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钢琴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26 02:00:12

浅谈在钢琴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将结合我们的学琴经验以及教学实践,从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几方面谈谈如何挖掘钢琴教育中的潜在因素,落实素质教育的体会。

关键词: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审美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45-01

一、如何在钢琴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心理过程方面的素质

(一)挖掘潜在因素,提高孩子对客观事物的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可个别属性的反应。”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它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感觉又分为视觉、听觉、触觉等。在钢琴教育中最为有利的就是对孩子的听觉的培养。听觉的感觉性不是自然地发展起来,而主要是在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在孩子的各种活动(如音乐、游戏)中发展起来的。听觉有音高、音响、音色三种属性。钢琴制造采用的十二种平均律,每一音有固定的声波频率,这对于孩子听觉能力培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孩子在感觉与支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力。要培育孩子敏锐的观察力。钢琴教育者应做到:

首先,善于提出观察的题目和任务,引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其次,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是从整体到部分还是从部分到整体的观察,从左到右,还是从上到下,一一对应等方法。

(三)训练孩子的集中注意力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首先,教师除了用图式语言说明外,还应进行实际示范操作。在选择曲目时,教师应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材以及进行范奏,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的直接和间接兴趣,孩子就较容易将注意力保持在弹琴这一动作上。其次,循序渐进,将乐曲分节分段练习,最后拼成完整的过程,这样逐步发展孩子注意的广度、分配能力。

二、如何在钢琴教育中培养儿童的个性心理素质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一再强调他的教学法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小提琴培养打好品德修养的基础。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心灵美的人。这种观念的确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说钢琴教育不是为培养几个钢琴家,而是借此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成为心灵美的人。

(一)鼓励孩子表达,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建立在较高的自我评价基础上的积极的个性心理素质,是个体不断奋斗的动力。在钢琴教育中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应结合钢琴教育内容进行,可以通过鼓励儿童大胆表达的方法得到落实。

首先,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钢琴曲欣赏活动。其次,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表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二)确定成就目标,培养坚持性,锻炼坚强的意志

坚持性是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的目标的品质。可以通过确定成就目标而得到增强。结合钢琴教育,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汇报表演。这样的目标对孩子来说是直观的、能理解的。而孩子他们知道要精心汇报表演就必须要使自己的钢琴水平有进步,还要能与别人竞争。为此,孩子们会要求进步,努力的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坚持性得到明显增高。其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

首先,我根据各个学生钢琴水平的差异,坚持性的差异,为学生制定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更具体的目标。其次,对儿童学习的过程要密切关注,注意引导,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孩子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家都知道成功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

三、如何在钢琴教育中提高孩子的审美素质

(一)启情

受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儿童对美的感受具有情绪性的特点,在积极情绪状态下,容易欣赏美、产生美感“反之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对美的事物反应差,甚至产生反感。所以,要提高孩子的审美素质,必须时刻注意调整孩子的积极情绪。

(二)导行

钢琴作品中不仅蕴含了音乐美,而且还蕴含了文学美。我们可以多组织孩子进行音乐欣赏,以引导孩子采用多通道感知的方法,多方位欣赏钢琴作品的美。让孩子们在一起说说对作品音乐的感觉,久而久之,孩子们能积累大量关于美的直接经验,进一步发展审美素质。

综上所述,科学的钢琴可以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而每个教育者作为有心人,可以从任何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出发,寻求提高教育对象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让我们都做这样的有心人吧!

参考文献:

[1]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2]朱智贤主编.儿童心理学.人教出版社.

[3]叶奕乾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幼师专业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下一篇: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