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在中西医结合病房的应用

时间:2022-10-26 09:44:16

情志护理在中西医结合病房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144-02

2005年卫生部“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在全国范围的开展至今已两年多了,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对中西医结合病房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是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情志太过或不及均可以成为致病因素。情志护理是中医的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或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下面将我院在中西医结合病房开展情志护理的具体方法向大家作介绍。

1 说理开导法

《内经》日:“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此为说理开导的起源。 其含义是:第一,“告之以其败”,是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质、原因、危害、病情的轻重,引起患者对疾病的注意,使患者对疾病具有认真对待的态度,既不轻视,也不畏惧恐慌;第二,“语之以其善”,指出只要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第三,“导之以其所便”,告诉患者如何调养和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所苦”,指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 、消极的心理状态,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和行为。

2 释疑解惑法

就是解除疑虑,使患者消除对事物的误解而产生的疑心迷惑,去掉思想包袱。心存疑惑,使性格抑郁,沉默寡言,气机不畅,而加重病情。或由于“久病知医”,而又一知半解,拒绝与医护合作,应用释疑解惑法为其详细讲解疾病相关情况,消除其疑虑。

3 移情易性法

又称移情法或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以解脱不良情绪的方法。可根据患者各自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分别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用这种方法排解愁绪、寄托情怀、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于身心健康。当思虑过度,心情不快时,到旷野锻炼或消遣,让山清水秀的环境去调节消极情绪。在情绪激动易怒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打太极拳等,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去消除精神的紧张。

4 发泄解郁法

古人云:“神,伸也,人神好伸而恶郁,郁则伤神,为害非浅。”中医学认为:“郁则发之”。 郁即郁结,主要指忧郁、悲伤,使人不快的消极情绪;发,即疏发、发泄,这种方法对于一 些内伤情志之病有一定的效果,患者只有将内心的郁闷吐露出来,郁结之气机才得以舒畅。

5 以情制情法

又称情志制约法,是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 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以情制情法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相互制约、相互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

6 暗示疗法

指医护人员运用语言、情绪、行为、举止等给患者以暗示,从而使患者解除精神负担,坚信疾病可以治愈,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部分患者对疾病失去治疗信心,形成顽固的偏见,正面说理开导不易接受者,可通过某种场合某种情景施以针灸、药物等方法,暗示其病因已解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情志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结合,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活动,采取不同的情志护理方法,以恢复失调的心理、生理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深入研究此古朴的情志护理方法,会利于中医传统的情志护理得到继承、运用和发展。

简介:金晓红(1970-),女,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学历。

上一篇:沟通技巧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下一篇:手术室存在风险的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