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5:27:19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国内研究现状梳理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高校就开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尝试。尽管学者们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时间较短。但已取得了一些可贵的成果。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研究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初步探索与经验积累阶段(19801989年)。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书籍,主要有1985年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宣传处编的《新观念新方法:怎样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1989年由、空军政治部、宣传部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但需特别强调的是,1985年由王玄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与创新,因此该书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拓荒开山之作。(2)理论形成与整体推进阶段(19901999年)。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的书籍,主要有1992年邹学荣教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993年王起田撰写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研究》,1998年张志刚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998年韩玉芳、林泉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一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趋势。这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999年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3)理论发展与创新阶段(2000年至今)翻。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的成果较多。主要有2000年黄蓉生撰写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2004年祖嘉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2007年万美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2010年陈华洲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黄蓉生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一书中提出,“方法论”应侧重关于方法的理论方面研究[31P”。2006年刘新庚教授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中阐述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突出“现代”特色.

(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有2005年韦吉锋撰写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宋元林主编的《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黄明伟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要素研究》,2008年夏晓虹主编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2011年翁铁慧主编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曾令辉等人合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这是国内第一部在理论上比较系统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2)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这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主要有2000年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2001年江华在“互联网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指出,创新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路是当务之急嘲,2006年吴满意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七大机遇同.2009年张再兴在其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中提出了构建校园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博客舆论传播的管理对策、高校危机管理体制的建设方案和措施等同。(3)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价值、实效性、基本原则的研究。2003年杨立英在其著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一书中提出,应坚持“三个面向”原则、“求实”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疏导与灌输相统一的原则阎。20o5年胡树祥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的内涵、意义及其表现与评价等进行了论述,2006年徐绍华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一书中论证了网络传播效果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有相关的博士论文,如2005年复旦大学王贤卿的“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2006年吉林大学蔡丽华的“网络德育研究”.2011年西南大学黄永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等,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建议和相应的对策。(4)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当前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不是很多,但也有些著作和论文涉及。如2005年罗家英在《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中提出了“人化一审美”模式,2007年成广海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74研究》一书中论述了“主体际、以人为本、交往、激励和网络沟通等模式”,2007年余岚、徐训芳等人提出“突显网络交互特色的、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2008年霍福广、刘社欣等人在《信息德育论》中提出自教自律模式和检查监督模式ll41,2009年姜国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一书中提出“四外一内”模式,即高等学校、国家权利机关、大型网络媒体、互联网行业、大学生自身的应对法则。

(三)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1)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2006年赵为粮、游敏慧的《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创新技法研究》一书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技法、关系处理技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技法、网上党团组织和文化建设技法、网络制度与监控技法等。(2)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的研究。2003年管磊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的原则与方法”一文中提出要遵循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主动出击,疏堵结合;整合联动,优势互补等原则,2009年吴倬、张瑜在“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一文中论述了主体性、实践性、疏导性、前瞻性、渗透性等五个原则.2010年徐建军在其著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指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应遵循:育人为本、共建共享、功能优化的原则㈣。(3)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研究。2002年宋元林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一书中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胡钰在“如何利用BBS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利用BBS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及四项具体方法_.2007年杨直凡、胡树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一文中提出了“‘思路对问题’的教育指导方法、‘眼睛对屏幕’的信息获取方法、‘键对键’、‘心对心’的沟通交流方法”.2008年夏晓虹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从网络课堂、网上宣传、舆论引导、网络管理与服务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2009年宋元林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虚拟现实法、信息库法、信息隐匿法、主体交互法、网上与网下教育结合法”。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由于国外没有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学科,所以也就没有完全实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但在国外,学者们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无名有实”。实际上.他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了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国外称之为信息伦理学或网络伦理学,例如美国杜克大学开设了“伦理学与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或技术层面等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与探索”㈤).研究的重心主要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及教育上。有许多关于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如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三部曲之一《网络社会的崛起》,马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和《第二媒介时代》,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托马斯•鲍德温等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王逢振的《网络幽灵》,戴维斯•莫谢拉的《权力的浪潮——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前景1964—2010),丹•希勒的《数字资本主义》等。值得关注的是,1976年曼纳(W•Maner)提出了“计算机伦理学”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大量的伦理冲突与道德困惑。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家摩尔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罗格逊和拜努的《信息伦理学:第二代》等。DeborahG•Johnson和J•W•Snapper于1985年合著了《计算机应用中的理论问题》,RobertM•Baird,ReaganRamsoweer和StuartE•Rosenbaum于2000年主编了《网络伦理学:计算机时代的社会、道德问题》,2001年斯皮内洛和泰万尼编写了《网络伦理学读本》。人格社会学习论创始人班杜拉在分析青少年观察学习与模仿的方法基础上,提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文中指出,教育应当让学生自由生长。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要的德行,如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应当首先培植。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探究式讨论提高法、社会式学校育人法、活动式训练教学法和德育与各学科融合法等德育的方法。美国现代心理教育专家Louis•P-Thorp、艾伦等人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桑迪•布林顿,奥拉•里伯在“虚拟学习环境的教学评价框架”一文中认为应大力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环境的意识。美国R•布朗加特和M•布朗加特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了关于《80年代的青年问题与政治》的研究报告。此外还有2000年罗杰•菲德勒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002年戴维斯•莫谢拉的《权力的浪潮: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前景1964—2010))。2002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阿瑟•W•库姆斯等人在《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学校领导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管理者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261。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纽曼提出了“社会行动模式”,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菲尔提出了以道德情感为主的“体谅关心模式”。2000年美国麦克尔•海姆在《从界面到网络空间》中认为,“虚拟实在的本质最终也许不在技术而在最高层次的艺术”(。2005年哈斯卡姆、E•斯科恩菲尔德斯在“数字式学习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模式”中提出。高校网络使思想教育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应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从近年国内外研究动态来看,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现出一种生活化的模式.虽然他们没有明确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其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尽管他们的教育内容与我国不同,但其方法、途径等为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我们要有开放的视野。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兼收并蓄的胸怀,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但是在借鉴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鲜明的价值取向,不能盲目全盘吸收。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剖析了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I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对网络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途径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无论是方法体系和方法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是方法发展趋势和运用规律的研究,都取得了可贵的成果。这些成果对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同时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开展明确了方向。虽然目前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时间还不长,但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些方法问题的认识上已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为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带来了诸多启示。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还没有完全揭示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内涵。专门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寥寥,而详细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文章也不多见。

从总体上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还有待构建与完善,还需进一步增强理论研究的深度.需要对这些方法进行系统的整合。二是研究未能突破学科领域的局限大多侧重从自己的学科领域的角度进行研究,较少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导致“偏重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研究方法创新,而多学科整合研究不足;偏重自身经验积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较少。此外学界涌现的创新成果重复性也较为明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厘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是方法。因此高校应当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延伸到网络虚拟时空,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和能量。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第一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这种观点认为,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一个体系,是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规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诸成分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二种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广义和狭义来解释,“根据规律的定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可以得出,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并经过高度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最根本的规律。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现象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第三种观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为出发点,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即由教育者的主体期望同受教育者客体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指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50。

