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同疗法效果的对照研究

时间:2022-10-26 02:44:42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同疗法效果的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215例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氟西汀组、康复组、电针+康复组、电针+氟西汀组、康复+氟西汀组以及康复+电针+氟西汀组。电针组采用智能电针仪治疗,用抑郁波型,以毫针针刺百会、印堂穴,强度2-3V,45 min/次,1次/d,每周5次。同时服用安慰剂;氟西汀组给于氟西汀胶囊20 mg/d,并接受模拟电针;康复治疗组:主要采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疗程6周。与治疗前及治疗中每2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治疗第6周末,七组中,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

【关键词】 电针;氟西汀;抑郁症;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using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post-stroke depression condition. Methods 125 patients with the post-stroke depression condi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7 groups: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fluoxetine group, rehabilitation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fluoxetine group,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plus fluoxetine 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and fluoxetine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were treated both by the placebo and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 acupuncture apparatus, the acupuncture needles being on the Bai-Hai and Yin-Tang acupuncture point using the depression waveform with intensity 2-3v,45 min per day and 5 times per week.The fluoxetine group was given the fluoxetine capsules 20 mg per day with sham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treated 6 weeks by the neural ameliorative technique .The Hamilti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DMD)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two weers after treatment. Result Six weeks after therapy,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and post-treatment scales were statically significant in all seven groups (P

【Key words】 Electroacupuncture; Fluoxetine; Post-stroke depression; Rehabilitation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搞、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具有高自杀的精神疾病;很多文献报道,电针、康复、氟西汀药物治疗抑郁症效果满意;为进一步验证疗效,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笔者对各组的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收集本院2005年7月至2008年9月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症患者221例,平均年龄(62±10)岁。入院标准:①全部病例均经CT或者MRI诊断证实,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②查体:意识清楚;③检查合作无明显智能减退和失语;④无阳性精神障碍个人史和家族史。患者有自知力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首诊1周内未服用抗抑郁制剂。2周内无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中不合并使用其他抗抑郁药合抗精神病药物。近3个月内无使用过甘草、皮质激素或类似物。无精神疾病史和癫痫病史。排除老年良性记忆减退、老年痴呆和神经衰弱。

1.1.3 分组 本研究共纳入216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区组法分为电针组31例;氟西汀组32例;康复治疗组32例;康复治疗组+电针组31例;康复治疗组+氟西汀组32例;电针组+氟西汀组 31例;康复组+电针组+氟西汀组30例。七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病因、病程、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基本相似,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七组疗程为6周。

1.2.1 电针治疗取百会和印堂穴。在百会穴用直径为0.30 mm、长度为33 m的毫针向前平刺15~25 mm,在印堂穴用同样的毫针向上斜刺15~22 mm,接真能电针仪(北京中科健安医用计数公司生产),采用抗抑郁波型,强度为2~3V,45 min/次,1次/d,每周5次。

1.2.2 氟西汀组;(美国礼来公司提供;商品名:百忧解);氟西汀组每粒20 mg,1粒/d,早饭后服用。

1.2.3 康复治疗组:主要采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如Bobath疗法、神经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等。将疗程分为卧床、离床及步行期进行。功能锻炼主要采用Bobath技术训练方法。

1.2.4 其余三组为电针治疗+氟西汀组;电针治疗+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氟西汀组;康复治疗+电针组+氟西汀组上述四种方法的组合。

1.2.5 基础心理护理治疗措施:对于每组患者,医护人员均以开朗的情绪与患者交谈,洞察患者心理活动,引导患者倾诉,竖立患者信心,病区环境优雅、安静、舒适。

采用双盲法,由1名本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或者副主任医师对患者做出诊断后,然后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随机编号分为七组。临床疗效和量表评定由1名精神科主治医师专门负责。

1.3 临床评定工具 对每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HADM)量表抑郁量表(SD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末次观察延伸法将全部资料用SPSS12.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HADM评分的比较(表1),由表1显示,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七组中,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卒中后的经过量表测定证实有抑郁情绪或者处于抑郁的状态,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卒中患者的活动障碍常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又可影响卒中患者的恢复,形成恶性循环。PSD患者作为脑卒中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除可造成情感上的痛苦外,还减慢肢体功能和情感、认知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针对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1,2],康复训练及电针治疗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疗效与氟西汀基本相同。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的研究[3-5]基本一致。

目前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已经得到国内外相当程度共识。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理尚不明了。可能与电针能够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降低脑内5-羟色胺(5-HT)的代谢来相对增加5-HT的含量,协调NE与5-HT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有研究表明[7,9],电针增加了抑郁动物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保护海马神经元结构,从而回复HPA轴的负反馈机制,并改善认知功能和情感失调。物理康复训练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多因素的。许多研究[6,8]表明物理康复训练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积极改变卒中后社会环境因素,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改善抑郁状态。

本课题进一步改变不同疗法组合,以期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结果表明,不同联合组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均好于单一治疗组,其中以康复训练+电针+氟西汀组改善更为显著。此外,加大样本量并延长治疗时间,可能会使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势更加明显。

参 考 文 献

[1] 蔡焯基.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科学出版社,1997:94-95.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 :379-380.

[3] 张明园.正常人群中的抑郁症状的调查和CES2D 的应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7,20 :67.

[4]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刊.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127.

[5] Wiart L.Post2cerebrovascular stroke depression (review).Encephale,1997,3 :51-54.

[6] 张通,孟家眉,项曼君.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前瞻性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6 :73-75.

[7] 张庆臣,吴彩云,徐培锡,等.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 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2,25 :203-205.

[8] Loong CK, Kenneth NK, Paulin ST.Post-stroke depression: outcome following rehabilitation.Aust N J Psychiatry,1995,29:609-614.

[9] Astrom M, Adolfsson R,Asplund K.Major 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 a 3-years longitudinal study.Stroke,1993,24:976-982.

上一篇: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 下一篇: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