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新反思

时间:2022-10-24 11:21:12

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新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所以在校期间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初中计算机的兴趣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及合作学习四方面展开阐述。

初中 计算机教学 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这样一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与基础教育息息相关。现在整个世界都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计算机作为新的现代化标志,谁不重视它的普及教育,谁就会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一个国家,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决定因素是其国民素质,尤其是对新兴生产工具的使用能力。党提出“科教兴国”的政策,教育部门也一再地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为了做好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对已经计算机教学做了如下反思。

一、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学生特别喜爱玩游戏,而这恰恰就是学生最在的兴趣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含有不少适合学生练习的游戏。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耳目睹,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利用“纸牌”、“扫雷”游戏和“金山打字通”进行练习,充分动手实践。为此,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避免这些学生在惟利是图者的诱导下变成电子游戏的牺牲品。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加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的重任。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重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操作系统知识、打字基本功的操作、画图工具箱的应用、图块的操作等,都是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计算机学科应当担起这个重任。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的情感目标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给学生以探索、创新、合作、成功等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情感交流,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主要归纳以下几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发现探索法、自主探究法、模仿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对实际教学情况的分析,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具有丰富性和新颖性,与引同时,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创新教学理念,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做到以学生为本。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从而感染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四、加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比如,教师可让每个小组找到了自己要的数据后就要进行分析,然后用WORD来完成一份调查报告。①明确活动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工;谁进行数据的分析、提出观点;谁能制作统计图;谁下载文字图片等资料。并提出合作要求:一起制作报告,研究文字的通顺、观点的合理、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加工处理:对所做好的报告进行视觉上的美化和加工。②小组合作完成报告。③教师巡视,以现问题,及时进行交流。这一部分是整节课的主体部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最终完成研究报告。学生完成报告的过程中实现了三种关系的交流和处理:①团结合作关系: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协作,完成一个研究报告也是如此,这个不仅仅需要四个人各自任务的累加,更需要量之间相互的配合与协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人际关系:小组成员中肯定会有分歧,怎样才能够将成员之间的分歧转化到一个相同的研究方向上来,这就需要学生去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不管是接受了别人的想法还是通过努力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这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个性和共同性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教学法中需要进行个性的尊重和发扬,在一个相同的学习任务中,不同的任务也适当地体现了学生个性的不同,最终还是为了成员之间的共性(共同观点)服务的。这样学生在完成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计算机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老师面临着更严重的挑战,所以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结合计算机的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扩展知识面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也才能为新课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完成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飞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计算机老师的职责。为此我将在计算机教学道路上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王洪星.新课改下初中计算机教学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2011,(08).

\[2\]佟鹏.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

\[3\]韩妍.浅谈计算机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06).

上一篇:创业导向、关系嵌入与客户知识获取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易逝性电子产品产销策略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