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内蒙古国民经济在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时间:2022-09-10 05:38:08

2004:内蒙古国民经济在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一、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季度,我区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一、二、三产业增长均比上年同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呈现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贷款总额、居民收入四个增速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和贷款结构两个方面得到调整,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物价总水平继续回升的特点。

(一)经济景气继续上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达3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增速快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5%,增速快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5.9%,增速快于上年同期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4%,增速快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受全国经济加快增长的带动,我区经济景气继续升温。一季度,全区宏观经济景气综合分值达44,比上年同期提高4分。与此同时,微观景气也明显升温,一季度全区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6.2点和7.4点。

1.粮食生产形势好于去年,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区各地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及自治区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扶持粮食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减免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补,极大地调动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去冬今春农业和水利建设投资继续加强,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5万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8万亩,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春耕所需资金比去年增加,同时,全区土壤墒情也好于上年同期。目前全区一、二类墒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0%,这些都为确保春播生产和提高播种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预计200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可增长2%以上。种植意向调查显示,小麦、玉米、薯类和油料受市场价格上涨的作用种植面积将有明显增加。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接羔保育形势看好,截至4月2日不完全统计,全区大牲畜和羊产仔2119.1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多产仔469.6万头(只),牲畜成活率达98%,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全区牛饲养量和牛肉、牛奶产量大幅增长,羊存栏和出栏基本均衡增长,生猪生产开始回升。一季度,全区牛肉产量3.8万吨,牛奶产量60.2万吨,羊肉产量3.2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8.3%、70.5%和35.3%,猪肉产量增长9.3%。

2.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产销衔接状况好于去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4.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增速快于上年同期10.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1%,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呈现以下新变化:一是新增企业多。3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41户,比2003年底增加25户。二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制造业生产增长明显提速。统计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63%的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13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40%以上。其中在煤炭、石油、天燃气、电力、冶金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建材)生产保持30%以上增长的同时,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生产分别增长51、4%、34.5%、61%、38.5%、62.4%和51.4%。三是重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全区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1%,快于轻工业增速15个百分点,也快于上年同期15.9个百分点。四是股份制和股份合作企业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快于其它经济类型工业。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47.8%,股份合作制工业增加值增长37.7%。五是10个盟市工业生产增速快于上年同期。呼市、乌海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兴安盟、锡盟、乌盟和阿盟8个盟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区平均增速,除呼市和兴安盟外,有10个盟市工业生产增速均快于上年同期。

3.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一季度,全区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44.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倍,主要是我区重点工业项目设备安装冬季没有停工所致。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9.16亿元,增长1.52倍;更新改造投资8.76亿元,增长1.7倍;房地产开发投资1.85亿元,增长1.3倍。投资增幅高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运输、电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3亿元,增长1.56倍,占城镇单位投资总额的81.3%。其中用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8.12亿元,增长1.26倍;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2.34亿元,增长2.29倍;用于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1.42倍,用于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6.24倍,用于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2.47倍。

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20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增速快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城镇市场消费晶零售额增长快于农村牧区。全区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县以下零售额增长9%。二是餐饮业零售额增长继续快于批发零售贸易业。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2.8%,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0.3%。三是汽车、建筑装璜等消费亮点继续保持旺销势头。一季度,全区汽车、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倍和62.9%。

4.对外贸易明显增长,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1―2月份,海关统计的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其中,出口总额(包括神华煤炭出口)达1.97亿美元,增长40.2%;进口总额达4.03亿美元,增长33.7%。一季度,全区合同外商直接投资36332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272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38倍和30%。

(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7.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8%;实现利润14.93亿元,增长8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1.49,比上年同期提高23.46点。

随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各地税收征缴力度的加大,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几大税收收入大幅度提高,全区财政收入明显增加。一季度,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7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5.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49亿元,增长42.4%,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39.18亿元,增长44.9%;上划中央税收收入27.33亿元,增长51.5%。一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支出86.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2.96亿元,增长23%。

(三)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保持快速增长,信贷结构调整明显

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297.28亿元,比年初增加205.9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3.5%,增幅比上年同月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1495.2亿元,比年初增加139.5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0.5%。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100.72亿元,比年初增加168.9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1.5%,增幅快于上年同月7.5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全区新增贷款额达168.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倍。

贷款结构有明显调整。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加幅度较大,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1%,增幅分别快于上年同期4.6个和5.9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有所减少。

(四)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市场物价总水平继续上涨

1.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一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4.8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9.1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709.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7个百分点。

2.市场物价总体水平继续上涨。受农产品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一季度全区农产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9%。一季度,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上年同期上涨3.3%的基础上比上年同期又涨了1.1%。其中城市、农村牧区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7%和2%。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3.9%。受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明显上涨,一季度,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8%。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

尽管今春全区土壤墒情好于去年,但二、三类土壤墒情所占比重仍高达50%,赤峰、锡盟、兴安盟等地区降水偏少,存在一定的旱情。受去年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目前我区农资价格也开始明显上涨,其中化肥平均价格较上年每吨上涨159元,涨幅达10.6%;农药价格上涨2.9%,农膜上涨6.6%,农用柴油上涨6.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多,势必增加农牧民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农牧民增收。

(二)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较高,电力和交通运输“瓶颈”制约比较严重。

一季度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6%。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供进价格同比上涨7.5%。由于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工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前两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4.3%,会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受全国经济增速加快造成我区电力、铁路运力紧张状况非常突出,不少地区经常拉闸限电,好多企业以运定产问题比较明显。

(三)就业和失业成为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两大难题。

2003年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今年3月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又比上年同期减少1万人。前些年高校扩招大学生从去年开始毕业,国家有关部门预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达60%,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再者随着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扩大,加入到就业行列之中,以及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区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四)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需引起注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挑战。

当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受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特别是基建投资需求的拉动,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现象也有所加剧。目前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的行业增长,同真正意义上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反差。

三、下一步经济走势及调控建议

从当前我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看,新的经济增长点比较多。一是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年内还将有一批新建企业建成投产。二是加快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三是随着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消费增长将稳中趋升,尤其去年二季度第三产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增长相对较慢,预计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将有较大的空间。四是从全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也明显好于年初预期。从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来看,首先,锡盟地震灾区重建任务比较艰巨,工业生产受煤、电、油、运“瓶颈”制约因素影响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任务繁重。其次,国家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减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减少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的压力等,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收紧银根,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产生减缓经济增长的效应将会在二、三季度陆续显现。最后,从国际形势看,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频繁出现,世界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因素仍较多。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预测,预计上半年经济仍处于较高的平台上运行,全区生产总值将比上年同期增长15%左右。

我区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辩证统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宽松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优化。

近两年来,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环境的不断改善,区外、国外不少大的非公有制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不少项目无论是投资总额、建设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地方财政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增强公共服务意识,不断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监督管理制度,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和全方位引导我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其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进一步做好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按照五统筹要求,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切实使用好国债资金,继续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建设,医疗卫生和疾病控制防疫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内蒙古的支持力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一批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区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项目。

(三)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努力适应人世后的新形势,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规划,择优扶持,开拓国际市场,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领域,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把引资的工作重点转向生态和基础设施、传统产业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通过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特别是要继续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优先办理重点出口企业的退税,支持外贸出口。继续巩固和扩大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全面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开拓和提高我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突出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我区失业和下岗人员数量仍然较大,社会保障所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分配机制,努力解决目前社会保险费征收范围偏窄的问题,为社会保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前应根据我区实际,切实做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增加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稳定人们对改革和发展的预期信心。

上一篇:对我国发展网络游戏产业的思考 下一篇:内蒙古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