由于人们的立足点以及思考方式的不同,而且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还有一些问题尚未明确,所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很难达成完全共识,但是相对而言,大家比较认可的是,从规律的定义出发引申出来的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诸因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现象。可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有多少相互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或矛盾,就有多少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存在。”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究竟有哪些,对其如何进行分类,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学术界已对此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并形成了多种观点。有的学者直接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做了层次划分;有的学者则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角度来描述,有的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角度来描述;也有的学者并没有直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是从其他方面思考,间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概括

张蔚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可以概括为依据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党的事业的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目的任务、教育内容、方针原则、方法艺术、改进创新、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以保证无产阶级事业胜利进行。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想政治工作演变和派生而来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代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概括

有些学者并不是讲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进行了概括。王建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有三条,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包括社会适应规律、要素协同规律、过程充足规律、人格分析规律、自我同一规律。张耀灿、陈万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三大规律: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层次的划分

有的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了层次划分,如李玉深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有外部与内部规律之分,外部规律可以概括为: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所决定,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相适应,并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内部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的规律,即灌输、疏导、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黎群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之分,基本规律就是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规律;具体规律有两类,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部非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另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事物相关联的规律。陈成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规律,简称为适应超越律。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很多,具有全局意义的有三条,即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协调控制规律。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服从与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是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协调和控制多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规律;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规律;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相统一的规律。”51还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是方向目标可控律、主体客体认同律、规范影响选择律、事理统一增效律、需要行为引导律、内化反复渐进律。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视角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思考和研究越来越深入,其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宽阔,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放在哲学领域去研究,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有的学者则分析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等等,现归纳如下:

(一)从哲学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联的实在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首先和主要是在哲学生成过程中形成,它跟其他规律一样是人类的认识对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生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它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和发现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诸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即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践行和表象。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哲学品质主要有三点,在本体论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诸因素之间的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在认识论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人脑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固有的本质联系的理论抽象,它具有主观性;从辩证逻辑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联系的范畴和发展的范畴,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二者同构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完整的科学的认识。从哲学领域研究,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体系在哲学那里就是这样被建构起来的:作为世界观意义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诸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和作为方法论意义存在的由这种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所得出的认识结果——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从哲学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有利于我们更好、全方位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二)从全球化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有的学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中,人和社会、人和世界、东方和西方的关系呈现出新关系质态,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应与时俱进,遵循自身特殊的规律。有的学者认为这些特殊规律主要包括四点,第一是动态平衡规律,即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全球与植根本土张力之间以“现代化”为支点保持的一种互动平衡。第二是和而不同规律,即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是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冲突与融合的矛盾发展过程。第三是开源引流规律,即一方面挖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的、能够与现代文明相衔接的东西,将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用当今全球思想政治教育之优秀成果丰富、扩展、淘洗、提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第四是整合超越规律,即本土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全球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中互补共生、综合创新、批判构建,形成自己富有生机的个性特色,更好地在全球化时代起到规范社会活动、调整人际关系、升华人格境界之功能。

(三)从特定层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有的学者通篇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规律,如有的认为“情感互动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双方的信息传递也是双方情感互动的过程。采取适当方法积极引导情感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有的学者专门对“适应超越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认为适应超越规律就是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从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发,又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实践的时代要求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不断完善的规律。有的学者则重点谈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等等。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运用

尽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可以正确运用规律。如果遵循了规律,按规律办事,那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那么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如何遵循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术界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有的学者认为充分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发挥其作用的首要前提,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必要条件;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要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有的学者则从具体的操作方法上讲,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作用,就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改变那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多采用“协商对话”、“民主讨论”等双向交流式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每个人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还要注意净化教育对象的外部环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善于发现和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启发人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养,以形成自律道德。有的学者认为,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要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还要切忌空谈理论,要贴近社会实际;教育方式和载体亟待创新;要充分发挥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确保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与对象特点为基础,将传统教学,运用现代技术,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即为多媒体教学。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是多媒体教学的最优化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利弊

(一)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利

多媒体教学在该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多媒体所特有的动画以及背景音乐,能让原本单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地轻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多媒体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能够很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够集中注意力,引发强烈的、积极的求知欲,使得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从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多媒体技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起到重要作用。多媒体的优势是图文并茂、有着大量丰富的感官材料,诸如形象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等等。从而能够营造一种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由学习的“知之者”变为“好之者’,;又从“好之者”变成“乐之者”。就能够实现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在这样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又极易受到情绪的的感染,从而拨动情感的心弦,自身的思想感情在此得到升华。

2.模拟生活,帮助理解

在我们的生活中,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在世界上,许多东西无法用语言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媒体的意义就是模拟生活,复现情境。单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想要把文本承载的意境表达出来传统的教学,是相当有难度的。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显得枯燥是传统的面授式的教学活动的缺点。多媒体教学中,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融入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并进行创新,仅用一张图表,或者一段动画便可明白无误的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里很多含蓄的不易表达的知识、不易描绘的图景、不易理解的哲理。比起教师单纯的语言描述,这样的效果完全是没有办法对比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核心内容深奥的汉语言方面的知识简单化,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过程也更加轻松。

(二)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弊

1.有碍于师生情感交流

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好与坏必须参考其中情感、交流和对话三个方面的活动情况。古语云生命在于体验,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交流深刻领悟文本,将其与内心相融合与灵魂发生撞击才能得到精神的升华。无论教学工作如何更新换代,教师的地位都是无法被取代得,他们是教学的研究者与开创这,是课堂的主导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入,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建立出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虽然身份不同但师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而沟通需要建立在人与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人与机器。换言之,一堂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不能通过人与计算机的交流来完成的,还必须将重心放在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之上。那么再来看应用多媒体软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多数时间教师都在进行机械操作或是指挥学生如何观看可见,整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仅限于如此,没有真正的情感沟通,所以不能称得上是一堂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另外,多媒体课件玲琅满目,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弱化了教师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为什么很多教师还热衷于使用多媒体课件呢,因为其能够简化教学,能够省事儿。教师将课堂所用内容全部做成课件,将书本内容导入课件内,整节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不再是看自己的课本做笔记而是眼睛不停的盯着大屏幕。屏幕上的幻灯片不断变换,老师也在不停的说着,而能够被学生吸收的知识却是非常有限的。更有的老师通过网络下载成型的软件,连制作过程都省略掉了。那么所谓的教学过程,就是在讲述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学问的传递上面都达不到教学的要求,而学生能够吸取的精华也就少之又少了。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完成知识的传授,而现代课程则变成了以多媒体没和弦,老师与学生都成为观众的尴尬局面。

