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探讨

时间:2022-06-13 05:36:44

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探讨

摘要:以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题。在阐述了高等院校“类”与“型”的划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勤奋学习,在工学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工科类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探讨了为达到工科研究生培养目标而需要建立包含奖惩制度的激励式学习的必要性。

关键词:工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94-02

工业是我国第一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工科”学科涉及最多的产业。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一代应用型工人才的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研究生教育注重素质教育是必然之路,与其他素质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更注重受教育者的科研素质的培养;不同学科门类、不同类型的大学,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具有不同特性。

一、大学的类型划分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步发展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多样化将逐步成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社会和教育自身双重选择的结果。高等学校分类是以高校的一些属性或特征为依据的,分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定的规则,促进高等教育职能的分化和高等学校系统化,使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校展开公平竞争,引导高校分类办学,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高校分类由于不可能穷尽高等学校的所有特点和属性,因此只能是根据一些主要属性来进行。

研究国内大学的发展与类型划分,1996年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建议将我国校分为研究型大学、省部级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类。1997年辽宁省教育研究院(邓晓春)建议,将我国高校分为科研教学型、本科教学型和专科教学型大学三种类型[1]。2000年教育部院校设置处(戴井冈)根据大学学科设置的特征、学生培养层次、教师水平和学校科研活动开展情况,将高校分为研究型特点的大学、教学型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学校三种类型[2]。2001年清华大学(何晋秋)提出,我国高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或学院、社区学院或二年制大学四种类型[3]。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按大学的科研规模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种类型[4]。2004年兰州大学(甘晖)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四种类型[5]。2005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马陆亭)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本科教学型学院、专科教学型学院四种类型[6]。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将我国高等学院分为博士/研究型大学、硕士型大学、学士型学院、高职高专学校四种类型[7]。这些划分各有特点;教育界基本认同现代大学是分层次的,相对一致的看法是,依据大学科研程度和研究生的拥有量等,把高校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职业型。分类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是武书连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种类型,其实质是按大学科研程度的不同把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了更细划分。因此,如果除去专科学校,则本科及以上层次并冠名以“大学”的主要是三种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

二、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目标

传统的工科是应用“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新型工科是指为适应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在有关理科基础学科上发展起来的学科。通常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至工业、农业各个生产部门所形成的诸多工程学科称为工科或工学。

一些专家提出了中国大学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的分类标准[4]。“类”反映大学的学科门类,按教育部对学科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数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学类、文科类、文理类、理学类、理科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划分涉及的大学科研规模,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每个大学的划分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一般“类”在前“型”在后。例如:综合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学型大学,工科(学)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等。

工学硕士主要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在工学方面;工学研究生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结合工程问题的科学研究课题开展,需要结合毕业后学生工作的要求进行。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勤奋学习,在工学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工科类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基本素质的核心应该是创新,即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并体现在积极主动、学习研究与团队合作精神之中。

三、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特点

我国整体上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发达的阶段,工科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需求量是各类中最大的。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其教学要以对于国家的建设起到大的作用为目标[8]。

研究生教育学生是主体;“研究”是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的区别所在,其整个培养过程是研究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过程。应该说,研究生自身已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已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身心趋于成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较强,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和敏锐度较好,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较强,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猎取知识、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研究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更多地起场外教练的指导作用。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地是遵循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提供学习建议、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引导和指导,并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研发现和体会,授之以渔,将学生带到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

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9]:一是技术层面,培养学生发掘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二是理论层面,培养学生理论思辨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融入到研究工作之中;三是思想层面,培养出独立思考、精神至上和具有普世情怀的学生。最终培养出健康、快乐、积极向上、有尊严地生活与工作的研究生。

四、建立研究生激励式学习的必要性

在培养过程中,不少研究生一方面不能适应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转换;另一方面,迫于就业压力与寻找更好的工作职位,比较多的研究生把找到好的工作作为第一目标;在科研方面,研究精力投入不足,不注重于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素质培养和科研论文的撰写,学术上表现出兴趣不浓等。一些研究生对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研究生学习意志不够坚定,学习的枯燥乏味与外界、网络等的诱惑产生反差,使得注意力非常集中地进行学习难度大。因此,建立包含奖惩制度的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考核奖惩”再反馈到教与学的激励式学习方式是非常需要的;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分工与职责,使得学生、教师等各方面紧密相连,做好各自的工作,形成合力。在激励式学习中,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是期望的目标;周期性地进行“教学考核奖惩”,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要注意到,激励式学习需要各个环节有大的投入,才能使得闭环控制行之有效。

五、结语

当代研究生的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每个人都非常聪明和有个性,但高等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没有出现大幅度地提高。考虑目前情况,严格执行激励式学习的闭环控制标准可能导致教与学之间矛盾的激化,故需根据各学校研究生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看到不少具有1至2年工作经历的研究生,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有自己的学习想法、懂得学什么与如何学;研究生学习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硕士毕业后也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大学生工作1至2年,在接受工作的锻炼、确立了牢固的世界观后,再进入研究生学习,学习效果比较好;尤其是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应用型硕士的培养,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综合地,考虑研究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自身的主动学习做起是有效的策略,可以使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晓春.关于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结构布局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3):15-23.

[2]戴井冈,贺绍禹,邱国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0,(3):20-25.

[3]何晋秋,方惠坚,柏杰,薛澜,苏竣.对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1,(19):15-17.

[4]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51-56.

[5]甘晖,王建廷,金则新,张兴福.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8.

[6]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101-107.

[7]戚业国,杜瑛.试探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思路及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2005,(23):61-64.

[8]黄晓明.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1):52-55.

[9]王志耕.研究生培养的三个层面[J].高教探索,2012,(3):5-10.

上一篇: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