生张开口,有点研讨课的样子,学生动起来,教师从讲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是主体的课堂本质。

B层――基础班

针对大部分学生水平,因此,教学目标上应以现行教学大纲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可适当拓展知识面,但不宜太深,教学上老师的引导与扶持很重要,并要在点拨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性质的深层分析,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C层――预补班

此层学生对文科不太感兴趣,或者根本就是语文基础差听不懂,所以教学目标定位为“预补结合”,利用一年的时间使之语文成绩有所提高。教学应在大纲的基础之上适当压低,但不宜过低,因为目前现行的教学大纲是将学生培养到合格的大一新生入校水平,如果太低就完不成预科培养目标了。做到进度略慢,多重复,重视三基教育,主要应用在打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进行简单的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接触的作品能有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力。教学内容主要以现实行课本为主,教师的引领作用要强大,慢慢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讲授多,学生多记录,多反馈,掌握任何间接经验为主。

2.实验班。

A层――预补班

此类学生汉语水平相对较好,语言会话能力强。因实验班学生都属内高班学生,所以对内地的生活习惯都适应较快,并对内地文化等方面较民考民多,所以这类学生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除了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之外,主要是要拓展知识面。实验班学生表现出对古文不感兴趣,但对书本之外的知识很感兴趣的趋向,所以可以适当地增加一项文学、艺术或者音乐等赏析课。此类学生思维活跃,并且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交流欲望很强,所以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的识基础上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流行文化的学习,并将知识与文化联系起来,比如讲戏剧单元时可以加入中国传统戏剧简介,戏剧角色简介等。对学生不喜欢的古文部分则可以用语对照或互相翻译为方法。夏铸司长曾经说过:互相翻译很重要,这是一个思考和文化融合的路程。可采用启发研讨式的课堂教学。上课多提问,精讲多思。

B层――补差班

以补习语文基础知识为主,根据学生层次制定适应他们的大纲,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结业时比入校时有所提高,能写简单的总结,计划等常用性应用文,能读懂预科生书目上的小说、散文、古文,并在书本的基础上扩展相应的知识面。阅读能力稍有提高(不重要),基本上达到高中一二年级水平即可。

3.民考民。

A层――预补班

此类学生层次人数较少,适当扩大范围可将民考民中水平中上等的纳入其中,以补课为主,预补结合,语文教学以教师精讲,学生多思,师生互相讨论为主,主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现行的《汉语精读教程》基本适应,另需增加些文化课程,作为学生兴趣课。

B层――补差班

此类学生基本处于内地学生小学毕业时的水平,但他们的本民族语言下的语言能力较强,重点可以落在转化这种能力,老师多讲,学生可以跟读,书写大字,多练习,多布置作业,教师要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但可引导学生尝试翻译。学生以现代文为主,古文学习和赏析学生不喜欢,而且能力达不到,但可采用其他的方法将一些名言名句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如课前五分钟,每天一句话等方式均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也是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类学生汉语是从几乎为零的基础上开始,所以目的是比入学时有提高,毕业时与人交流没有问题,可以写5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读篇幅不太长的小说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复述,并尽量使语言生动。

四.分层依据

个人认为分层可以考虑以高考语文分数为参考,但数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以个人兴趣分层,但数据调查过程中,599份问卷有388份认为可以依据个人兴趣,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高考成绩作为分层依据,在班内还可以进行分类教学。

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命题,关系到全国的民族预科生的学业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探讨关于预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为民族预科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华,张小宏,侯光.关于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 2002, (01)

[3]许广洲.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形式[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3)

刘小玲,黄河科技学院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及民族预科汉语言文学教学。

上一篇:土家族竹枝词中的水意象 下一篇:反思,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