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实效从聆听开始

时间:2022-10-29 02:53:51

提高教学实效从聆听开始

【摘 要】聆听是一种学习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技能。而这种途径和技能是离不开师生彼此间的互动的、民主的聆听来形成。教师的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和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本文从学生聆听欲望的激发、聆听环境的创设、聆听技能的培养等对提高教学实效的意义进行分析和实践。

【关键词】聆听;技能;习惯养成;教学实效

“三人行,必有我师。”著名大教育家孔子的这句名言,流传千年至今,始终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其深层的内涵让人孜孜不倦地进取,时刻鞭策着我们,不但要谦虚谨慎,还要善于聆听。也只有应用好聆听的能力,才能博取众人之长。聆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前,在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代教学课堂上,在鼓励学生敢说会说之前,首要之事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聆听习惯,认真听课。有位名人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提高学习效率,应从聆听开始。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引导者――教师,教会学生聆听是责无旁贷的事。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智力没问题的学生,之所以会沦为差生,无不例外地表现为精神不集中,聆听习惯差,课堂无法汲取信息,课堂犹如行云流水,过眼云烟。故此,要想解决学习效率问题,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的实践和思考。

一、有效引导,激发聆听欲望

言传身教,树立聆听表率。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教师的“聆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聆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我首先带头专心聆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允许自己在学生发言的时候,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更不允许做其他事。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聆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聆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树立了可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聆听习惯,。

二、开放课堂,创设聆听情境

1、民主课堂,舒缓气氛。民主和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平等、合作、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一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理解与宽容、尊重与信任、亲情与关爱,同时感受丰富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民主的互动,是创设聆听情境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因此, 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就会促进学生主动接受、聆听,主动参与学习,这样便可以拓宽思路,便于问题的透彻分析和解决。名师的课堂就尽显着这一份的魅力。

2、形式灵活,创造气氛。小学生的注意力毕竟是有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在沉闷的课堂中,总会有的学生做些不沾边的事情,如玩学具、随意翻动书籍、沉浸于自己的遐想中等等。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虽然有的学生看似认真,没有动作行为,但眼神呆滞,毫无思考的迹象。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又会使学生丢失学习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必须因文而异,选择恰如其分的教学形式。如学习《草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按顺序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我对他们说:“现在我们来到蒙古草原,可是草原太大了、太美了,不知从何处开始看起,你能当回导游,带我们游览欣赏一番草原美景吗?”读完后,学生想以导游的身份,带我们游草原。说的同学乐了,听的也乐了。另外,利用游戏、竞赛活动也是很好的提醒方式。一个小小的竞赛既可以激起挑战欲望,又可以引起学生的聆听注意力。

三、授人以渔,形成聆听技能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聆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必须先交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

1、教给学生听的方法。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三心”,即倾听时做到:专心、耐心、上心。在听读时,眼睛看着书本,找同学的茬;在听讲时,判断发言人的对与错,提出自己不同见解;在阅读时,手指放在文本中间位置,逐行向下移,用余光左右瞄两边的文字,带着问题去找相符的信息;在聆听时,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2、适时提醒注意。针对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中必须常常提醒注意。适时采用语言提醒或者活动提醒等。如,要提醒学生注意听别人发言时,采用语言提醒,可以说 “想想他会说些什么哦”。 “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意见吧?”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适时的提醒有助于学生知道要专心地听讲。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有意识地就某个知识点出现小错误,引导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再给予纠正。如识字教学时,有意地写慢些,把别字夸张地呈现,以求增强学生注意力和判断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增强自信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会对学生素质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学会聆听,既可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本领,学会尊重别人、学会真诚处事、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又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积极面对问题,并有了改进的目标。我深信,只要让学生学会聆听,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以后的课堂教学将一定更具有实效、更趋完美。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深刻,这样我们的新课改就更具现实意义。

上一篇:浅谈提高职高英语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