2.教学过程程序化,忽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令多媒体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一种新生代的交流方式,其在表达上面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特点,无论是在视觉上面还是在听觉上面给能给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对于使用者而言,这种新事物的结构在设计上面难免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成不变的格局十分令人苦恼。遗憾的是,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像复制般的一代传一代,很少有人进行突破与创新,所以不自主的使其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授课过程在一旦开始可能还会给学生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听课兴趣就会变得越来越低,甚至多媒体课就会因乏味而产生厌烦感,因为他们对于老师的套路非常了解,毫无新鲜感,自然就无法集中精神学习。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数字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无时不刻地生活在多媒体环境之中。大学生作为作为多媒体技术的热衷者,他们深受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影响,多媒体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而且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多媒体在高校的广泛运用,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一种信息交流、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不断探索多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同时要注重提高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各项素质,从而实现多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概论;教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过多年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果,它涉及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两课”教师需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减称《概论》)课教学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内容,推进素质教育。这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而且更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不断进步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概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旗帜鲜明、理实结合地宣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主阵地。要使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不但使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更关键的是要“进头脑”。首先,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只有如此,教师在授课时才能自信、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进行课堂教学,才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信念和人格去感染学生。坚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风气才会形成。否则,教师课堂上理不直气不壮,学生自然就会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怀疑,甚至是抵触情绪。教师在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学生为完成规定学分而听讲,那么我们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任课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理论的宣讲者、践行者,做学生的引路人。

第二,紧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问题展开教学。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奠基之作。解放思想理论破除了我党政治上的迷信,实事求是同时也是也是思想活的灵魂,是指引我们前进的重要理论明灯。

第三,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任课老师的目标工作。笔者认为制约《概论》课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应该在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下功夫。具体可以通过采用影像资料、历史故事、文献档案展示、多媒体教学、革命歌曲教学等手段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有效利用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摒弃简单的理论说教,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一些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教师应该在是非问题上立场坚定,避免学生曲解理论事实。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就会增强。

二、注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孟子云:“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提高学校学生人文素质,就是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概论》课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在课程学习中,通过教师全方位的讲解分析,学生掌握了与时代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绝佳途径。其次,《概论》课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辨证法思想,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其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等,都是辩证哲学思想的体现。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邓小平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科学的本质。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没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能力。《概论》课的很多内容都体现出强烈的是创新思维精神,是领导集体和领导人智慧的结晶。他们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直面问题,善于研究,敢于总结提炼,创造出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指导思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辟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教学中,要以几代领导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为切入点,将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素质。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我们要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更应是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公民,要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品质。具备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学生缺乏健康正常的心理,就难以适应社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传奇般的政治经历的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耐受挫折的良好心理。

《概论》课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大有发挥空间,把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机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教师的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实现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揭示了诸多教育问题。传统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应用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变得复杂起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文学教育作为辅助。通过文学蕴藏的巨大能力获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样,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满足当代受教者的需求,需要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文学教育,因此,思想教育与文学教育融合并实现资源共享,能有效促进文学教育发展。第一,将文学教育积极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会增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及感染力,使得口头道德逐渐变成生动的文学形象[1]。第二,通过鉴赏文学作品,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受教者实行人格、思想、政治以及心理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讲,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学教育中的纵深和拓展,能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渗透和覆盖。第三,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虚拟社会,对受教者有一定的参照作用,能提供独特的社会体验。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和性格塑造始终围绕着一种教育氛围和学习氛围,激发受教者的感性认知,能通过感悟和思考体会文学教育的思想内涵。文学教育的氛围要建立在优化育人环境的基础之上。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旨在于培养受教者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通过文学教育能使得受教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多的熏陶和感悟。利用文学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适应文学教育的新发展方向。总之,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发展能使得文学教育环境和途径更加顺畅,实现了教育效益最大化[2]。

(二)提升思想政治感染力重视文学阅读

经典是通过积淀和时空转换诞生的。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智者的明哲和智慧,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如,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和权威性。文学教育的根本就是以文学经典为核心,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和品读,使得受教者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在心灵的对碰中提升智慧增强情感体会[3]。由于文学作文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探知人性的光辉和魅力,也能促进受教者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的形成,促使受教者综合全面发展。重视文学经典就是在注重自我超越,受教者能从丰富的内涵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感悟,潜移默化的实现自我修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文学经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得受教者心灵与作者心灵实践激情的对碰和交流,唤醒受教者的追求和渴望。逐步向大智慧、大知识氛围迈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格陶冶和创造启迪。同时,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力度,使得文学经典逐步向追求自然追求真善美过渡。让文学教育成为一种知识、一种经验、一部人生[4]。

(三)提升教育时效性避免形式化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缺乏层次,直接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填鸭式的教育很难让受教者接受。教育者往往以遥不可及的高大形象拉开与受教者之间的距离,不容易被受教者所接受,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从而导致受教者忽视了人生态度的感知和人文精神形成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终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空间。因此,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学教育发展。将人文内容以及审美内容传授给受教者,使之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欣赏水平及认知水平。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受教者的文学素养,激发人生观的养成,提升人格素养。为了避免文学教育流于形式化,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给课堂增添活力。使得文学教育不再僵化,在重视主体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育内容的吸收,摆脱传统填鸭式传授模式[5]。

二、重构文学教育

(一)重塑文学教育理念

通过分析文学教育内涵发现,改变文学教育现状走出困境,首先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入手。通过文学即人学的卓识来丰富文学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强化文学教育就是在强调立人和育人教育。要体现出人文教育也要倡导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陶冶受教者情操,丰富受教者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协作能力。文学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必须要围绕文学教育特性,注重文学教育审美回归,关注“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现实理想。只有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才能使得受教者做到自我超越、自我反思以及自我磨练,使得人格构建成为文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文学教育的定位是以前瞻性和先导性为主,强调审美教育、人文教育以及文学性为核心的教育原则,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文学教育目标和方向。因此,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是文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否推进文学教育的重要因素[6]。

(二)回归文学教育人文性

新课改以后,强调文学教育的文学性和人文性。追求文学价值就是在追求人文精神,这也是重构文学教育的重要原则。艺术源于生活,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同样源于生活,是人对环境的体验也是人对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文学教育也是精神文化的重构要素。当有高学历的人不懂得感悟生命就如同野蛮人聚集的荒野。这句话说得就是文学需要人文性回归,作为一种精神来陶冶情操慰藉心灵,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让受教者在接受文学教育过程中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积极体会生命价值并对未知世界形成一定的向往。文学教育回归人文性,不是短时间内能形成的,需要不断的熏陶和渗透。因此,文学教育回归人文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支持,在提成人的品格修养以及心灵修养后,完善文学教育人文性。文学教育的真是面目是超越功利主义误区的,是承载着培养人类素养的重任,这也是文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学教育有一定的推动型,因为精神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渲染出来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教育也会形成有机结合,并最终成为教学亮点[7]。

