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互动式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24 05:17:25

思想品德课互动式教学研究

教学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主动探究问题,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互动式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为什么要提倡互动式教学

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互动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注重发展学生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给了学生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学习知识的主人,通过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教学关系。所以,教师教学必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达到完美互动理念。

三、互动式教学设计

互动教学中的设计,需要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生生互动过程,才能获得更佳效果。以下就如何开展互动式教学谈谈我们的实践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进行互动

思想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因素,启发和诱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就时时要考虑如何创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高潮的教学情境。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在情境中互动的方式,一是教师给出能深深打动学生的情境,二是让学生叙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境。前者创设的情境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教师相对采用较多的一种。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有实物情境、故事情境、多媒体情境、谈话情境等,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

(二)问题探究中进行互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按照问题情景进行有效的互动式问题探究活动,既能突破教学难点,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互动式问题探活动表现为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设计又是源自于教学重点或难点,学生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贯通,探究结果既有个性化,也能体现共性的知识。

(三)语言调控中进行互动

语言是联结教与学的中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传统课堂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是言语的主要输出者,同时也是言语的控制者,学生基本上处于言语的边缘,这样课堂就出现了“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我坚持课堂是交流的场所,是师生共同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特别强调与调动学生的课堂交流发言。为保证交流有质量,一是给足时间,要求学生课外素材的收集(课前布置素材收集要求并有简要的书面记录)、课堂上有看书的时间,每节课看书时间不少于8分钟。二是要求学会倾听,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同学也要注意学生的发言,以保证对学生发言的补充与评价。三是要耐心等待及恰当的评价。当学生发言时一定要给予心理保护,特别是对考虑不充分的同学更要耐心引导,不能因为一时答不上而给予全面的否定。

(四)课堂总结中进行互动

演戏讲究“余音绕梁,留有回味”,课堂总结也是如此,既要给一堂课的教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又要从中打上若干“问号”。传统中教师讲述小结尽管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但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在实践中,在课堂总结环节上采用“先让学生概括总结,再进行教师定型”的互动方式。学生概括要求从学生个体感知与理解两个侧面进行总结。如进行《我知我家》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总结。“与父母亲情不可选择,无法改变。既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就应该学会接受,学会珍爱。当我们学会用‘心’来看我们的家、我们的父母时,会发现其实他们也真的很优秀。尽管一堂课的小结不太可能由每位学生来完成,但学生感知与理解、未知问题的反映等,再加上教师的个性化总结,都丰富了课堂总结的外延与内容。

(五)在课堂延伸中互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最终目标不但强调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的后继行为,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行统一。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课外的学习与实践活动。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思想品德三维目标的实现。在互动教学中,要始终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灵活把握互动的内容与时间,克服部分学生游离于互动过程之外的现象,这需要不断改进互动教学的设计并加以及时总结,真正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互动地带。

上一篇:全球竞争力重塑进行时 下一篇:大学英语校内网络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