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24 07:36:49

研究型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研究型学习是近年来教育教学中大力推崇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雷治军(1960-),男,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教授;王燕玲(1976-),女,山西晋城人,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讲师。(河南?洛阳?471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洛阳师范学院教改基金(项目编号:2011-31)、河南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6-JKGHAG-264)

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29-02

一、传统教学与研究型学习

传统教学过于重视结论性知识的获得,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在这种传统理念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和结论组织教学或讨论,提问或讨论的问题一般都有确定的、标准的答案。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领会记忆;教师重在帮助他们理解、巩固和熟练运用知识,教学成为知识的搬运,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被塞进一个个的结论。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是“被动灌输”,缺乏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所谓研究型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从1999年以来,研究型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和实践模式。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如何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培养的战略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高等教育的各专业学科普遍向着多方向、交叉性、综合性方向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是我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课题,对于实现高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使高等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型学习流程

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和谐统一的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通常包括三个阶段: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学习,学会运用各种手段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学习如何选择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课题,即学会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提高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独立、科学地思考问题,并能通过课题研究成功地得出结论。

其主要特点是:以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探索和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能力。因此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1.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本着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的原则,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这样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了解他的以前经历、现在的思考、以后想从事的行业,从而采用与本门课程和学生感兴趣的行业相关的问题。)

2.探索研讨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课程信息资源库,运用相关链接、E-mail、BBS课程论坛、ICQ实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课程信息资源库,也可以要求学生检索相应的专题网站,从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得到自己的结论。)

3.总结提高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应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在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

研究型学习突破了原有课程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价值。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应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坚持全程化、综合性、弹性化的评价。在评价对象和指标上着重评价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对学生的评价应重在评价学生参与科研的程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搜集与积累资料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作品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评价结论上应重视定性描述与定量统计的结合。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类型不同,我们采用和发展了各种适合的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

三、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传统教学现状

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大部分高校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系统的学习相结合,同时增加一些上机实践操作巩固和熟悉课堂上所讲的一些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按自己的思维习惯传授知识,教师把学生当听众,学生把知识存储当成学习目标,而忽视了更富有教育意义的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培养,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内容仍然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课堂教学显得空洞、呆板,缺乏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且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

2.“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从案例出发,以案例为主线,围绕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组织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出程序设计中相关概念及相应的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它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后流传于欧美和其他国家,应用于管理学科教育。在著名的MBA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一个独特而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加以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的学习精神和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上一篇: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涉海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