(三)改善文学教育模式

传统文学教育模式过度肢解化,因此要实现文学教育目标必须重构文化教育模式,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文学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并从中感知生命体会生命,了解文学中包藏的愉悦体验,培养人的情操和品德,并逐步完善人的兴趣爱好和文学导向。由于人文性决定了文学教育属性。因此,改善文学教育模式首先要从理性感悟和感性追求入手,充分发挥文学魅力避免失去文学韵味。构建充满活力且开放的文学教育体系。使得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内容拓展视野[8]。第一,文学素养的丰富与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息息相关。因此,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教育活动,充分尊重教育课题并创造平等的对话环境,使得受教者能在心灵上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悟。第二,尊重文学教育形式,坚持个体理解感悟原则,遵循个体体会和意会规律,从动态教育刺激受教者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得受教者能在文学赏析过程中感受到文学的情韵和风格魅力,做到抛其形而得其神。第三,教无定法却选择又发。文学教育过程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角度出发,在受教者一定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发挥受教者的潜能张扬其个性,提升受教者的思想品位和人生境界,最终增强生命的感悟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能促成信仰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治教育中,文学教育能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政治观点和情感观点。在道德教育方面,文学教育能培养人优良的道德规范,营造好的文化氛围,对人发展和进步有一定的励志意义。文学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一定的人文底蕴,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能丰富文化教育内容,有效消除人的逆反情绪和戒备心理,促进知行转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文学教育要做到人文性回归,重塑文学教育思想和文学教育理念。积极鼓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教育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并营造良好的政治教育氛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社会教育的内容、目的、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高度相关,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

1.就内容而言,社会德育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广义上,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二者在内容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表现形式,前者的隐性更强,如职业和社交礼仪培训、灵修类课程、美术音乐中美感教育等等,都大量蕴含甚至其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德育。

2.就目的而言,社会教育是“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社会教育活动,将社会全体成员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在思想意识领域引导人们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二者都以人的素质提高为目的,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对比社会教育目的来说更长远。

3.就作用而言,社会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宣传教育作用,这是由教育的功能所决定的。教育的政治功能之一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的意识形态,使教育者形成适应和维护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向他们宣传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而易见,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在教化作用上不谋而合。

由此可见,社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连,社会教育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隐含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社会教育丰富的机构、设施等资源延伸到社会教育中。

二、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社会教育以其受众范围广,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等特点,在教育环境、教育载体、教育实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弥补阶段性学校教育的不足。

1.社会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伴随人终身的学科,社会教育弥补了阶段性学校教育的缺憾。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社会教育的对象涵盖全体社会成员,无论年龄职业,都生活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社会教育的影响。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教育与之相衔接,为学校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对于离开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人来说,社会教育营造的这个大教育环境通过社会舆论和社会风尚对人的价值观,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总而言之,社会教育以辅佐学校教育为基础,以促进国家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终身教育为目的,以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为立足点,发挥着覆盖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作用。

2.社会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教育载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过程中说教味过浓,在吸引力和情感上总是存在缺憾,因而其良好的主题或目的也总是事倍功半。相对比之下,社会教育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教学场所和教学内容,就更能激发人的兴趣。例如,爱国主义教育,若局限于课堂之上,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生硬,理论意味强,但是若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通过历史文物,珍贵照片,切身感受先人的爱国精神,在这种环境中人就很容易受到感染和鼓舞,那么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就要远远好于课堂教学。社会教育提供的载体,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手段。除此之外,社会教育资源为走出校门的公民提供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机会,这对于整个国家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社会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间接学习理论知识,始终不及亲自实践印象深刻,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的限制,往往局限在教室,教学活动很少能走出课堂,学生自然也就少有实践的机会。如今,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倡导的内在要求,学校可以与共青团、图书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联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目标指导下,借助社会教育资源,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身体力行地策划,参与,总结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锻炼实践能力,一箭双雕。所以学校教育要重视社会教育提供的实践机会,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焕发出活力。

三、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教育机制

时至今日,社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日益突显,但其应有的战略地位和协调整合相关资源的作用还远没有达到。因而,目前亟待建立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教育机制,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重视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导向作用,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大众传媒以其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生动形象等特点,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电视、广播、书籍、网络,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价值观,优秀道德品质,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接受正面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指明了方向。例如,公益广告利用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通过感性诉求或理性诉求方式,在情感上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行为上具有导向功能,发挥了切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所以,新闻广播、影视出版等传媒部门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要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发挥大众传媒的教化作用。同时,对有害人们心灵健康的黄赌毒类的信息,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和网络的监察;另一方面社会教育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2.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教育设施和机构,发挥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载体,社会教育拥有丰厚的物质载体,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以及各种公益性教育机构和设施。这些教育机构和设施定期或长期向公众开放,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是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和优良渠道。与此同时,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团体、个人建立或开放科普场所和设施,让整个社会参与到提高公民科教水平的进程中。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外化到人们的实际行动中创造条件。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课外活动为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课堂外接受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考验参与者的德行,一方面对社会也能起到传播文明的作用。比如参与到社区开展的消防科普活动、和谐邻里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等,对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具有推广和养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作用,这种活动不仅能强化人们已有的优良习惯,还能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例如团结合作的工作方法,人与人交往的修养礼仪,自强不息生活作风等等。

4.重视大众娱乐设施的熏陶教育作用。大众娱乐设施以休闲娱乐为主,如影剧院、公园、健身房、KTV等。在这些设施里,人们在欣赏艺术、放松心情的同时,也渗透着思想、品位、价值取向。因此,大众娱乐设施也可以渗透社会教育,真正“寓教于乐”,使娱乐性、艺术性与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相统一,让人们在艺术欣赏和健身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5.社会教育的有关团体要特别重视其职业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创造育人的氛围。工会有义务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及文化科学的普及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共青团有责任对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通过竞赛、演出、参观、公益宣传等活动,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文艺团体有能力将较为枯燥的社会教育内容,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人们在欣赏、娱乐的过程中自然地受到陶冶和教育。电影、小说、戏剧、话剧、歌曲、音乐等等对人们思想道德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其感性温情和娱乐的特点正好与严肃、理性的学校教育形成互补。

因此,整合大众传媒、大众娱乐设施、社会公共教育和培训机构及其它社会教育的有关团体,是发挥社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述提到的社会教育资源,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形式—国家机器。传统的强制国家机器包括军队,法庭,监狱,警察等。这类机构发挥着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功能,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例如监狱:触犯国家法律的犯人会在监狱里接受教育和改造,这种强制性的教育内容包括: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社会主义法制、政策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二是文化知识教育,三是生产技能教育;同时监狱还对其他社会公民具有震慑作用,警戒公民要守法,这是一种无形的但却强有力的教育形式。

