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数据别变成政府大量数据

时间:2022-10-25 10:25:36

政府大数据别变成政府大量数据

网络订餐方便快捷,可无证餐饮掺杂其中,餐厅质量却良莠不齐:点开一家饮品店的商家详细信息,上传的营业执照竟是一家汽车运输公司的;上海的饭店,餐饮许可证却是北京的;甚至不少餐厅根本就无证无照……

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而政府数据系统记录了餐厅好坏,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打破这其中的矛盾?例如,上海市浦东市场监管局等政府部门正主动将原本“沉睡”在各自内部的信息高度共享、多方应用,并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使信息资源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现在,打开“饿了么”订餐,平台上的一些商户信息中都不约而同地挂着“脸谱”,点开“脸谱”(分为笑脸、平脸和哭脸三种,分别代表了政府部门对餐厅的信用评价等级),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安全监督公示信息都可以用手机直接查看。

这些数据是由浦东市场监管局与“饿了么”对接,并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这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方面可以督促企业自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笑脸、平脸和哭脸三种“脸谱”形象地反映了商户的食品安全状况,便于消费者选择优质、安全的餐饮服务。

这种“互联网+信用监管”的合作项目,率先探索政府数据走出“深闺”,与第三方平台实现数据双向流动、多方共享。过去,有些消费者常反映过,有的商家上传的证照信息和实际经营状态是不一致的。但是第三方平台无法准确掌握信息,在进行资质审查时确实存在困难。如今,政府及时、专业、权威信息的支撑,对加强平台管理有很大帮助。

而且不仅如此,消费者在“饿了么”餐厅上的反馈,也可以成为政府部门搜集的数据来源。例如,“饿了么”已将政府监管信息以20%的比重纳入其新制定的信用评价体系(原仅包括餐品质量、价格、销售量、口味评价、卫生情况、送餐速度、用户投诉记录等要素),以此对商户进行综合信用质量评分和排序,并将配套采取关闭网店、停止网上经营、通报政府部门等手段,加强对入驻商户的线上管理和联合惩戒,以提高第三方平台餐饮服务的整体诚信度。

这样,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政府信息的价值,通过消费者的理性选择、用脚投票,通过市场无形的手“挤出”不符合法律法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商户,从而倒逼餐饮行业提高整体水平。与此同时,通过数据开放、共享,实现良币驱逐劣币,促使好的企业做得更好。

毕竟,仅凭第三方平台线上核查,或是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线下监管,力量都是有限的。只有整合政府和市场的“大数据”资源,探索“互联网+信用监管”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线上线下齐抓共管。”

一方面,监管部门将对检查情况和市场评价良好的企业实行“远距离监管”,充分保护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检查情况和市场评价差,甚至存在违法行为的商户,将集中力量予以严管,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事实上,目前浦东市场监管部门和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正研究拓展“大数据”在信用监管、智能监管领域的功能应用,在实行食品信息追溯管理、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落实消费维权首付赔偿制、开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等方面加强协作交流。未来“互联网+信用监管”的第一步,今后还将向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推行。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今年年初的外滩踩踏,当时交通的大数据没有第一时间用于现场人流量多少的预警和调度,最终导致了瞬间人流激增,最终引发惨案。如果政府掌握的大数据最终都躺在库里,那就只能是“大量数据”,无法用于实际操作。而如果把这些数据分类整理、及时反馈,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判断实时变化,还能更快定出预警方案。

上一篇:探讨传统居民建筑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应用与价... 下一篇:第二届贵商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