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会展业发展意见

时间:2022-10-25 02:43:33

推进会展业发展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构建“政府宏观指导、协会协调服务、企业主体操作”的会展体制,形成“市场运作、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依托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把会展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极。整合会展资源、创立品牌展会、规范会展市场、延伸关联产业、优化会展环境、不断壮大展会企业。加快推进会展市场化进程,提升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中部地区会展名城。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协调、监管、服务功能,营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推动会展业各类经营主体公平、有序地竞争发展。

(二)坚持产业联动与专业化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导会展业与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融合互动,加快会展专业化发展步伐。

(三)坚持重点培育和大力引进相结合。加强与国内外会展城市、企业、项目的合作和协调,利用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和品牌会展落户我市。

(四)坚持国际接轨和开放办展原则。切实在服务理念、服务意识、体制机制上与国际接轨,做强做大重点专业会展和品牌会展。

三、发展目标

(一)会展规模逐步扩大。到2015年,全市年办展会数量突破1000场次,其中,每年举办部级大型展会8—10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展会20—30个。

(二)市场运作机制更加健全。到2013年底,政府有序让渡一般性展会的具体主办权;2013年之后,需由政府作为主办方的展会,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

(三)会展企业日趋壮大。培育和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市场运作能力和开拓能力、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的展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专业展会团队和优质配套服务企业。

(四)场馆设施更加完善。功能完善、配套齐全、设施一流的会展场馆全面投入使用,以满足各类展会需求。

(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充分发挥会展业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会展场次和面积、经营收入、从业人员等主要指标位居中部城市前列。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序工作格局

1.强化政府指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市会展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加强部门之间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全市会展业资源,共同研究制定推进会展业发展的措施,协调会展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努力构建会展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2.明确工作职能,形成工作合力。市商务局要切实履行会展管理的行政职能,负责全市会展业的统筹协调、宏观规划、综合管理和引导工作;市贸促会要积极配合市商务局做好引进国内外品牌会展的配套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会展专业人员培训,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贸促系统的展会资源,努力提升会展国际化水平;各区、各相关部门、会展场馆要做好会展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结合各自优势,积极培育、创办和引进部级、区域性展会,努力形成市里搭台,以区、部门为主,多方联动的会展工作新格局。

3.发挥协会作用,突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通过制定和建立会展业行规、展会企业资质认证、展会等级认证和展会服务评估等规章制度,统筹协调,提升行业整体素质,营造公平合理、诚信有序的会展业竞争秩序,实现行业协会的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以及对行业内企业竞争行为的规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之成为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会展行业协会要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和意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参与我市会展业发展规划的制订,为我市会展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二)改善展会环境,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1.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开辟会展绿色通道。加强与口岸、海关、税务、检验检疫、工商、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协调,精简展会有关审批事项,优化办事程序。加强展会期间场馆治安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对重点支持的大型展会,给予展馆周边的广告、灯饰设置快速审批和绿色通道待遇;在城区主要出入口及突出位置设立会展专题的大型户外电子广告牌,营造会展整体氛围;进一步完善专业展馆周边的公交路网,保证会展期间交通便利。

2.强化政策引导,加强资金扶持。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市展会管理条例》、《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5年)》。设立扶持会展发展资金,统筹整合现有各类专项资金,力争我市每年用于支持会展经济的财政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并视会展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增加,其具体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商务局另行制定。

3.加强城市会展品牌的推广力度。在城市推广和招商引资工作中,加强对我市会展环境和品牌展会的整体宣传推广,提高会展城市国际知名度。制作会展宣传片和服务指南,服务企业在汉办展、到汉参展。建立“会展网”,健全全市会展信息收集、处理、机制,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媒介,大力宣传会展经济、展会企业、展会人才,对重点培育的展会和大型会展活动提供公益宣传,举办论坛、研讨等活动,增强会展文化内涵,营造良好城市会展文化。

4.加强展会统计,为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把会展业统计纳入现代服务业统计范围,建立规范科学的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健全会展业行业统计网络。各区、各有关部门、会展行业协会、会展场馆及会展活动举办相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做好会展业统计工作,为产业发展评估及产业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三)壮大市场主体,加快会展人才培养

1.加快推进会展市场化进程。在市会展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区、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市场和展会发展规律,把更多的展会资源和发展契机让渡给企业。对于一般性展会,应当即时退出;对于政府培育多年和财政投入较多、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无形资产价值的品牌展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拍卖等形式,实行有偿转让退出;对于需由政府主办的展会,政府可采取授权、委托方式,交由会展企业承办。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尽快形成一批展会支柱企业,促进我市会展业的持续发展。

