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计算能力,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

时间:2022-10-25 04:00:42

培养计算能力,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新课程对计算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对计算教学的要求进行了重新定位,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是重视了数的概念教学,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并且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一、联系生活,激发计算兴趣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不乏许多的数学问题的,教师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使之成为我们计算教学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乐土,也只有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亲切,才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他们也才会热衷其间,乐此不疲. 例如:教师结合学生购物经历,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商场购物情境:洗衣机500元、电冰箱960元、电视机800元、电风扇200元,如果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选购以上两件不同的商品,你会选择购买哪两种?怎么列式计算?算一算,应付多少元?由于购物是学生喜欢的生活现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又是主角,因此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自然而然地将精力都集中到计算学习中了.

二、培养观察,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石,并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自身学习数学的基本应用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十分必要,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的能力;但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口算练习常常被人忽略,认为无关紧要,不去认真对待. 应该说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上课之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数一数图片、数一数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 然后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减法.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感觉,更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三、训练多样,增强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伴随技能训练反复进行巩固练习,达到由掌握基础知识向学习知识技能化转变. 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既要逐渐增加口算的练习量,又要注意在训练中采取多样化.

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视算、直接说得数或直接写得数,这种训练就是对眼、脑、手、口等的技能训练. 而听算则要求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 听算就是对耳朵、头脑、嘴巴等的训练. 在口算中将视算和听算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训练记忆力,提高速度能力,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知识的状态. 我还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 例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的对比;乘法和加法的对比;除法和乘法的对比. 这样训练学生既掌握新知,又复习旧知,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识结构的形成. 让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口算技能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分散练习9加几、8加几、7加几等,最后再集中起来训练,然后再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学习,学完之后,可将加减集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8,9,17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这样通过经常反复的训练,能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四、引发思考,发现口算规律

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规律,获取知识. 例如:口算4 × 2,40 × 2,400 × 2,先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三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能否根据第一处算式找出第二、第三两个算式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 例如:讲加法27 + 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 + 5进位得来的1,所以2 + 4 + 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而且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

总之,新课程呼唤新理念新教法.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尤其是对处于起始学段的小学生,其意义更为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及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在学生计算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地、恰如其分地给予表扬鼓励,让小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学生们才可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使数学计算能力成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中的重要环节.

上一篇:作业反馈 落到“错”处 下一篇: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