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艺术学员就业现况述评

时间:2022-10-25 06:57:33

职校艺术学员就业现况述评

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之间的矛盾近几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艺术设计教育规模有所扩张,造成了盲目办学的局面。加上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结构趋于学科化、同质化,办学层次浅,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而艺术设计专业设置要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课程设置应与艺术设计市场接轨,要以行业优势为依托,拓展校企合作,实现与企业的对接;课程教学应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实习、实训转变,建立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使其更好地就业并持续性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

一些用人单位观念陈旧,依然期望引进具有优秀专业素质和实践工作经验的人才,这使得应届毕业生很难进入人才市场。因而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下,应届毕业生应更注重综合素质,才可能向多元化方向持续地发展下去。市场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表现在: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还要具有职业忠诚、责任感、企业文化素养、良好的团队协作与职业规范等精神品质。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人单位、院校和毕业生三方面的积极合作、沟通。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缺失,不切实际,择业期望过高

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处于毕业就失业的一个尴尬局面。从当前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表现来看,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缺失,如在就业招聘时职业意识不强,定位不准,竞争力不够,处处碰壁,择业时脱离现实,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此外,一些高职毕业生还存在岗位适应能力较差、职业忠诚度不高、职业荣誉感不强、职业道德缺乏、法治观念淡薄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狠抓校园职业文化建设,建立和谐的职业环境,提升文化品位。针对社会、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整合人才培养计划,将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诚信品质、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殊性出发,将职业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使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三者协调发展。

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效率。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是大学生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是参加工作的开始。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懂知识、会技能,更要学会生存。因此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明确办学方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方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同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

作者:周智

上一篇:职高学员人文素养培训综述 下一篇:校内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