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退的成因与对策探索

时间:2022-10-25 06:00:25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退的成因与对策探索

【摘要】在黔南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初中生学习的深入,从七年级上升到九年级以后一些学生不再对英语那么感兴趣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减退,甚至有弃而远之的现象发生,英语老师也为此而感到教学越来越纳闷和吃力。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退的原因,并找出了一些持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对策,为进一步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生;英语兴趣;减退;成因;对策

在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里一些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课,或者对小学英语没有进行考核,有的边远学校里,小学英语课形同虚设,使学生升入初中后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但总的来说多数学生是对英语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许多农村学生进入八年级后英语成绩两极分化逐步严重,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日益淡薄。英语作业不完成,英语课堂上睡大觉,与老师作对等不学或厌学英语的情况相当普遍,令部分英语老师非常苦恼,节节抱怨。面对这种局面,作为英语老师该怎么做呢?笔者根据在农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我们当务之急是总结学生兴趣减退的原因,对症下药,研究让学生能够持续英语学习兴趣兴趣的对策。

一、英语学习兴趣减退的原因分析

1、学生主体的原因。

(1)学生畏难心理的产生。他们刚升入初中之初是对英语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英语词汇量和句型的逐渐增加,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要记的单词太多,词汇记忆枯燥乏味,而且忘得快,压力过大,不知不觉产生了畏难心理,兴趣渐退,能坚持积极学习英语的学生逐步递减。

(2)学生自信心理的不足。少量农村学生性格较内向、性格孤僻、封闭自我,缺乏自信心,英语课堂上害怕读错被人耻笑,不愿意开口讲英语,英语课上只看和听,英语学习成了“哑巴英语”。

(3)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农村中学地处较偏僻,交通不便利,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目的不甚明了,以为老师的苦口婆心是为了老师的业绩和奖金,根本没有学习自觉性。

2、教师主导的原因。

(1)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虽然新课改持续已久,但一些农村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多数教师的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情感及个性的培养关注不够;课堂教学大部分以“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或以“谈话法”为主,教师问,学生答;课堂交流以师生交流为主,生生之问的互动很少,教学评价单一。总体上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最初对英语的好奇和兴趣得不到有效持续。

(2)教师评价学生的影响。一些农村教师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思想严重。英语学科词汇多,句型多,考查内容细的特点常让学生感到难、烦,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而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又非常好动,能持续40分钟投入课堂是有较大难度的。因而课堂上出现一些小动作,偶尔开小差是常见的。然而一些教师不能接受这些,认为是对其师道尊严的挑衅而大加批评,一见就批,逮着就狠狠批。这种不注重批评方式的批评不仅没有使学生改正错误,反而促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迁移到老师所教的课上,继而对英语学科失去兴趣,甚至讨厌。

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对策

1、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感到英语学科的价值。

初中生年龄小,他们把英语当成通过考试的一门科目,知识面狭窄,阅历不足,还不懂得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要使学生懂得学习英语的目的,我们英语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科的价值,责无旁贷,要让学生明白: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遍运用、网络的连接,正在使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英语则是这个世界最广泛和最有用的交流思想和语言的工具。可以说英语已成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学好英语无疑是加重你在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中的砝码。生活中英语也无处不在,电器要有英文说明书;MP3、GDP、CEO等国人都耳目能详,无需翻译成汉语;“秀”、“酷”、“摩登”等词,大家都懂是怎么来的。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这一优势,紧扣教材,联系社会热点、焦点,充分展示英语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日常生活和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意识到,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和使用英语的基本技能,是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明确了学英语的目的,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推动学生去努力学习英语。

2、重视词汇教学,是持续英语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要尽量利用直观教具,自身要重视词汇的教法,让英语音、形、义结合呈现生词,因为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直观思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英语老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尽量利用已有的经验和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直观教学是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直观刺激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实义动词、方位介词和表示情感的形容词等可采用直观教学。这种方法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兴趣,而且会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的内心产生要学会这种语言的渴望而积极参与。如教授人体部分的名词时我是这样处理的。老师站在讲台前指着自己的身体说“body,it's my body.”并把body按音节用不同的两种彩色粉笔写在黑板上,body,并教学生连—续快速念三遍。很快,学生掌握了这个单词的音、形、义。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可以顺利进行Head、ear、eye、hand等人体的其他部位名词的教学。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对由于语言障碍而产生自卑感的学生手把手地教,耐心、反复地指导,鼓励他们多开口练习,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产生愉悦感,树立自信心。

总之,英语教学中,只要英语老师能充分展示英语学科的价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词汇教学得法,指导到位,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学生持续英语学习兴趣是可以形成的,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也是有希望的。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的研究 下一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