为了充分发挥国家机器在社会中的引导教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国家要制定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建立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公平正义的司法制度,制定完备的法律规则;相关法律监察部门要各施其责,维护法律尊严,树立法律权威;加强法治宣传,全民普法,使之知法、懂法、守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教育机制,既是社会教育资源实现价值的需要,也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必须首先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什么要先确立其目的呢?可从其表现的意义来分析。首先,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理论作为其理论的基础,不仅指导着相关的其他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方向,而且还是其他理论研究开展的出发点,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的构建思想以及理论基础。其次,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为挖掘人们潜在的动力指明了方向,使人们为实现自己正确的目标而努力,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促使人们产生伟大的精神力量。正如,斯大林所说“伟大的精神是因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使得教育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献计献策,以实现教育的目的。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人才能够从根本上认同党和国家的政治理论观点,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党和国家以及人才之间起到了桥梁和枢纽的作用,与党和国家相统一的政治理论观点是人才成长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了人才的政治培养方向。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主要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出发。放眼世界来关注中国,联系历史考察中国可知: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经过百年的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49年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并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现了政治经济的飞跃发展,并以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目标;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全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奋斗,为此,必须增强全民的凝聚力,巩固全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同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依照我国的政治、经济、生产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其目的的确立还必须依据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可以从以下进行分析:其一,个人发展的需要,每个单独的个体都会有很大差异,同时会表现出多姿多彩的性格,且不同的个体具备不同的心理素质、身体条件;不同的性格态度、兴趣爱好;不同的实践习惯、实践能力;不同的阅历觉悟、社会关系等等,个体间的种种差异会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待客观事物的看法有很多不同。同时教育对象层次的差异,也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不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确立时,必须考虑受教育者是否能够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不按照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很容易将教育目的定得不合理,从而影响教育的最终成效。另一方面则要对人们的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人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并对我国的历史现状加以描述,进而将人们的民族自尊自强的信念增强。加强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引导,就要借助于法律的手段,对人们以及社会和个人之间的某种行为进行合理性的规范处理,逐渐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并将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实现,及时做好公民个人的道德教育,借助于正确的舆论对人的某些思想以及某些行为加以引导,并本着其高尚的精神对人加以塑造。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划分思想

政治教育目的的具体划分应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同时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穿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国家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要求。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要求的制定规定着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规格,而从形式上进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仅对个体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其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社会功能,使之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思想政治总要求的制定,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以及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它是由代表着国家一定利益的团体制定的,但这些团体中的个体仍具备自己的表述方式和主观判断。

(二)根据上述总要求必须制定的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其主要是规定着社会各类、各级受教育者的质量和规格,是国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目标总要求的具体化,并在全面贯彻“总要求”的目的下,还需要全面根据各类各级受教育者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在充分体现各级教育特征的基础上,规定受教育者的一般要求和规格。以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具体实践的表现,规定着受教育者的具体培养目标以及发展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功能,并且使其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检验。

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实际的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更具现实操作性,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更具操作性,还必须对目的进行细化。目标和目的之间是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关系。目标作为目的实现的基础,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的选择,还是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都需要围绕目标进行,若目标模糊或不准确,将会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混乱,严重将会造成教育无法顺利开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又是多方面的,它解释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个因素,它们的整体构成了最终的目标。因此,要想切实实现教育目的的操作,必须结合目标,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立符合个体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需要受教育对象即个体的参与,因此必须提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确立符合个体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使受教育者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的价值,使目标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受教育个体的全面发展,促使受教育个体的发展和成才,这也是教育的灵魂和中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围绕个体的价值,不然定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但个体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并不完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的反映,而是对受教育个体和社会要求的主观反映。因此,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参与,更需要受教育者的参与。主要实质是反映受教育者各自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依照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个体的需求进行升华的过程。所以,目标确立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时代性。时代性也即是要求政治教育个体的价值目标在确立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个人的价值目标应体现出社会新时期对个体的新要求,以及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和变化的重要特点。其次,区域性。因受教育个体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思想状况以及生活方式都会千差万别,因此个体价值目标的确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个体的区域差距。根据不同地区受教育个体需求的不同,从而确立不同的,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受教育个体的价值目标。第三,个体化。也即是每个受教育个体都有独特的自身性格特征,思想政治品德等素质也会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在进行个体价值目标的确立时,必须注意其受教育个体之间的差异,避免出现目标的单一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输入以及个体的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输入以及个体的内化,也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精神价值的实现过程。根据受教育个体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通过符合个体的教育方法对个体进行影响。对教育者输入信息之前,必须对信息进行筛选,如思想方面内容、政治方面内容、道德教育方面内容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教育者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受教育个体,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对于一些先进个体,教育者可以提高其教育内容的层次,而对于一般的受教育个体,结合他们的个体实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教育。信息输入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的个体,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和内化。

(三)受教育个体素质外化以及评估当受教育的个体将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化以后,自身内在素质会得以提高且会改变自己一定的外化行为。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其外化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估,从而促进受教育个体素质外化为正确的、良好的个人行为。这一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受教育个体外化的行为进行评估,也即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结果的检测。唯有通过正确的评估,才能进一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从而才能有效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且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说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会出现社会的进步,同样,人的全面发展也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而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正确引导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重任,对加强我国综合国力以及科技水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即是对我国人民品格提高、理想升华的过程,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所以,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借助于舆论功能的力量,及时地为人们排忧解难,全面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培养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经济决定律

经济决定律,是指生产力的因素、经济的因素最终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进程。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P82)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P695)这一基本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过程的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要素中,生产力要素、经济要素不仅决定着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客观要素的形成,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意识、个体意识等主观要素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定阶级经济利益的实现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中,最终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影响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间接地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产生。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产生,正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给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各种偶然要素也都是在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经济要素的补充和反映。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精辟地阐明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他指出:“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线中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于平行。”[1(]P733)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中,虽然其何时发生、何地发生、以什么形式发生等都是偶然的,但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这些偶然要素最终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作为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一种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最终根源于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需求,最终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深层根源。

2.政治催化律

政治催化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政治因素起到了催化作用。政治是人类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萌芽于原始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但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历史大事件,却是政治生活和阶级的出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独立的力量影响思想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伴随着阶级的政治实践一同产生和发展的。一定的政治集团特别是阶级为了实现其自身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总是对各种政治关系进行着思想调控,以达成政治共识,统一政治行为,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一定政治集团和阶级的意识形态,生产和再生产其所期望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和经济统治,更加重视对被统治阶级及社会成员的思想统治,自觉、主动地进行意识形态的调控,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传播、灌输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抑制、消除有害于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总之,阶级的政治活动特别是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所施加的意识形态影响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催化剂。政治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催化作用表现在:政治活动直接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政治活动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本质的规定性——阶级性和政治性;政治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原始社会自发的萌芽形态转变由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实施的,为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正式形态;政治活动铸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政治意识形态;等等。总之,政治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挥着全面的、根本的、本质的推动作用。

