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时间:2022-10-24 03:40:53

浅谈“分层教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摘 要:“分层教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和差异化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素质,培养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分层教育,合作学习”教师;教育理念;业务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分层教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目前能够贯彻上述精神的一种较好方式,它是一种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层合作、多维整合的全新教学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大班教师很难兼顾每个学生的弊端,而且使教育资源重构、优化组合,从而保证各个教学环节间的持续与和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素质,培养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分层教育,合作学习”遵循新教改所倡导的“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乐于同他人合作”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一方面正确认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以适应多样性学生的不同需要,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差异资源开展合作学习,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二、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具有适层教学能力

教师要能够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适当的分层,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能够进行恰到好处的评价与反馈,帮助每个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向优势方向转化。

2.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其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1)教师对讨论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当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迷茫时,教师要及时地加以提示,提出可行的思路供学生参考;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回到主题上来;当讨论告一段落时,教师要对讨论进行简要的小结,肯定讨论中学生的表现等。(2)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讨论中吸取有益成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3)教师有时甚至要充当学生的同伴,参与到学生小组的讨论、辩论、游戏等活动中去,既要起好表率作用,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从他人的见解中获得有益成分,不断完善自身人格。

三、培养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打造一流师资团队

“分层教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复杂性,要求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外,还要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因为无论是对学生、备课、课堂教学、测试与练习、辅导等进行分层,课前、课上和课后都要做大量的工作。当然,我们教师之间也正在尝试合作,共同备课,分享彼此的教学资源,合作不仅可以使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得到巩固和优化,而且能使我们潜在的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逐渐形成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学习,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扎实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赵永辉.浅论历史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关系.宿州学院学报,2005,142.

[3]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6-147.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独生子女时代的感恩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新课改下英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