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竞合研究

时间:2022-10-24 11:18:30

供应链企业竞合研究

[摘要] 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存续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等一系列新挑战。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满足消费者快速多变的消费需求,供应链的产生以及供应链上企业间以竞合取代竞争是企业新一轮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合作与竞争相互融合才能使企业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企业 竞合 合作博弈

英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Christopher,1992)提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的企业为了能快速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连接在一起,但是各个相互独立且各自理性的经济实体却又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以牺牲整体利益为代价,在他们之间无形中存在着一种相互博弈的行为。从博弈论观点分析不难得出,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利益,从竞争走向竞合是必然的趋势。只有携手先将蛋糕做大,在做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收益,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竞合取代竞争,合作博弈取代非合作博弈是21世纪供应链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

一、供应链企业竞合的含义

“竞合”一词最早源于上世纪90年代,我们对“竞合”的一种直观的理解是:竞争中求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开创企业共荣双赢的新局面。具体的将竞合运用到供应链企业而言,它是指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博弈行为。合作博弈克服了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以牺牲整体利益最大化为代价的低效行为,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都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共存共荣,共同增进和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二、供应链企业竞合的理论基础――合作博弈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各个企业采取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策略是非合作博弈,在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企业间往往不能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若将“竞合”引入供应链管理之后,合作博弈必将取代非合作博弈,原因在于合作博弈能使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无论是供应商、生产商还是销售商都能获得比非合作博弈策略下更多的收益。现以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博弈为例来分析竞合取代竞争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假设:S――供应商 (supplier)

P――生产商(producer)

Ps――生产一单位产品的原材料的供货价格

Cs――生产一单位产品的原材料的成本

Pp――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Qp――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Cp――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Rs――供应商的利润

Rp――生产商的利润

Rt――总利润 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产品价格满足:Pp=m-nQp

1.若供应商和生产商都从各自利益出发,则双方都会根据对方的策略选着适合自己的策略组合。由于博弈的最终得益是明确的且博弈的过程有先后之分,所以这是一个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问题。博弈过程如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Rt*> Rt,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和整理利益最优之间存在冲突,若能在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达成某种协议,合理的分配(Rt*-Rt)部分,使得Rp*> Rp且Rs*> Rs,则制造商和供应商都愿意将蛋糕越做越大,使双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1+1>2的合作将使得企业更倾向于以竞合取代竞争,共谋发展、互利互惠。

三、竞合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不仅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削减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更好更快的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同时供应链上各个企业通过相互合作、业务外包,能使自己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纵向的合作促进横向的竞争、横向的竞争增进纵向的合作。竞合使得竞争与合作这对原本矛盾的企业战略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然而当我们看到竞合给企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同样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1.合作企业的相互信任问题。企业能否从竞争走向竞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度,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企业要想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健全的信任机制。法律、情感、社会舆论等手段都可以帮助企业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增进相互间的信任。这是从竞争走向竞合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2.信息共享。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到的一样,惟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企业也是一样,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逐利。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告知其上下游企业,信息的不对称将严重影响企业间的相互合作。

3.市场的多变性。市场的多变性导致了企业间的实力悬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使得实力渐强的企业不满足于在当前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会试图打破当前的合作格局从而?建立更有利于自己的合作关系。市场的多变性无疑会改变企业的竞合关系,其影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张军:供应链成员竞合博弈分析.中国市场,2007,(28):88~89

[2]张德鹏:竞合时代的企业战略联盟.管理方略,2007,2

上一篇:教练式管理咨询方法浅析 下一篇:精益敏捷集成策略选择及概念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