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发展网络游戏产业的思考

时间:2022-10-26 09:59:20

对我国发展网络游戏产业的思考

近两年,网络游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游戏市场已初具规模,以网络游戏开发、运营为主体的产业链也逐步形成,并创下了令世人惊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经济问题及社会问题。

由于网络游戏软件在运营中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益,因此,产业建设中存在着重运营、轻开发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几年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游戏已超过100款,但主要以日本、美国、韩国等地的为主,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屈指可数。大部分国产游戏则是由中国大陆与台湾企业合作开发,完全由内地游戏开发商制作的游戏寥寥无几。

不久前,“网络游戏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产品开发”、“智能化人机交互网络示范应用”两个项目正式纳入国家“863”计划,此举被业界看作是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它标志网络游戏产业开始得到了政府的扶植,对坚定本土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决心,提高其创造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接踵而来的是,国内网络游戏开发人员严重匮乏的问题。据有关统计,目前国内网络游戏用户接近2000万,但包括美编在内专业网络游戏开发人员仅有3000人左右。而拥有数百所大学的中国,仅有四川大学在2003年开设了游戏软件开发专业学科。游戏开发人员的稀少,扩大了我国与网络游戏产业发达国家的距离,严重影响着我国在网络游戏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与实现网络游戏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相呼应,软件设计、内容制造人才和管理队伍的培养理所当然地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与此相适应的另一个方面是,我国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应该从前期的狂热化转为理智化。目前国内网络游戏运营的机构已达到300家左右,远远超出了市场所能容纳的范围。事实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只有20%的运营商能获取利润,30%到40%的运营商在勉强维持生存,而剩余的则是赔钱亏损。我国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主要是业务,它虽然具有周期短、回报丰富等优势,但企业毕竟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在产品维护、升级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受制于游戏开发商。同时,因为目前开发商授权费和分成要求过高,加重了商的投资风险。在韩国网络游戏中,我国的运营商可以说尝尽了苦头。许多运营商加入网络游戏淘金队伍,为了争夺权,不惜本钱,把韩国游戏的价码炒到完全离谱的程度。其结果只能是无奈与韩国游戏开发商签订不平等的协议,接受被盘剥后的微薄利润。然而,引进的产品一旦出现技术问题,且遇上不负责任的开发商,那么所有的投资则会血本无归。

尽管网络游戏市场的前景催人振奋不已,但目前市场的状态,却让人忧心忡忡。盗版游戏软件制造商、非法销售商与黑网吧相互勾结,导致私自设立网络游戏服务器(简称“私服”)和网络游戏外挂卡(简称“外挂”)泛滥成灾。更为严重的是,目前,“私服外挂”已不仅仅是个别服务商的盈利行为,而是逐步形成一个地下产业,并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一条畸形的网络游戏产业链正在形成。

“私服外挂”对服务商来说,由于不用支付网络游戏的版权费、分成费,甚至可以不用太多的投入,便可获取暴利,自然赢得了非法经营者的青睐。同时,由于这些非法经营者追求的是短期暴利,不可能将所得的利润投入到新游戏项目的开发或服务环境改善中去。因此,利用“私服外挂”的非法经管,破坏了网络游戏市场的规则,打乱了网络游戏市场的秩序。

我国政府已决定坚决治理网络游戏中“私服外挂”现象,将其列入“扫黄打非”范畴,并实施了重拳打击。但是,问题绝不会是“一抓就灵”如此简单。首先,“私服外挂”现象的出现,暴露出我国有关网络法律的不健全,网络游戏服务商无法可依,网络游戏秩序的治理无法可据,仅靠行政命令,虽能一时奏效,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只有尽快完成网络立法任务,才能从源头遏制包括游戏在内的网络社会的混乱状况。其次,受经济利益诱惑,网络游戏的非法经营不会停止,将由公开变为花样翻新的隐蔽活动,眼下一些网络已经开始与“扫黄打非”玩起“捉迷藏”的游戏。这说明网络游戏市场环境的治理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和艰难的工作,不仅措施要得力,而且手段要多样。再次,“私服外挂”的出现,也暴露出了网络游戏技术上的漏洞,比如,源代码被破解,服务器终端缺少保持技术措施等。因此,必须重视并加快对网络游戏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从而为规范网络游戏市场提供科学技术的保证。最后,从游戏用户方面来说,在游戏中,不仅仅是寻求剌激,还有成就感的满足。这也是众多的游戏用户选择“私服外挂”,尽早完成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款网络游戏正常的盈利时间大概是18个月到3年之间,这无疑是靠由游戏用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的。在游戏中,没完没了地拼杀,繁琐的按键操作,有时甚至需要凭借运气,久而久之,趣味变成了乏味,最终难免以偷懒代替努力。所以,游戏开发商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必须了解掌握游戏用户的心理,让网络游戏更容易与游戏用户融为一体,这样,“私服外挂”就失去了存在的实际意义。

勿庸置疑,网络游戏产业是种新兴的产业。从科学技术方面讲,它是软件制作产业;从计算机网络方面讲,它是信息产业。但众多人注重的是其社会作用,而把它归属为文化娱乐产业。然而,与其他文化娱乐服务相比较,网络游戏对游戏用户的心身发展,有着更加直接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网络游戏用户以青少年为主,而这些人正处于形成人生观的年龄阶段,所以众多的人,包括专家学者都提出要慎重对待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问题。

另外,要真正实现网络游戏的“寓教于乐”,必须对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提出更高的文化要求。做为开发商和运营商不能单一的、简单的将自己定位于商人的地步,而应明确自己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肩负着塑造美好心灵的任务,自觉地把网络游戏提高到“社会教育”的高度。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注重游戏的娱乐形式,又强调游戏的健康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网络游戏的品位,使得网络游戏更富有社会意义。

我国已做出了加强网络游戏内容审查的决定,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不利于网络游戏健康发展的盗版、不良内容、违规经营等给予严厉打击。

还有一点须特别指出,网络游戏做为一种文化,理应体现或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比如,本民族文化价值取向,优秀的民族传统以及鲜明民族的地域性、历史性等等。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只有彻底摒弃机械模仿,立足于自主研发,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才能摆脱尴尬局面,走向发展壮大,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游戏大国。

上一篇:发展我国农村优势农业产业项目探析 下一篇:2004:内蒙古国民经济在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