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时间:2022-10-24 01:56:4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摘 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获得了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到得以广泛传播,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行动指南经历了一个过程,其传播主体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传播的多元主体以及影响因素,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初步传播;传播主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011-02)

“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从不了解到逐渐了解,有一个认识的过程。”[1]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时期则是1919年前后。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多元传播主体

1.最初的传播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是作为欧洲社会主义学说的一个派别被介绍到中国来的。

中国报刊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99年2月,上海光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发表的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笔述的《大同书》。中国人最早使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名词是在20世纪的开端。1901年1月,中国留日学生主办的《译书汇编》杂志登载了日本有贺长雄著述的《近世政治史》的译文。这是中国报刊上第一次谈到社会主义和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的历史并把马克思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2.资产阶级改良派

1901年以后,《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办的报刊上陆续刊载了一些涉及马克思和社会主义的文章。1902年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出版物不仅评述介绍欧洲社会主义学说,而且翻译数量众多的国外论述社会主义的专著。1903年2月,上海《新世界学报》刊登了《近世社会主义评论》的译文,文章以较多篇幅介绍了欧洲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译文中第一次使用了“共产主义”一词。

资产阶级改良派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是在“■新知”的旗号下进行的。为逼迫清朝政府接受他们的主张,资产阶级改良派罗列了一些欧洲社会主义改革的事实,因而涉及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的事迹。社会主义只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向读者介绍的西方各种政治学派的一种。他们并不认为社会主义是可以实现的,对社会主义学说所作的介绍也还是零碎的、片段的,有很多地方按照他们的政治主张加以歪曲和篡改。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看来,中国应该实行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他们鼓吹的一系列改良主张。

3.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最先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君武。他在1903年2月发表于《译书汇编》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中介绍社会主义学说,提到了马克思及其学说并附录马恩著作目录。这不仅是近代中国第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书目,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的文字记载中所见到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书单。从1905年起,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陆续刊登了一系列介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文章,这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又前进了一步。

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情、赞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历史作用。不可否认,他们是抱着预防资本主义流弊的主观愿望来介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虽然其所宣传的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但与改良派不同,他们尖锐地揭露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以为由此便可使中国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避免重蹈西方的覆辙;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学说,与社会主义理论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因而对社会主义表示深切的同情;他们驳斥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对社会主义的污蔑,相信中国能实行他们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并为此与改良派就中国能否实行社会主义展开辩论。资产阶级革命派批驳了改良派的谬论,但是他们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清楚。在他们发表的文章中,他们对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概念混淆不清,甚至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纳入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散布一些错误观点来曲解社会主义。

4.无政府主义者

1907年以后,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和刊物也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他们介绍马克思的学说是为了证明无政府主义的正确性。1907年8月由张继、刘师培成立的“社会主义讲习会”宗旨明确,即“以无政府主义为目的”。这种态度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接受和正确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他们宣传和传播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

5.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

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他们倾向‘俄式’的社会主义革命,抛弃‘法国式’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主张根本改造中国;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2]。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更具针对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译介和传播,“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为主,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很受重视。译文为通俗而流畅的白话文,这有利于宣传和传播”[3];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广度和深度上也进一步发展了,“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已从科学社会主义扩展到哲学层面和政治经济学层面”[3],“对于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正从鲜明的目的论和实践性旨归,丰富和升华为思想和理论上的主张和信仰。”[3]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传播的影响因素

前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其特有的局限性。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传播者还没有能够确切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这一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受两种因素影响:

1.国际因素

从国际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初期,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具有复杂性。

上一篇:再谈人民群众观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