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10-26 01:19:00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状况,就该专业网络工程岗位方向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了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作者首先分析了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并着重就职业能力结构进行了调查与总结,最后提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工程;技能型;职业能力

网络工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专业方向),在一些学院甚至作为单独的专业开设,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加速建设孕育而生的新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建设服务。

我院从2000年开始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先后结合了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省级精品专业、国家示范高职重点专业等建设项目,进行了近十年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和实践,在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上有了很扎实的研究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面就结合这十年来的建设经验谈点研究感悟。

1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随着全球网络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据IDC预计,到2009年,高级网络专业人才的总短缺量约为39.6万人,比2006年的21万人有大幅度的上升。随着网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此类人才短缺最终将会制约地区的经济发展[1]。

在这种需求趋势的推动下,多数理工类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都加大了该专业建设的力度,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网络人才可分成三种类型[2],如图1所示。

1.1研究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

对研究型人才,主要培养针对网络技术标准、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研究的创新人才。而网络工程注重实践应用,所以研究型大学不适合开设本专业。

1.2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及高职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类岗位人才的培养任务就落到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头上。

应用型本科一般开设网络工程专业,而不是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分方向,他们培养的是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者或网络技术新标准的应用先锋,是在整体上指导或设计网络工程实际项目的领导者,一般从事网络架构师、网络规划师、网络系统设计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存储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等IT管理类和高级工程技术类工作[3]。

因此,应用型本科学院开设的网络工程专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很高,一方面要具有很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样的人才应该是信息化建设队伍中的绝对领军人物,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转型过渡时期(从研究型转为应用型),培养出的毕业生研究水平往往不如研究型大学,工程实践能力不如高职院校,处于两难的境地,正所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

1.3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

虽然在理论研究上远不如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但是由于高职学院体制灵活、定位准确,往往围绕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正是社会发展或缺的人才,因此成为信息化建设大军的主力,其中也不乏领军人物。

高职院校一般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设立网络工程岗位方向,培养的是网络工程项目的实施者,一般从事网络安装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服务器管理员等初、中级工程技术类工作。

我们对这类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并不高,一方面只需要他们具备够用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重点培养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部分毕业生能够胜任与网络有关的中级职业岗位,如网络测试工程师、网络安装与调试师等;一部分毕业生能够胜任普通的网络管理员等初级职业岗位;少部分优秀毕业生甚至能够胜任网络规划师、网络设计师、技术主管等高级职业岗位,或继续深造。

2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在上述初、中、高级职业岗位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占据了绝对地位,是我国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主力军。在培养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凭借这个优势,为我国网络基础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下面我将从三个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2],如图2所示:

2.1功能维度

从功能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由低到高)可以分为网络工程施工、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工程测试及工程项目管理五个层面。

在这五个层面上,我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在网络工程施工和网络工程设计两个职业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学生。为了使学生能够持续发展,其他层面可以适当在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如某些专业课程内容作为了解层次讲授或以选修课等形式体现。

2.2技能维度

从技能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及创新技能三个技能层次。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层次应当以基本技能为主,并结合岗位特点、技能拓展、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进行一定的综合技能培养,同时在课程学习中倡导创新技能的自我培养意识。

2.3技术维度

从技术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不分高低)由LAN/MAN/WAN、交换、路由、安全、无线等多方面技术能力组成。

对于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要熟练掌握甚至精通这些技术能力。而对于高职网络工程专业或岗位方向的学生而言,在各种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上应有所侧重,有些技术能力需要熟练掌握,而有些只要基本掌握或了解就可以了。

3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我院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的十年中,始终贯彻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课程的原则(即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确定岗位职业能力,然后将能力分解到各课程),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要培养的能力。

根据前面职业能力结构的分析,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情况,我们将网络工程岗位方向的功能维度定位为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技能维度定位为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综合技能;技术维度定位为掌握LAN、路由、交换及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工程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策略如下。