3.文化传承律

文化传承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文化价值观的传承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深层依据。所有文化都是习得的而不是生物学遗传的,著名的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把这称之为人的“社会遗传”或“濡化”(enculture)。[5(]P42)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需要通过世代相传,才能实现文明的历史继承和历史创造,使人类文明的火种照亮人类自身前进的道路。在文化的传承中,反映一定社会群体、集团特别是一定阶级和国家根本利益和深层文化追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核心内容,这些核心的文化价值观渗透在一定的思想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中,成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核。如果在文化的代际相传中,缺失了这一核心的内容,就抽掉了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正如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一样,如果没有抓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互助友爱等这些反映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不能使这些核心价值观得以发扬光大,就不能使中华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薪火相传。正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文明和德育传统,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得以世代相传,内化在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中。而在人类发明的各种保存和延续文化传统的手段中,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知识技能的教育可以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得以延传,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反映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意识形态得以延传。在国家和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实践活动中,不仅实现了一定文化的社会化和代际传递,而且也使主导意识形态得到了传播和确立,充分地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之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下一代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一定文化的核心、灵魂和精髓传之于后世,从而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文化使命。

4.要素充足律

要素充足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中,各种要素必须齐全、充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虽然是一个历史事实,但却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其中包括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形式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生产力的发展孕育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的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化,创造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社会群体,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供了雏形。进入阶级社会,阶级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政治集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主观条件。这些主观条件包括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个体意识的自觉程度等。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是一种社会自我意识,也即社会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自我体察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自主认识。而这种社会自我意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阶段,最终才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真正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同时也受到个体自我意识的制约。没有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就没有个体对自我主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自觉,自然也不会产生接受这种自我改造的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会在个体身上现实地产生。当然,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具体时机、情势等,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中。只有历史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创造了充分、足够的主客观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生。

5.主体主导律

主体主导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主体始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的一种社会实践,是人类主体性的表征和外化,确证着主体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起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必须有主体的依托和推动。没有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没有人类主体能力的形成,就不可能有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意识,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能力,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成。[6]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要素中,主体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主导的地位,扮演着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展开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形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主导性要素和关键步骤。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真正具备了相应的主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成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反映,也才能发起、实施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主导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6.客体主动律

客体主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客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主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和塑造的对象,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过程中,其作用却不可小视。如果没有客体的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能产生。客体对自我思想政治品德现状的认知、判断和进行自我改造的动机、情感等心理要素,对于客体是否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在个体身上具体地发生都具有根本意义。如果客体完全缺乏对自我思想政治品德现状的自觉体认和提升动机,如果客体的接受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承载和消化一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程度,那么就很可能使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失去现实的对象,成为毫无意义的单边操作,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外在的、自为的存在。只有客体形成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具备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才能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客体,也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

7.介体联结律

介体联结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介体发挥着联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媒介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等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和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离不开一定的中介,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借以产生的渠道和途径。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没有一定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渠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就成为相互割裂、互不相干的实体,就失去了彼此作为主体和客体的意义,更加不可能产生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发生。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形成的要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形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联结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同时也是维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命脉。

8.交互作用律

交互作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相互交织的复杂作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这“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1(]P705)恩格斯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之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1](P696)恩格斯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论,对于我们辩证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宏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固然归根到底受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这些经济因素的决定性的、必然性的影响,但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明显。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直接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直接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需求。而在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政治的因素和思想的因素相结合,导致了思想政治关系的形成,又进一步促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同时,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各种中观要素中,也存在着这种交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及客体之间也存在着互相联结、互相沟通、互相作用的复杂关系。从微观上看,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中都构成一个“意志”,一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但“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意志和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1](P697)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是不以某一个具体的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它又把每个人的意志都包含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合力里面。正是因为这些林林总总的因素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交互作用,因此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可判定性、不可预测性以及相当的复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毫无规律可言,完全受到自然任意的支配。事物的必然性往往通过这些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客观必然性也正是通过这些偶然因素的交互作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因此,我们在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这些偶然因素的交互作用,以避免走向独断论和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吴玉章在他整个革命生涯中,非常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干部和数以万计的人才,在我国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认为。要把青少年教育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新思想、新品德的一代新人,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共产主义品德和世界观的教育。吴玉章还进一步总结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些根本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研究吴玉章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青年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玉章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同时又是学者兼师表的无产阶级教育家。自从1912年他热心倡导和组织留法勤工俭学开始,就与我国的教育事业紧密相关。在他整个革命生涯中,始终把教育事业视为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尽心尽力,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干部和数以万计的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吴老极其丰富的教育实践,为其先进教育思想的产生培育了沃土。吴老对教育领域内的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尤其是在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吴老的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青年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吴老创办社会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贯彻思想政治第一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华北大学,还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时,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学院.吴老都十分强调学校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建国后,他及时向中央提出了“加强马列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建议。1952年,吴老在《重视学工人员的思想建设》一文中,就曾强调指出:“学工人员必须加强马列主义、思想的学习,这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东西,不可有半点松懈。”同年,在《和青年们谈谈学习问题》中,吴老又一次强调:“毫无疑问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就是头等重要的事。人们在青年时候的思想政治修养,对于一生的生活行动都将有重大影响。”因为,青年时代就“注意学习政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就能够使你们很年轻就形成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都符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符合于人民事业的需要,因而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度思想自觉的新式的人。同时,也就可以使你们自己在进行业务当中,能够明确方向,掌握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去研究各种实际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取得工作的胜利”。后来,吴老在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五周年时又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使课内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课外经常的思想工作更好地结合。”这些论述,足见吴老对学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并在办学实践中把它作为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来抓。

吴老在教育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实现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吴老对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了符合新中国建设人才“又红又专”的标准,吴老明确指出,青年学生一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爱业务”;二要“学习政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红”与“专”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每一个在学习的大学生,都要全面地提高自己的修养,正确处理好“红”与“专”的关系。所以,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应提倡又红又专,两者不能偏废”。正如他在1953年应《中学生》杂志约请写给中学生们的信中所说:“在学习上要注意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人。”他还进一步批判了两种错误的观点,即认为“政治学习可以代替业务学习”的观点和“单纯业务观点”,强调“既要重视必要的政治学习,又要重视业务学习。”吴老告诫青年学生,“只是埋头读书,不问政治是错误的;自以为政治水平高而在学习上马马虎虎也是错误的。”这反映了吴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又不单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体育等几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吴老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表明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的深刻领悟和正确落实,对于纠正当前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不力、实效较低的偏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任务又是十分艰巨的。要把青少年教育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新思想、新品德的一代新人,就必须从多方面人手,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观吴老长期的教育实践,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最科学的理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变成为物质的力量。”吴老坚信这一点,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在首位,十分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正如他在1954年《在高等财经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在我们财经院校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上个世纪20年代在他任成都高师校长时,就专门聘请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恽代英给全校师生讲阶级斗争理论,宣讲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区别。吴老自己亲自给学生讲《马克思主义派社会势力》,旗帜鲜明地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师生。1948年,吴老《在华北大学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首先,华北大学要学些什么?最主要的是马思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这里所说的中国革命的经验,实际上就是思想。195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他强调:“以马恩列斯的学说和思想来进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在具体办学实践中,如他执掌华北大学时,强调华北大学的所有学生,首先要经过第一部——政治训练速成班的学习,然后才转入第二部、第三部继续学习或走向工作岗位。政治训练速成班所开设的课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吴老在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时,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史》为所有学生、研究生必修的科目。这些政治理论课程本科占百分之二十、专科占百分三十。吴老说:“事实证明这种比例是适当的。”可见,吴老不仅在思想认识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二,政治教育。吴老的政治教育思想,是与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紧密相联的。事实上,他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方向。作为无产阶级教育家,吴老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在陶行知先生追悼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借陶先生之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办教育的人,往往把教育与政治分开,甚至不过问政治。陶先生认为教育与政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校教育不能不过问政治,而是要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正如吴老在谈到又红又专的关系时所分析的:“红,首先和主要的,是指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教育不限于政治理论的教育,在吴老看来,时事政策教育也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时事政策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国内外的重大问题。它们不但和我们的利害有关,而且也使我们的学识日加丰富。埘通过时事政策的学习,能够开阔青年的眼界,提高青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吴老主张要经常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教育。

