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个性化护理对膀胱全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10-24 01:42:00

早期个性化护理对膀胱全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对膀胱全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全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膀胱全切; 生活质量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临床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1]。对于较大的、多发的、或反复发作的肿瘤,应进行膀胱全切术[2]。膀胱全切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尿流改道,目前较为常用的尿路改道访视包括回肠膀胱术、可控性正位回结肠膀胱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等,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患者都有承受来自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压力[3-4]。本文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膀胱全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就早期个性化护理对膀胱全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全切患者,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4~58岁,平均(41.54±6.60)岁。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进行膀胱全切并回肠膀胱术。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本研究要求患者未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膀胱为原发病灶,未发现转移;患者神经精神正常,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可以理解本研究所涉及的健康教育内容并具有独立完成本研究所涉及调查问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瘤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术前及术中进行评估,应了解患者具体病情、人格特征、家庭情况及患者手术进行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评估成果,制定相应的早期个性化护理策略。个性化护理策略包括认知干预、康复训练、饮食指导和造瘘口护理四部分。(1)在认知干预方面,根据患者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用恰当的方法向患者介绍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手段的原理及效果,尿流改道的相关信息及治疗中各种管道的护理知识。一般此项内容开始于患者手术时间确定日,贯穿于患者整个围手术期。(2)早期康复训练内容开始于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血压平稳后,患者可呈半卧位,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帮助下进行被动运动,在患者不能自主运动前,主要进行如下几种运动:腹式呼吸运动4次/h,腹部按摩1次/n,3 min/次。更换,1次/2 h。在患者有一定运动能力后,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自主运动。(3)饮食指导始于患者通气及胃管拔除后,应从米汤等食物开始,少食多餐,逐渐过度到普食。在患者术后,应向患者介绍出院后的饮食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健康饮食概念。(4)在造瘘口护理方面,应告知患者为何造瘘口附近会出现水肿和破溃,及如何有效预防。应教会患者和家属如何更换尿袋及如何监测造瘘口周围情况。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本文研究指标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比较,主要包括患者首次通气时间和卧床时间,此部分资料来源于患者的临床病历。本研究第二部分是对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使用《住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价量表》和笔者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表》进行,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本研究第三部分是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时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使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病人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水平、健康饮食及社会功能四个部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比较两组患者如上指标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首次通气时间和卧床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自护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水平、健康饮食及社会功能四个生活质量评价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思维的发展,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生理医学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临床治疗中,不仅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还要关注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其日后的社会功能[5]。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概念,既包括机体功能,也包括患者心理和社会功能。癌症是一项十分强烈的应激源,患者的生活往往因为癌症的出现而发生极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6-8]。具体到膀胱癌,虽然其手术效果相比于其他癌症较好,但尿流改道仍旧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是来源于尿流改道本身,患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造瘘口尿袋,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社会层面,患者会感到自己携带尿袋是一种十分糟糕的情况,怀疑周围人会因此而对其产生一些看法,此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甚至造成患者发生精神疾病[9]。此外还需注意的是,由于术后各种导管的使用及切口的疼痛,患者术后不愿进行康复训练,且由于术中对于组织血管结扎后,肠蠕动受到抑制,患者的肠道功能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恢复[10-11]。所以,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肠道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首次通气时间和卧床时间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早期个性化护理对于膀胱全切患者有积极作用,其可以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冰心,王天平.浅表性膀胱肿瘤90例手术方式对比[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53-1155.

[2]彭志军,马德疆,杨金涛,等.膀胱全切正位回肠新膀胱术38例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71-172.

[3]陈明坤.高危浅表性膀胱癌外科治疗策略选择[D].中山大学,2010:1-2.

[4]朱缨,杨京丽.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1):23-24.

[5]吉利春.心理护理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37-139.

[6]雷素扬,郭领.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9-11.

[7]叶雄,陈刚,林文梁,等.96例Nuss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28(11):644-646.

[8]孟江平.综合护理模式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37-38.

[9]尹淑玲,刘岩,施慧,等.护理干预对经尿道电切联合围手术期膀胱热灌注治疗老年膀胱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44-45.

[10]李艳,聂远,潘晓辉,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4-276.

[11]田甜,管旌旌,陈凤春.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腹壁造口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125.

[12]田霞.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1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61-62.

(收稿日期:2013-09-03) (本文编辑:蔡元元)

上一篇:浅谈水稻种植施肥技术 下一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