2.做大做强展会企业。整合会展业资源,支持展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快速扩张。通过交流与合作,引进一批国内外会展业龙头企业进入我市,并通过收购、控股、参股、合作等方式,跨地区、跨行业组建多层次的大中型国际展览集团。打造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会展领军企业,扶持一批服务水平高、经营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展会企业。着力培育新兴展会企业,鼓励社会各方利用产业优势、网络优势,投资组建会展公司,拓展会展业务。

3.大力发展会展关联产业。大力促进会展业与旅游产业、休闲产业、文化产业、科技产业的融合,延伸会展产业链条,促进会展物流、保税仓储、电子商务等生产业和酒店、餐饮、零售、交通等生活业的发展。鼓励发展为会展业配套的服务业,逐步形成以专业会展公司、社团组织为主体,以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配套的会展市场体系。围绕我市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升会展经济服务于新型工业化的水平,努力打造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平台,夯实会展发展的产业基础。

4.加快会展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我市科教和人才优势,逐步在高等教育中增设会展专业,为会展业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专业人才;开展人才培训,为展会活动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公开招聘国内外有专业办展经验、有较强组织策划能力的经理人才,带动形成一支熟悉展会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

(四)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招展引展工作

1.动员全市力量,多渠道引进展会资源。各区、各相关部门、会展场馆要加强与国家部委的联系,积极培育、创办和引进部级、区域性展会;各级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民间组织及各大企业集团要积极加强同国内外同类行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和争取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性、全国性的展会来汉举办;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会展机构来汉投资会展业,举办各类展会,繁荣我市会展市场。依托我市区位和产业优势,按照专业化发展方向,细分市场定位,大力开拓展会领域。

2.学习先进经验,广泛开展合作。加强与国际展会组织、跨国展会公司的交流合作,学习会展业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加强在办会办展、场馆设施、人员培训、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广泛合作。

(五)整合会展资源,做大做强展会品牌

1.整合展会项目,提升会展竞争力。以建设国际展会品牌为目标,整合现有同类同质展会,合理配置会展资源,提升一批会展节庆活动的规格和影响力。依托我市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精心策划高规格、高品质、有基础、能办好的高端会展。

2.打造国际国内知名展会。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一流品牌展会,培育综合性、专业性、国际性展会品牌。优先发展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展会项目,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类展会。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物流、金融、文化、商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展会项目等。

3.高标准办好现有定期展会。结合我市实际和产业优势创新展会形式和内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定期展会项目,对我市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展会,如“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产品博览会”、“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等进行重点培育,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展会,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专业展会借助定期品牌展会的平台脱颖而出。

4.发展特色常年展会。我市要以特色产业展会,如房地产、物流、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展会项目为常年展示形式。引进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常年展会主题和先进管理理念,提高常年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常年展弥补了定期展受时间、场地等的限制,为入驻商户采取持续性的营销策略和周期性的产品更新提供了便利。

5.积极发展会议、节庆等各种形式的展会。充分拓展会展功能,在办好现有国际、国内重要论坛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国内经济组织、学术机构、大专院校和新闻单位的合作,积极引进和兴办档次高、影响大、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论坛、会议。加强“会、展、节、赛、演”的有机结合,按照继承传统、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办节思路,促使我市重要节庆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

(六)规划展馆布局,发挥功能区各自作用

1.重点打造国际博览城。以新城国际博览中心为核心,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场馆规模优势,定位于举办大型、综合性品牌会展,把四新地区建设成以国际性展览、展示为主导功能的综合性大型博览场所。不断加大周边地区配套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完善路网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商业网点及星级酒店等高档配套项目,积极发展电讯邮政、银行、税务、海关、商检、保险、运输、贸易咨询等配套服务,形成集展览、会议、食宿、购物、商务、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国际博览城。

2.着力改善展会展区功能。以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发挥其中心区位和会展传统优势,定位于举办与市民生活较接近的中小型轻工商贸展会,在展地区建设以展销、零售为主导功能的民生性会展场所。进一步完善国际会展中心周边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重点建设轨道交通、快速交通、智能交通、大型停车场、盲道系统、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形成各种交通方式叠加、人口快速集聚和疏散的现代交通格局。

3.积极提升光谷会展区功能。以科技会展中心为核心,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加快东湖会议中心建设,并将其定位于举办高端会议、高新技术类专业会展场所,在光谷地区建设以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为主导功能的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流场所。

上一篇:引进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办法 下一篇:鼓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