第三,理想教育。吴老一辈子关心青年,爱护青年,是青年的导师和引路人。他非常重视对青年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因为“青年人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亡和革命成败的大问题”。吴老期望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确信共产主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并且殷切希望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他在给中学生们的信中写到:“我知道你们中间许多人实际上已经怀有远大的理想。例如许多人准备将来做优秀的工程师、地质勘察家、农业工作者、飞行员、医生、教师等等,都愿从事一种为人民谋幸福的职业,……你们朝着伟大目标前进的理想,将是使你们勇敢地走向生活中去的鼓舞力量。这种理想是一种好品质……祖国十分需要你们有这种理想。”吴老不仅要求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树立远大志向,并且应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如果“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没有志气。那么这个人事业上就不会有什么成就,不会有大的出息。”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加之思想政治工作又相对薄弱,使一些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或者只考虑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的需要。所以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想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吴老关于理想教育的思想是值得重视的。

第四,劳动教育。吴老作为无产阶级教育家。十分强调劳动教育。他曾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应该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经常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人民教育与剥削阶级所垄断的旧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113他批判了阶级社会中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起来的错误做法,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都是谬论。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是“光荣的事业、荣耀的事情”,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参加劳动。因此,吴老认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应贯穿全部教育过程中,以此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劳动观点。明确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生产劳动的知识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适当地参加社会劳动,主要是日常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吴老在强调劳动教育的同时也告诫我们“学生的基本的劳动活动就是学习”,不能喧宾夺主。“”中歪曲劳动教育的真实涵义大搞“学工、学农”,荒废了一代人,教训十分深刻。今天,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劳动教育被忽视。致使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必备的生活自理能力。重温吴老的劳动教育思想,使学生“既热爱劳动又善于劳动”,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第五,共产主义品德和世界观的教育。吴老尤其重视青年的思想品德修养。他一向认为:“人们在青年时候的思想政治修养,对于一生的生活行动都将有重大影响。”“我们要爱护青年,便必须培养他们的民族气节和为真理为学术而奋斗的精神”“要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早在1941年9月,吴老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延安大学的教学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注意养成学生的伟大品格”。“延安大学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而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1948年8月,他在华北大学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大学就是要培养革命建设的人才,更要吸收统治区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来学习思想,培养他们成为新中国各方面的革命与建设的干部。这个革命时代需要成千上万甚至成百万的干部人才。只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人生宇宙观、马列主义理论和思想的教育,他们就很快地会接受新的思想和方法,成为新的人才。”1950年1O月,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同样强调指出:人民大学“要培养精通先进科学与技术,为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知识和思想所武装。与各种具体业务相结合,并决心保卫人民民主主义祖国,忠诚于新民主主义建设而将来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干部”。

在1964年《新年话家常》一文中,吴老非常精辟地论述了加强青年世界观和品德教育重要性的原因。他说:“今天国际国内还存在着阶级斗争。阶级敌人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还存在着。这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他们企图磨灭青年的革命意志。扼杀青年的革命理想,败坏青年的道德品质。同时,青年人又具有本身的弱点,他们比较幼稚,缺乏实际斗争的锻炼,缺少阶级斗争的经验,辨别方向的能力比较差。因此,他们如果不加警惕,就有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受到资产阶级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受骗上当,误人歧途。再加上今天的青年,多是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没有看到旧社会的黑暗,没有尝到阶级剥削的痛苦。现在又过着比较安宁舒适的生活。这就容易使青年滋长害怕艰苦和贪图安逸的情绪,因而缺乏强烈的革命要求。这也在客观上给了阶级敌人可乘之机。”

第六,宪法与纪律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开展了法治建设。法制教育也提到了重要地位。事实上。吴老对此早有论述。他说:“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宪法教育对于青年有着重大的意义。”要使广大青年了解宪法,热爱祖国,积极准备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建设者和保卫者。吴老建议在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中。应适当地采用苏联宪法教育的经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的课程列为共同必修的政治课程,以便进行系统的教育。如果吴老的宪法教育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加以贯彻实施,“”那样严重的内乱或许可以幸免。历史的悲剧昭示我们,今后应按吴老的思想,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正规课程中,增强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因为。一个法治的社会才会是更和谐的社会。

纪律是保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纪律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他担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时,就着手整顿学校秩序和校风。严禁学生无故旷课等,很快扭转了学校散漫的风气。经过整顿,学校面貌大大改观,师生员工团结得很紧密。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风。同学们有秩序、有朝气。他们追求知识,孜孜不倦,议论政治,意气风发,成都高师成了进步势力的大本营。1950年3月,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学生大会上强调:“学校秩序与制度的建立。对保障同学们学习.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正像我们在工厂、在部队、在机关里一样,没有秩序和制度.工作是搞不好的。我们学校也是一样。”因此。人民大学“不允许有任何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发生.哪怕是少数人。因为少数人是会妨碍大多数人的”。他希望大学生们要“根据学校规定按时上课.按时作息”。这些年,一些学生。特别是高等院校的一些学生.旷课、缺课现象严重,没有纪律性.根本原因就是放松了纪律教育。严格校风校纪。优化育人环境。对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至关重要。可见。吴老对学生严格的纪律要求,在今天仍是必要的。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吴老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总结了一些根本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面,吴老主要总结了四点: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里的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由于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避免空洞地说教。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的理论才容易被接受。第二,以身作则。主要指教育者自身应是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吴老以自己的言行做到了这一点,堪称“以身作则”的楷模。他也要求“教师和家长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高尚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启发和影响少年儿童”。第三,启发自觉的原则。养成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和世界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吴老所说:“要求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建立起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启发自觉,经常反省,方能达到。第四,宽严结合原则。吴老主张:“原则问题应该严;非原则问题应该宽。”反对死板的、管束太严的封建教育和极端自由放任的资产阶级教育。比如对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对共产主义事业遥远坚定的信仰;要有努力学习的风气,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原则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而一些生活细节,如怎样穿衣服、梳辫子,则可以少管。宽严结合既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能使青年的个性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另外,吴老还提到过正面教育和心理适当性等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吴老主要强调了两点:

