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法探析

时间:2022-10-17 05:40:02

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法探析

传统的中考复习教学,主要是学生自己看书,教师打印大量习题,迫使学生无休止地做题。结果学生疲惫不堪,对知识理不出头绪,降低了学习兴趣,费时低效。在英语教学方面,英语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更应掌握省时高效的复习教学方法。在复习教学实践中,以下几点做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疑质疑,激发主体的创新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解疑、有所创新的精神,这是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实践表明,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敢于创新。因此,我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真实生活情境引入复习课堂,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好机会。同时,我注意引导与鼓励学生讨论和质疑,主动发现,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复习Christmas Day这一课时,我准备了一棵圣诞树和一些漂亮的小礼物,一进教室,学生顿时被吸引住,马上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接着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把课文演练出来,同时放上优美的Merry Christmas歌曲,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欢唱起来,把圣诞节的气氛带进课堂。之后,再让学生互相讨论,提出难易不等的问题,有的甚至对内容有所突破。例如:How do you like Christmas?Do you want to go abroad for Christmas?等等。有的学生还说:I hope to go abroad for study.From now on I must study harder.这一节课下来,既完成了复习教学任务,又使学生不感到枯燥,并且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主体参与

中考复习反复性大,学生很容易厌倦。因此,根据绝大多数学生争强好胜的共同特点,在复习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习兴趣。尤其是在竞赛活动中,学生情绪饱满,兴奋异常,并相互感染,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竞赛活动,课堂气氛显得紧张而活跃,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复习现在完成时态时,教师给学生一个句子:他参军两年了。并告诉学生此句有多种译法,限时一分钟进行比赛,获胜者被称为“小小翻译官”。学生们积极思维,踊跃参与,结果能够用不同的时态,想出以下五种译法。

1.He joined the army two years ago.

2.He has been in the army for two years.

3.He has been a soldier since two years ago.

4.It's two years since he joined the army.

5.Two years has passed since he joined the army.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复习方法

以往的英语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重“结果”轻“过程”,以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丧失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中以“导学”代替“教学”,使学生变“他教”为“自教”。正如古人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指导学生树立整体观念。复习时必须把教材看作一个整体,认识到技能不可分割,把握内容的关系原则,即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新旧结合,步步提高。即使复习一个单词,也须具备整体观念,从其词形、读音、词义、搭配关系、语法特点等各方面,联系有关的已学内容,以达到整体巩固的目的。如复习weather一词时,启发学生说出其同音词:whether,并比较其拼写。再让学生用weather与whether造句: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don't know whether he will come.然后说出同义句:How is the weather today?Idon't know if he will come.接着让学生讨论whether与if引导宾语从句的用法与区别。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展示巩固练习:Iwonder it rains or not tomorrow.it rains,Iwon't go out.

A.if,If B.if,Whether

C.whether,If D.whether,Whether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集零为整”,使知识系统化。“集零为整”是把学生学过的分散、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复习效果。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一种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引导学生养成自己出考试题、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具体做法即学生在复习时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容易出错的题,汇编成一套试题,内容或多或少,自己保留答案。然后将试题与同学交换测验,再分组阅卷,之后把做错的习题经过分析、讨论后,清楚地整理在错题集上,以备日后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开展“三个一”活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中考复习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力求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灵活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我在复习教学中尝试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课一说”“每课一听”“每周一读”。

“每课一说”,即每堂课前一分钟进行英语演讲,形式可多样化,如值日汇报、介绍家庭、朋友、班级、教室等,或讲英语小故事,并针对所讲内容,向其他同学提一两个问题,再要求同学们课后把听到的内容整理下来,自己可适当补充。这种方法采用轮流制,使每个同学都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和指导。

“每课一听”,即每堂复习课都保证学生有听的机会。弗里斯说:“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这说明“听”与“说”是密不可分的,听得清,辨得明,才能说得对,说得准。“每课一听”通过让学生听有关课文的录音或教师的范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句子重音和停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另外,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观看原版的英文电影、英文节目等,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语言特色等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每周一读”,即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英语课外阅读。在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读”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依赖于几张阅读练习卷,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使他们提高对阅读的兴趣,适当增加阅读量。为此,我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课外限时阅读比赛,要求阅读内容形式多样,采用原汁原味的英文出版物,尽可能作为教材的延伸,阅读篇幅逐步增长,词汇量逐步增加。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带题阅读,抓住主题句,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同时,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只有对阅读活动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授有效的复习方法,通过开展“三个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上一篇: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 下一篇:重视环境创设 促进幼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