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2022-10-24 12:15:26

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求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力和发展智力,养成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导向上多动脑子,在教法上认真探索,不断更新唤起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语文; 激发; 兴趣; 途径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这说明兴趣在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也可以激发其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的热情,达到点而能通、启而能发、触类旁通的最佳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唤醒,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去涉猎课内外更广博的知识,享用终身。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必须要热爱、关心学生,用赏识、平和、尊重、包容、关爱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建立深厚,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此,课堂上,教师要态度和蔼可亲,要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不仅爱学习优秀的学生,也要关心学习差的学生,不用讽刺挖苦的方法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以鼓励、诱导为主,给每一个学生以均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二、创造情景,激发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置身于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景之中,就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掌握语文知识。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请五个同学分别扮演两个骗子、老大臣、官员和皇帝,让他们走进19世纪的丹麦宫廷,再现课本内容,亲自体会课文里人物的心理。把老大臣、官员和皇帝自欺欺人的丑陋嘴脸就“暴露”在课堂上了。中学语文教学,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组织学生讨论,很少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用课本剧教学《皇帝的新装》,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的高低,与教学的刺激强度有关,强刺激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弱刺激的控制效应比较差,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东西,能够给学生以强刺激,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表演《皇帝的新装》,能够给学生比较强的刺激,有助于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又如我在讲授《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之前,先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叙述顺序设计一个板书,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去完成老师交给他们的任务。在上课的时候再给他们适当的评价,给他们多些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同理,在上课过程中也一样,给学生问题的同时,要对他们的思考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并且以鼓励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他们积极提问的习惯,通过这样的锻炼,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学会探究,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引起思考,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语言有趣,激发兴趣

古语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教师的语言是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最主要工具,创造课堂教学的语言美,是引起学生思想共鸣,情感共振的重要条件之一。上课时,教师应以生动流畅而又妙趣横生的语言制造教学氛围,通过眼神,手势和面部表情的变换来引导学生,并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意境把学生带入文章的境界。教师的语言除最基本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宏亮外,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还要求表述科学、准确、鲜明生动,乃至于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动作去吸引和感染学生。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时,对范进、胡屠户、奥楚蔑洛夫、菲利浦夫妇的言行进行分析,我用了幽默的现代语言(或方言),逼真的神态加上形象的动作,把范进中举后的世故圆滑,胡屠户的欺贫怕富,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菲利浦夫妇的贪婪自私、六亲不认等种种丑态展现给学生看,既打破了课堂沉闷的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其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四、联系学生,激发兴趣

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中,要尽力的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收集生活资料,帮助他们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和课外书,增加知识面和积累资料,为学习课文和作文奠定基础。比如上《沁园春・雪》时,我通过加述一些伟人的事迹,利用红军长征的史实,发动同学们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更多地了解这首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启发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所经历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壮丽景色,感受大千世界的自然美。同时感悟伟人笔下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用词中恢宏的气势,壮美的意境来理解伟人的远大抱负和坚定的自信,使学生得到知识的收获和思想境界的升华。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以《故乡》一课为例,分析时我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润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了“木偶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同学们通过这些事例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五、披文入情,激发兴趣

课本上所选的文章大都是精品,文章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情感教学。要用热爱生活的态度,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中朗读非常重要。对于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更要范读。生动传达出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们就能兴致勃勃,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的讲课,完全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特定情景和氛围之中,被课文中的人和事深深的吸引和感动。

六、直观教学,调动兴趣

直观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直观性教学,能起到化难为易、形象具体、记忆深刻的作用。只要想办法,结合教学可以让学生看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学习《春》一文时不妨把学生领到大自然中,让他们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同时还可以看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这样就会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6月出版

[2] 吴孝亮.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 中学语文,2008(1)

[3] 甘新贵.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之管见.作文教学研究,2009,(06).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1-14

上一篇:关于敏特英语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整合与... 下一篇:学习初中地理的思维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