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欣赏兴趣提高审美素质

时间:2022-10-26 02:19:04

培养欣赏兴趣提高审美素质

摘要: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欣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培养浓厚的兴趣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学;欣赏;兴趣;培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247-01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教学中,应充分发挥音乐的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审美素质的稳步提高。

1.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音乐欣赏者要对感知外部音响一开展想象联想一得到情感共鸣一理解认识的心理反应,长时间的体味,方能形成美的感悟。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规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2.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识别能力

很多音乐作品由于作者时代背景、文化底蕴、国籍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很多音乐作品无法直观感知和欣赏,因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才能深刻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意思和音乐价值,从而逐渐在学习中形成个人独特的音乐鉴赏力和识别能力。特别是对很多名家的巨作、外国的音乐形式和流派的作品的欣赏,需要格外注意。 例如,贝多芬的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音乐欣赏作品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将作品的创作背景传达给学生,即:"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初级印象,然后经过聆听,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和联想出作者的创作初衷和背景,从而感悟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细腻的情感。其次,经过教师的讲解,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正和完善,为了更好地体会作品,学生需要进行适当额联想和想象,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融合其中,加之对贝多芬的背景的考量,从而全方位的吸收音乐作品的精髓,提升个人音乐和审美素养。

3.改变教学方法,引导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会最大限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不同的欣赏内容,学生动作缺乏时,教师就会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各种提示动作:(1)双脚轻轻跳;(2)双脚重重跳;(3)单脚跳;(4)跺脚;(5)踮脚轻轻跳;(6)走步;(7)爬行;(8)躺下闭上眼睛假睡;(9)打呼噜由轻渐响;(10)慢慢起身、伸懒腰等,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做上面的动作,每个人都有超过别人的意识,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4.改善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我就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三个主题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而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我就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势表示,如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5.注重理论与时间的结合,组织文艺活动和音乐表演比赛等,深化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

课堂的教学时间相当有限,除了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还可以适当组织校园文艺活动,增加学生实践理论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还能实践课堂的理论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从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课堂的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效链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也让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价值需求,从而进一步完善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音乐欣赏审美体验模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缓解学习压力,和谐人际关系,更好地塑造了自己的美学体验和鉴赏能力,向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发展。

6.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定期进行研讨和探索交流

注重教学效果的跟踪和评估,定期对教师队伍的进行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引用鼓励机制,组成领导小组随即听课检验,加强考核力度,旨在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先进教学模式,组织参与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吸收优秀、成功的音乐教学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总之,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这才能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这是推动他们今后健康成长的动力。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下一篇: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生活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