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造材在生产中的意义

时间:2022-06-06 01:53:26

合理造材在生产中的意义

【摘 要】当前在很多的林业企业之中存在着木材制造的浪费和不合理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木材制造和管理的工作,针对木材制造的相关技术规范等,系统说明了如何进行木材的合理制造,希望能够给行业的木材制造提供帮助,也同时希望帮助企业在经济效益上有所改善,以期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原条;合理造材;方法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也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所需要的木材量也是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的林业资源十分有限,因此林业危机时有出现,林业资源的危机对于林业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笔者结合多年的木材制造和管理的工作,针对木材制造的相关技术规范等,系统说明了如何进行木材的合理制造,希望能够给行业的木材制造提供帮助,也同时希望帮助企业在经济效益上有所改善,以期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1.合理造材的概念

量材设计是林业企业进行木材加工和生产的第一个工作步骤,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将原条进行横截加工之后得到所需的原木产品。原木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木材的设计质量高与低。通过对木材的形态了解以及看、敲、探、算、量、划工作方法,对木材的生理缺陷以及整体有所掌控。合理造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将企业在木材加工和制造中的经济效益予以提高,而主要根据就是通过对木材的形态把控和缺陷规律的了解。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要完成企业的销售任务以及国家的计划任务之后,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最合适的造材方案,最大可能性的将木材利用率最大化,因此必须要从严从细下手,最终实现企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最优化。

2.合理造材的意义

为了实现木材的物尽其用,最合理的利用木材,必须要将合理造材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予以关注,实现木材价值的最大化。林业企业在进行木材的砍伐过程之中,科学造材和合理造材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工作。在采伐木材之前必须要首先制定好合理造材方案,合理造材必须要经过严密的数学计算才能够使得原条出材率最大化,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和保护林业资源。

企业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对木材的要求,必须要重视合理造材。根据科学、合理的造材方式,可以根据原条的质量高低与缺陷异同有针对性的制造更加合适的木材,而不同等级质量的木材可以在销售过程中满足不同用户对木材的需求,最终可以保证木材制造之后的销售和创收保质保量完成。

实现企业潜力最大化的显现,就一定要做好合理造材工作,合理造材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贯彻实施木材标准法、森林法以及计量法,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都是保证木材商品流通的重要力量.木材造材技术的合理、有效利用,对于帮助企业分辨出各类木材属性及特质有很大用处,也可以保护森林资源的肆意砍伐。木材产品的售价以及木材产品的质量也都与合理造材工作直接相关。因此,合理造材工作是提高林业企业的重点,因此一定要对合理造材予以重视。

3.合理造材的方法

3.1合理造材的原则

3.1.1首先制造胶合板用原木以及特级原木,其次制造加工用原木

林业企业在进行木材生产的时候,必须要在考虑到木材缺陷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质量。而在木材制造中要根据企业计划来执行,首先制造胶合板用原木以及特级原木,其次制造加工用原木。

3.1.2增径级的原则

木材根据其径级的不同,木材在其价格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比木材材质所造成的差异更加明显,因此企业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考虑增加木材径级从而有效提高木材产品的价格。

3.1.3提高木材等级的原则

原条在经过打枝后,可以有效发现原条上存在的缺陷。在所有缺陷都呈现出来之后,就可以根据每个原木缺陷程度以及位置的差异,根据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进行原条的加工处理,尽可能将缺陷集中在同一根原木之上,避免好材质的木材因为缺陷的存在而使得价值有所降低,从而最大限度将企业效益予以提高。

3.2合理造材的技术要点

木材由于生长条件和环境的区别,往往木材由于各自内因和外因的影响造成其形态的差别。最终使得木材的树干部分往往都是通直,并且其尖削程度也较小,分节少,材质好,但是往往很难保证树干部分都能够同时满足以上所有要求,大多数木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为了有效的利用木材,必须要对应于优质的木材一定要尽可能充分的利用,有限选择制造一些等级比较高的木材,而对于不太优质的木材则应当物尽其用,在对其缺陷进行考虑的基础之上予以利用。

4.结语

为了保证林业公司的发展能够健康,合理、可持续,必须要最大限度挖掘其潜力,强化企业对于木材检验以及对合理造材的重视程度,逐渐认识到合理造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综合考虑木材缺陷对材质的影响,合理制定企业木材价格、木材标准,原木材积等要素。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6-238.

[2]魏正学.抓好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工厂管理,1998,(01):16.

[3]卢波加何做好企业生产现场管理[J].中国牧业通讯,2008,(23):51.

[4]范兆馨,孙荣华.浅谈技术型企业的现场管理[J].金山企业管理,2008,(01):40-42.

上一篇:弹性髓内针在治疗成人肱骨干中段骨折中的手术... 下一篇:观察+想象=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