3.1将职业能力培养引入课程体系

3.1.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在专业教指委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面向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等工作岗位的要求,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其中网络工程岗位的主要典型工作任务如下所示:

(1) 分析用户需求。

(2) 制订用户需求方案。

(3) 选择组网技术。

(4) 选择网络设备。

(5) 制定网络工程实施方案。

(6) 阅读网络施工图。

(7) 选择、测算布线材料。

(8) 准备施工工具。

(9) 布置线缆。

(10) 安装、测试模块。

(11) 安装、配置网络设备。

(12) 联调网络。

(13) 编写施工文档。

我们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要求,将原有课程整合为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内容的项目课程。为全面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在企业设置顶岗实习活动,学生在企业独立完成。为了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还增设了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等综合性课程,按照网络工程技术的认知过程,将所有课程顺序化,构建实践主导型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我们利用校内生产性、仿真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开展以典型任务和案例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活动。通过校企联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3.1.2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建设核心课程

(1)制订课程标准。通过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设计课程,参照Cisco、华为等业内龙头企业的IT认证中级标准,建立起项目化的专业人才技能水平评估标准,确定各门课程的评估标准。

(2) 设计教学模块。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要求为指导,重新序化所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将技能和相关知识系统地结合起来。按照认知过程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模块设计。

(3) 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和特征,探索适合于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4]、任务驱动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等,以任务方式组织实施。

3.1.3以工学结合为目标,进行教材建设

以核心课程教材、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其他课程的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以体现工作任务为主线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3.2将实验实训基地构建成职业能力培养基地

3.2.1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职业能力培养基地

以“校企共建,职业环境,服务社会”为指导思想,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能进行网络工程技能培训,拥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设备,具有真实职业环境,能应用网络最新技术、能整体承接网络工程服务项目,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基地。

为了从组织和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拟整合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在专业教研室的统一规划管理下,通过筑巢引凤、自创实体、承接工程项目扩大校内实训基地的规模和功能,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提供保障。

3.2.2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巩固与网络工程企业的合作,同时依托行业,扩大校外实习基地的规模,新建多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毕业生全部参加半年顶岗实习,形成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合作模式。

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和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制订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评价和重新选择制度,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兼职教师实习指导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等。

3.3引入行业标准,衡量职业能力培养尺度

参照Cisco认证、中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标准、Fluke认证标准等,建立本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技能培训过程相互融合,课程过程考核与最终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行学生参与技能鉴定可取代对应课程考核的制度。我校毕业生获得中等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100%,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40%以上。

3.4将职业能力培养引入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依托行业,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聘”等方式,建立起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职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顶岗实践、技能培训和企业在职锻炼等途径,培养出一支教学能力强、职业素质高、技艺精湛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

学校重点培养网络工程方向的院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使本岗位方向“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90%以上;建立一支“稳定+动态”的兼职教师库,确保专业教师中的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

4结语

上述四方面的建设充分提高了学生在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水平,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真正的“零距离”上岗,并具备拓展学习和深造的能力。

当然,由于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在不断变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发展与长期实践的过程,因此就更加需要专业教师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水平,为国家网络基础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网络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 思科资助IDC研究表明计算机网络人才短缺. (2006-11-07)[2009-08-30]. .cn/article/article. asp?id=52030&bid=4278.

[2] 施晓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大学教育,2008(12):35-37.

[3] 胡山泉,高守平,于芳. 应用型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初探[J]. 计算机教育, 2009(12):88-89.

[4] 杜颖.虚拟项目教学法在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17-119.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Skill Talent

in Higher Professional Colleges

HUANG Han-wen1,2

(1.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6, China; 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my courtyard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ondition, this professional network engineering post direction’s skill personnel training do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raise research. The author has first analyzed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rais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summary emphatically 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structure, finally proposed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rais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al; network engineering; skill; professional ability

上一篇:接口技术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