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运用的再认识

时间:2022-10-24 11:42:48

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运用的再认识

【摘 要】高中地理由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对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高中地理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有的学生认为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打退堂鼓。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调动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运用该种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地思考。本文就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探析。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内涵

对于“地理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力求创设具有冲突的教学环境,形成认识和情感的不平衡态势,从而启迪学生主动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点拨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活动得以发生和发展,地理知识、经验和能力得到增长,从中领悟地理本质,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由困惑到解疑、由模糊到确定的动态平衡过程。

二、地理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学什么

(1)启发学生学习地里的核心概念和大观点,并围绕他们组织知识

在诸如物理教学和历史领域中,有关专家知识的研究表明: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他们首先寻求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力,专家的知识是围绕核心概念和“大观点”来组织的,这些概念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这常常涉及到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的思维方式,而新手的知识极少按大观点来组织,由此可看出核心概念和大观点对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当然研究专家知识组织的特点并不是要让学生都成为专家,而是为了改善学生的知识组织,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对物理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加工时,就需把握相应的核心概念和大观点,以此为基础启发学生学好他们,并围绕核心概念和大观点组织自己的知识,以形成组织良好的知识结构网络。

(2)启发学生学习和领悟地理的方法、思想和精神

有效的教学始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新学习的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影响后继内容的学习。在地里启发式教学中启发学生学地理知识固然重要,但仅仅局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过的地理知识,若今后不再直接从事地理工作,则遗忘的较快。对于学生们而言,通常是出校门后一两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学生从事什么工作,那些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地理精神、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却随时都会发挥作用,使学生受益终生。

(3)启发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方法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问题是地理之宝,方法之本,理论之源。数学学习作为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如何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如何探寻研究问题的方法对提高高中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研究问题的方法之探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参与过程。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地理知识的学习,从中学习、体验和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启发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启发学生学什么的又一内容。

三、如何启发

(1)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活动,地理家的思维活动、地理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地理知识是地理学家思维活动的结果,地理学家虽然不是地理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但是通过书本和教师为媒介来影响教学过程,了解地理学家成熟的思维过程和其间经历的一些艰辛和曲折,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大有益处的。

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从知识的发生发展中揭示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其次:要是教师的讲授体现启发性,成为启发式讲授,就需要教师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移植或呈现教材中的思维结果,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

最后:要启发学生的思维,需及时把握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尊重学习的自组织特性,尽量沿着学生的思维轨道自然、合乎情理地进行启发和诱导,以适时暴漏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

(2)重视地理思维方法的启迪和运用

1.观察实验与归纳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又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地理中的观察是人们对事物或问题的地理特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运用思维辨认其形式、结构和关系。从而发现某些规律和性质的方法。

2.类比联想与猜想

类比是根据两个地理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由此猜测另一些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式。联想是以观察为基础,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的特点,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想象的思维方法。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与比较等,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猜想属于合情推理,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具有一定直觉性的高级认识过程。地理教师有很好的机会去说明猜想在发现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脑海中铭刻下一种带根本性的重要思维方式。

四、启发式教学的优越性

(1)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心理机制上考查,学生要完成学习的任务就必须先进行感知、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启发式中的这种探索学习,正好可以克服传授式教学等人为的干扰,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看书。进行独立思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举一反三”的启发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启发式教学中的启发也是一种适度的启发,启发后即使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也不去包办学生的学习,更不提什么标准答案,未解决的问题重新交给学生,让学生再进行思考。教师对学生的思考未加过度的限制,这样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等良好的品质可以得到自由的发展,而且他们的求异思维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和灵活。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阶段,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实用并且在高考中占有一定分数比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与探索,通过教师引导下的主动构建和探索过程的体验,达到对地理问题本质的理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迁移性为宗旨,使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及其它学科的能力。

上一篇: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运用方法 下一篇:如何把握初高中化学科学习方法衔接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