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的“戏仿”研究

时间:2022-10-24 11:19:20

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的“戏仿”研究

[摘要]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入手,对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的“戏仿”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中的“戏仿”现象蕴藏着一股强大的艺术张力和艺术生命力。本论文的研究旨在帮助文学研究人员更好地把握美国文学发展趋势,尤其是对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使研究人员和读者对美国后现代文学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文学 田园语言 戏仿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57-01

当今后现代世界中,随着文学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叙事手法上,其中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戏仿”手法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者的眼球。事实上,关注文学的人对于“戏仿”(Parody)这种叙事手法并不算陌生。“戏仿”又名“滑稽模仿”或者“戏拟”,它作为一种文学修辞较为常用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作家使用。在他们的作品中,通过“戏仿”,对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场景、人物形象、台词等进行仿拟,试图营造“熟悉的陌生”气氛,达到滑稽、戏谑的审美效果,而在文学作品中尤其以语言中的“戏仿”为主。笔者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出现在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的“戏仿”手法。

一、“戏仿”的形式与特征

“戏仿”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诗学》里,文艺复兴时期,不少人认为“戏仿”只不过是一种低劣的文学形式。进入20世纪,巴赫金认为,从文本层面上看,“戏仿”是一种双层文本的对话;在文化层面上,“戏仿”是民间诙谐文化的形式之一,是一种诙谐看待世界的方式。结构主义者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的基础上,强调了“戏仿”的对话性,并将之发展为互文性。詹姆逊认为戏仿成为毫无个性的拼贴,是后现代的标志之一。

本文所讨论的“戏仿”是一种常见的文学现象,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段,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代文学中,“戏仿”这种艺术手段虽然相比其他艺术手段算是刚刚崭露头角,不过其发展模式相对稳定,并能够形象地反映出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以及审美心理。就其形式而言,“戏仿”通过引用或参照其他文本内容的方式,把当代比较流行的大众文化或者普遍的社会现象用戏谑的、讽刺的、滑稽的方式结合到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随“戏仿”这种文学创作手段而来的就是“互文性”文本的产生。读者和观众能够从一个情节、一个场景、一个人物甚至一个小小的道具而联想到曾经所看过的作品,但同时也可以解读出在全新的艺术创作下与原作品本大不相同的深刻含义。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戏仿”形式的多样性;二是“戏仿”来源的多元化。在一个信息发达时代,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量都在无形增加,“戏仿”的来源无疑也扩大了很多。

二、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意识形态

爱默生的《论自然》(1836)滋生了美国心中的“田园意识形态”。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小说受到田园意识的持续影响。在文学作品写作中,田园书写风格极具顺应力,在与意识形态的共鸣中,既能呼应也能够与之抵抗。尽管“自然写作”力争能够表现出“自然”的纯洁、神秘、和谐与统一,努力引发读者对“自然”力量的虔诚和敬畏之情,使人们能够持续地沉浸于虚幻的田园般的极乐世界之中,沉湎在田园式的怀旧情怀中,巩固生态批评话语中的“道德高地”,但同时,美国后现代主义田园小说却通过怪诞离奇的手法,表现出“后现代”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的不确定性。

三、田园语言中的“戏仿”

虽然“戏仿”这种文学手段在文学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一种叙事上的雕虫小技,登不了大雅之堂,原因在于它不是那种宏大的描述,作者一旦将叙事的特点定为滑稽可笑或者歪模斜仿的,那么就等于将他自己的作品从严肃的、规范的文学作品范畴中脱离出来。其实,在美国后现代文学中的“戏仿”是在深刻体会到了禁忌和墨守成规对真相的掩盖之后,作家们洞悉出有悖谬的存在,于是就模仿源文本并创造出新文本,利用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喜剧化阐释经典桥段、历史话语等文学内容。在“戏仿”中,作者通常会采用不可靠的叙事角度,和所刻画的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洞察荒诞可笑之处,最终取得反讽嘲笑的效果。从整体上来看,美国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的“戏仿”的独到之处是把“戏仿”视为艺术品本身,使其增强了文本的审美愉悦感,使作品能够隽永长存。

四、结论

从文学发展角度来看,“戏仿”体现了后现代文学作家成规的制约和世界悖谬的技术自觉,拓展了创作空间,也使读者获得了全新的审美愉悦感。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田园式语言中的“戏仿”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新鲜气息,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戏仿”这种艺术形式在文学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明.仿真的年代[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上一篇:试析食品安全管理的两个主要因素 下一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