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

时间:2022-10-26 06:16:02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

摘要: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数学内容去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教师应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

1.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直观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几何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用具等进行观察,使其在学生大脑中成图,真正让数学生活化、实际化,从而化陌生感为亲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充分运用故事,化枯燥为生动情境。初中数学不再如小学时的那样突出趣味性、形象性,其较为枯燥的逻辑常让学生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把教材中的枯燥数据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析,可以编排成一些简短的小故事,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头脑,在趣味性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充分利用活动,创设有趣教学情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对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都是十分有利的。如在分析一些应用题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内容提示初次进行动作模仿等表演,再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逻辑顺序等,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由观察分类到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从而产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把复杂的问题融入到学生乐意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还停留在比较感性的形象思维阶段,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的认识。如在一些较难理解的文字题分析中,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实物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却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教师再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查找原因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创设相应的情境,则问题可迎刃而解。在一些不是很直观的几何图形中,创设出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

总之,合理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同时,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学习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真实性为基本前提(这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要以发展性为价值导向,让数学课堂教学在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

上一篇:对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