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建材市场春风拂面

时间:2022-10-24 03:26:08

装饰建材市场春风拂面

目前,住宅已成为五大消费热点(住宅、汽车、旅游、教育、信息资讯服务等)中的第一增长点,住、行消费是目前以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居民的消费热点。有关专家认为,未来3年,我国装饰建材市场空间巨大。分析显示,从消费结构看:住房相关商品是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方向。从市场空间看:我国居民住房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根据我国住宅发展规划,在今后10年内,我国每年至少要竣工住宅建筑面积2亿平方米。今年,我国在装饰建材方面的需求有望突破6500亿元。

诱人的市场带来利润空间

根据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提供的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总产值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全国家装行业总产值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建筑装饰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建筑材料的消费。未来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装饰建材工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到2010年,装饰建材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2126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推动装饰建材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等。其中,每年竣工十几亿平方米的建筑房屋,将为建材和装饰材料提供巨大市场。

参考国际经验,我国居民住房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根据我国住宅发展规划,在今后10年内,我国每年至少要竣工住宅建筑面积2亿平方米。如果再加上原住房不成套或套型不合理的要素,未来几年住房市场及装饰建材市场还会继续繁荣。

正是这个诱人的巨大市场,海外装饰建材巨鳄一直加紧在中国版图上的布点扩张。2004年12月18日,也就是中国零售业取消了诸多对外资限制后的第8天,欧倍德这家全球排名第四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已在上海闸北区开出了当地市场的第四家门店,这也是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第11家店,预计2005年将扩展到20家。

毫无疑问,这些海外大鳄,在经营、资金、服务等许多方面,比我国建材经营企业有着明显优势。他们在中国的市场战略很明确:分割和逐步领导中国建材市场。此时,除了欧倍德、百安居,还有更多的国外建材商也在寻求机会切入中国市场,如美国建材商homedepot等。

在采访中,家福特建材超市总裁王月说,在中国的第一个建材超市开业于1996年12月6日,过去的八年,应该说是建材零售业态在中国的起步阶段,是步履维艰的创业阶段,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的阶段;八年的时间,不仅仅中国人自己开出了几十家建材超市,就连晚些时候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也好像摸到了在中国发展的门路,所以,进入新的一年,这个越来越被国人接收的新型商业形式会在国内的很多城市点燃开业的礼炮。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几大建材超市公司要在全国各地开出共计40余家万米以上的新店。2005年,建材超市发展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一是很多新店会开到二线甚至是三线城市去,二是超市里的商品价格会越来越低,三是超市的服务链更加完善,更让消费者放心。

由此看来,随着国际建材超市进来后,会以其多种优势与摊位制市场抢占市场空间,并对之产生巨大冲击。因而,2005年中国大中型城市也必将迎来仓储式建材超市发展的热辣浪潮。

把握价格涨落适时出手

由于受国际期货市场以及国内厂家销售计划的影响,建材市场都会有一定幅度的波动,行内称之为“转角市”。但一般来说随着市场的自动调节,这种价格和供求不平衡的状况会很快恢复正常。

但今年和以往不同,价格波动还有另外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很多的高标准原材料都依靠进口,而受到国外反倾销政策的影响,中国零售商品的出口被国外产品联合冲击,数十个国内知名企业被列入国外反倾销名单,同时许多国外进口商纷纷提高原料价格,国内的建材生产商鉴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迫不得已提高建材的出厂价格。另一个影响因素就在于近期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石油价格飙升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运输成本上涨。由于建材不同于其他产品,从原材料的采集到最后成品往往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进行,因此,运输成本的提高更加助长了建材价格的上涨。

业内人士说,建筑用三大原材料的大幅度涨价,连锁带动了装饰装修行业用料价格的上涨。近期,装饰装修用材料的价格上涨已超过了10%。据调查水泥涨幅最大,涨幅超过50%;板材类、五金类建材涨幅也排在装修用材料涨幅前列;油漆、电线、线条等也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而大多数装饰建材如墙砖、地砖、门、橱柜、洁具等价格还算平稳。

正在进行装修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木材原料价格的上涨,家庭装修中5万元与木材有关的费用,一下子涨到了5.6万元,超过了原来价格的10%。进行过家庭装修的人都知道,在装修中,木材是用量最大的一项,几乎占到整个家庭装修费用的1/3,甚至接近1/2的费用。建筑市场木材的涨价,连锁带动了家庭装修用木材价格的上涨,对于家庭来说,显然多了一笔不小的支出。

家庭装修中的五金件,也是开支的大头。由于钢材价格的上涨,家庭装修中锁具、合页、金属把手、水龙头、晾衣服用的金属撑杆也随之涨价。家庭装修中必不可少的玻璃,也加入到了本次的涨价行列。

面对建材如此涨势,不少已经拿到房子或交房在即的家庭究竟该如何应对呢?一家建材大卖场负责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尽管建材供应商在源头上提高了批发价格,但是大卖场为了不引起消费者的恐慌,从降低自身利润做起,暂时还没有提高场内建材价格的计划,基本保持原价销售。

但是专家分析,建材大卖场这一个平价安全港最多也只能维持3个月。因为大卖场此举是为了维护企业形象,但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因为建材的生产周期大约为3个月左右,所以等到原来周期内进的货卖完,大卖场很可能也会跟进涨价20%~30%左右。也就是说正在装修或者即将装修的家庭,应当好好把握这“最后的机会”,应当适时出手。

机制亟需转变认证须先行

日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认监委)公告称,从2005年8月1日起,溶剂型木器涂料、瓷质砖、混凝土防冻剂等三类居室装饰装修建材产品如果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这是十类居室建材中第一批被确定纳入国家强制性3c认证的产品名录。

近日,家和家美家居市场总经理田耘认为,2005年建材市场的发展特点是:需求不会减少,今年房地产包括危改工程,竣工率高、入住率高,对家具、家装、建材的需求量,今年不低于2004年,还将有所增长。今年又将是洋家居快速发展的一年。洋家居和本土家居的竞争,洋家居之间的竞争,本土家居之间的竞争,这种混合打的局面,在新的一年内将凸显激烈,由此会进一步拉动装饰建材市场的利润增量。

据统计,在建材市场执行的“摊位制”大约占国内市场流通形式的90%以上。而摊位制市场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经营与管理相分离,没有强有力的质量与服务的监督制约机制,由此带来的也远不仅指商品质量那么简单,价格欺骗、劣质服务等方面的痼疾也极为严重。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中国装饰建材市场供应链很长,在产品到消费者手里之前,有生产商、批发商、商和经销商等的层层盘剥。进过建材市场的人都知道,在摊位制市场里买东西可以“砍价”,实际上有多少人把“砍价”视作乐趣呢?反过来,“砍价”只能增加消费者对商品、对经营者的不信任感。对这种混乱的“摊位制”的批发市场,无疑是今年的整顿重点,但事实上,面对需求急增的市场而言,选择“摊位制”实属无奈。

商业专家指出,与本土传统建材市场相比,外资企业带来的是一种更加符合商业发展潮流与趋势的经营理念和模式。这不仅给中国内地建材零售行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地引导、培育、改变着大批本土顾客的消费习惯,并由此在竞争中形成了对手一时难以赶超的比较优势。比如,从以“物流分销、货取源头、仓店合一”为特征的仓储式经营,到严格规范的供应商和品质管理;从产品的全球化批量采购,到自有品牌商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从轻松的一站式购物,到专业的设计装潢配套服务,从而在发展空间上将继续保持惯性扩张。

上一篇:会展业:走进商业生态圈 下一篇:出口关税折射中国贸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