一是要讲道理。吴老强调,“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长期的、细致耐心的、正面教育和讲道理的方法。只有采取上述方法,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善于进行启发和诱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对少年儿童采用急躁粗暴的办法,对他们实行体罚、辱骂,甚至批判斗争,就会严重地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而是极端错误的必须坚决反对。”因此,正确的思想教育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吴老形象地比喻:“教人毕竟和炼钢不同。人固然也要千锤百炼,但钢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可以用一幅死的框子去套。根本的问题在于多讲道理,耐心教育。”二是自我批评。吴老认为“自我批评”是加强品德修养的武器。“要发动自我批评,没有自我批评就没有改造社会的武器。”要求每个人都要富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常常反省自己,加强修养,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此外。吴老还谈到了实践锻炼,接近民众等一些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控制社会”的形成与“非物质劳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特拉维斯•赫希(TravisHirschi)在《少年犯罪原因》一书中论述了“社会控制理论”,即人性一方面受着欲望的驱使要向外扩张,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外界规制的约束而控制压抑自己的欲望。当今社会的控制程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在福柯称之为“生命政治”控制下的当今社会,权利已深入到最细小的地方,这种控制随着社会的生产水平,科技通讯能力还有管理制度的先进而变得具有更强、更长的触手“,我们正在进入控制社会,这样的社会已不再通过禁锢运作,而是通过持续的控制和即时的信息传播来运作。”在控制社会中,大学生成为一种新型“资本—劳动力”关系下的非物质劳动者,他们在校的实习/实践,毕业后的工作,所面对的生产更多时候不是为了产生具体的物质产品或者某种服务,他们从生活本身就成为“非物质生产”的期间,一刻不停的进行着“非物质劳动”,并随着非物质劳动中心地位的一步步确立而不断加深程度。有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主体性”在发挥着巨大作用,毛里齐奥•拉托拉扎在《非物质劳动》中就提到“工人们被期望在生产的各种功能的协调中成为积极的主体”,更多的“社会工人”被要求或者期望为一种积极的生产环节里的主体,不是仅仅受着规章要求而是自主的积极的去进行劳作,去释放新的“主体”。但是“成为主体的口号非但没有消除等级同合作、自治同支配之间的对立状态,反而实际上在更高层次上造成了对抗:因为他既调动了单个工人的个性,又与之相抵触。”面对新型的更为严密的劳动关系,非物质劳动带来的更大程度上的“剥削”使得思想一向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了“革命”的群体,他们期待抵抗社会生产带来的压力。于是虚拟的、半虚拟的媒介环境成为大学生诉诸心灵解脱、寻找精神乌托邦的最佳场所。

(二)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与“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诞生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颁布,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而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相对滞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用十六字表达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除了宏观构建与精神理念层面,真正的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离不开班团制、学分制、选课制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在教育研究者的眼中,“选课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选修课程,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选课制度仍然发展不充分不成熟,由于师资缺乏,结构不合理以及经费投入不足及教学设施不够完备等原因,实际上根本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造成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度实际很小”。“在一些选课制实施相对彻底的高校,选课制度和班级建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学生在教师和课程选择上拥有较大自主性,很难以班级为主体展开活动,这样在时空间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班级凝聚力”。这样,个体性诉求明显的大学生与集体意识淡化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出现了不匹配。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想法缺乏表达渠道,久而久之越多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弱化,责任意识下降,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及自我思考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新时代的大学生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强烈的自我意识需要发声:另一方面表达渠道的限制让思想受到压抑,二者的冲突很容易带来学生带来包括压抑感在内的心理失衡,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这种失衡情绪又极易蔓延开来,导致“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所谓“草莓族”大学生群体就是指承压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小、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在现有体制之下做好制度规定的事情,偶尔对此产生非议或者发生不满时采取网络状态以及小群体内部吐槽等方式解决。

二、思政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不难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应该作为通识教育/公民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

(一)从理念角度,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历史观”的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信息来源缭乱纷杂,他们很容易将穿越作品中的虚构情节当作历史真实去严肃对待,现行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确实存在难以言说和讳忌莫深的地方,需要补充大量的史实和细节帮助大学生重返历史场域,树立正确的史学观。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成功观”的培养。当下,拥有香车美女,西装革履的“上流社会”和“精英/白领人士”是唯一的成功标准。而森严的“丛林法则”和逐渐固化的社会阶层,令学生感到想凭借一己之力,打开上述“成功”之门困难重重,他们始终在寻找获取成功的终南捷径。应该帮助学生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树立面对现实、介入现实的信心和勇气。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劳动观”的培养。大学生中存在一种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不劳而获的心态,这种不劳而获的心态还可以置换成官二代、富二代、权色交易等等当下社会中青年人成功的代名词,在大量负面新闻的包围中,那些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案例反倒成为了让人惊讶的神话。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生成敢于挑战未知的能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性别意识”的培养。“穷养小子,富养闺女”的家庭育儿观“、男女平等”的学校教育理念与当下的就业形势、择偶标准、大众审美、职场规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要帮助女大学生建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道德准则。

(二)从专业角度,帮助大学生建立“媒介权”意识

台湾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吴翠珍、陈世敏将“公民媒介权”概括为:知情权、信息权、讨论时政权、个人隐私权、媒介近用权以及媒介素养教育权。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从上述权利入手,分类设计课程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媒介权力意识与媒介参与能力。在“知情权”的培养上,要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指导他们辨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完整性、清晰性、及时性,帮助他们准确知情。在“信息权”的培养上,要提高学生做信息“守门人”的意识,自觉抵制虚假信息,不做网络谣言的传播者,、转发有效信息。在“讨论时政权”的培养上,要提高学生的参政、议政水平,引导他们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搭建发言渠道,帮助他们介入现实。在“个人隐私权”的培养上,要提高学生对“侵权”与“反侵权”的认识,警惕参与人肉搜索、黑客等网络暴力行为,健康社交。在“媒介近用权”的培养上,要提高学生对媒介的亲近感和熟悉度,学会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电视电台节目等媒介,表达观点和见解,会用媒介、善用媒介。在“媒介素养教育权”的培养上,要借鉴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实践平台的先进案例,提高学生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兴趣。还可以结合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大学生媒介民主意识与媒介公共责任进行教育。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民主意识要求大学生要承担媒介公共责任,特别是在面对网络谣言、恶搞、媒介暴力等网络现象时,要有严肃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要将媒介素养当作一个批判性阅读、分析、写作的动态过程,在多渠道及时收集网络信息的基础上,理解、分析、重组、整合成有益的知识点,从而提高正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建立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媒介公共责任又依赖于媒介民主意识的培养。只有在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中,学会自我表达、监督公权力运作、参与推动社会变革,才符合“微”时代大学生的本色。媒介民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沟通、协调、妥协、宽容、参与、自主、调试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责任义务感。

上一篇:思想政治论文论文范文 下一篇:思想品德教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