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睡着了 语文应该醒着

时间:2022-10-24 10:22:11

媒体睡着了 语文应该醒着

摘要:所有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多媒体课件都必须退出语文教学的课堂,无论它是多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91-01

一次,听一位语文老师上公开课。他的多媒体课件无论怎么弄,也不能放出来。我看他急得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当然,听课的教师也为他着急,还有学生也已经议论起来了。

终于,一切努力都宣告失败,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不能用。

可这课还得上啊,否则,教师下不了台。幸亏,这位教师留了一手,他写了教案。

一堂没有多媒体的语文公开课开始了。

首先是教师范读。不知道是由于紧张还是什么,一篇不长的课文他读错了两个字,外加一个破句。

接着是文章的背景介绍。可我发现,在介绍时,他的目光缺乏与学生交流,他的眼睛很少离开过教案,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他讲的这些内容都存放在课件中,没有存放在他的头脑中啊!于是他照本宣科,他的介绍是平淡的。

整堂课下来,黑板上倒是写了不少字。其实他的粉笔字挺不错的,可是因为没有设计好,板书显得比较混乱。

课上完了,一位听课教师跟他开了个玩笑:“怎么,你的多媒体课件睡着了?”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媒体睡着了,我们的语文应该醒着啊。可现在更多的情况却是:媒体醒着,我们的语文却睡着了。

有人认为,这堂课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媒体出了错,他的多媒体课件的魅力没有发挥出来。多媒体真的有这样的魅力吗?

有人说,多媒体的魅力之一,是可以使语文课扩大信息量,增加阅读量,加大课堂密度。

确实,多媒体能展示大量的资料,可问题是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资料吗?现在的情况是,教师牺牲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而让他们看所谓的资料。其实,绝大多数的资料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口述来完成的,如一些背景资料,而且教师在口述时,重点的肯定要在黑板上写出来,这样的效果肯定要比一张一张地机械地展示给学生看的幻灯片要好得多。

而多媒体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那更是站不住脚的。那些名诗名篇名段,如果教师能够出口成诵,那对学生是多么大的影响啊。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么大的一本读本在学生手中,可是说句心里话,有几个学生在认真阅读呢?教师何不在课堂上很好利用一下读本呢?因为读本上所选的这些文章“与教科书各单元配合,各单元又大致分出三四个小专题,便于同学们更深入地探究。这些文章,包括延伸性的、鉴赏性的和知识性的等几类”(《语文读本》说明)。这么大的阅读量够我们教师在课内延伸的了。教师何苦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网上寻找其他的文章,再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呢?何不利用这些时间好好地钻研一下读本,然后在课堂上指导呢?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文章就在学生手中的读本上,这又是何苦啊!

请把讲述还给教师吧!

有人说,多媒体的魅力之二,是可以在语文课上播放课文的朗读音像。说实在的,多媒体上的朗读都是出自名家之口,确实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可是,这些音像朗读得最好恐怕也不如教师亲自范读来得亲切而感人吧?因为我们知道,朗读不仅仅用声音,还要用表情,肢体动作等的配合来传情达意。而有时恰恰是这些地方更能打动听者的心,那种面对面的朗读,是最好的朗读录音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我认为,教师的朗读虽然不如名家标准、规范,但学生更喜欢听的还是教师的朗读。而且教师的朗读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朗读方式,这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请把朗读还给教师吧!

有人说,多媒体的魅力之三,是可以在语文课中减轻教师的书写之劳。是啊,多媒体上的字体多丰富,教师要什么就有什么,而且在课堂上一点鼠标就是一满张,确实省去了教师的书写之劳。现在,我们教师总是埋怨学生的书写越来越差了,这不能完全怪学生,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试想,我们教师在黑板上写过几个字?一节课不写一个字那是常见的。教师的字不一定是书法,但教师的字肯定有自己的特点,或优美,或流畅,或端正,或清楚,而其中的任何一个特点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为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多媒体无法代替的。另外,教师的书写过程,实际上也是强化学生记忆的过程,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学生需要这种书写过程。

请把书写还给教师吧!

因此,我认为,教师课没有上好,不能怪多媒体出了错,其实,出错的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本身。我们的语文教学太信任媒体了,把一切都交给媒体来做。在媒体面前,教师不需要基本功,不需要知识的储备,不需要教学方法的探讨,不需要教学艺术的研究。我们只要鼠标一点,一切搞定。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并不是简单的“一个鼠标”可以替代的。

确实,多媒体太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了,而这些影响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它削弱了语文的形象性。语文的语言是具有形象性的,而且语言的形象性是间接性的,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它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让我们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其构筑的天地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多媒体却把这种间接的联想与想象化为直接的形象,这就限止了学生的想象力,使这个巨大的想象空间缩小了,试想,如果哈姆雷特只剩下影视屏幕或图片上的一个形象,那么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从何谈起?现在我们看到是,《我的空中楼阁》就只定格在网上随意下载的“一间山上的小屋”;而要让学生透过“橡树”意象而发现的“独立和自尊的现代爱情观”的《致橡树》,却被一棵枝繁叶茂的橡树照片挡在眼前。图片有限的表现力与文字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的强烈反差只能引起学生的不满。

其次,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上,学生不需要讨论,因为他们知道结论早在课件中;课堂上,学生也不用发问,因为学生知道他的这个问题课件中没有;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提出自己理解的答案,因为课件中的答案是唯一的。一切都事先设计好了的,把学生的思想也设计好了,这可真的是多媒体的“神奇”啊。

在这里我不想全盘否定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只想说的是,所有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多媒体课件都必须退出语文教学的课堂,无论它是多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