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时代的感恩教育之我见

时间:2022-09-09 08:40:38

独生子女时代的感恩教育之我见

摘 要:此前陆续发生的“留日男生机场刀捅母”“北大研究生打骂亲生父母”等事件,折射教育空白,人民呼吁孝道重建刻不容缓。在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时代,感恩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集合一切可能的力量,加大加强教育,才不至于让“感恩”离人们的生活太远。

关键词:独生子女;感恩;教育

1980年中央全面贯彻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至今,计生政策实行已逾30年,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的主体。在这个经济实力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关键取决于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素质教育。

目前,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热切关注的一个区块,在全球“少子化”的时代趋势下,更是众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独生子女得到“多生子女”家庭一样的机会教育,如何让独生子女懂事贴心、善于感恩、乐于学习又勇于沟通,相信是千千万万家长心中的期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说过:“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家中的独苗,大都在“温室”里成长,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极少体谅父母的辛劳。亲情这一最本能、最直接的情感常常被漠视了。究其原因之一,众多的独生子女不懂得感恩,不是因为他们品德很坏,而是因为他们缺少感恩的体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独生子女感恩意识的缺失,对其自身一生的发展,子孙后代的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力量,切实加强独生子女的感恩教育,使独生子女的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塑造。

一、从源头上重视家庭教育对感恩意识培养的影响

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长辈把儿女当龙凤的教育偏颇,最终使得独生子女们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意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疼爱陷入了误区,只知道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而对精神需要却视若无睹。现代独生子女们往往享受和分享家庭多,替父母分忧解难少;考虑自己多,关心父母少;对父母不满足多,对已有的现状满足少。有的甚至认为“父母生我,就有义务养我”,认为父母为孩子付出、牺牲,是义不容辞、天经地义的,而并不把父母的辛劳记在心上,不懂得体恤、关心、照顾父母。2011年发生的“留日学生机场弑母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方面是含辛茹苦、备加呵护,另一方面则是不知死活,心安理得。母亲的舐犊情深固然让人动容,但这说到底是一种畸形的爱,它逐渐让母亲和儿子都习惯了物质的给予和接受,而忽略了母子感情和教育成长中更为重要的方面。虽是个案,但也如一面明镜。动物尚有反哺之情,对于每个孩子来说,父母历尽艰辛将自己养大,不可不常怀感恩之心。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若习性是好的,则孩子终身受益;若习性是坏的,则孩子终身受害,祸己殃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养成习性的好与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父母在孩子的早期习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人父母者对孩子要做到严格与爱相结合。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尊敬父母,尊敬老师,爱集体,爱劳动,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要懂得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要经常对孩子灌输感恩思想,进行感恩教育,做到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感恩榜样,使孩子能在良好的感恩氛围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学校教育中强化对感恩意识的培养

当前,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尽完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合格率、升学率等在很大程度上还左右着学校的教学目标,而且直接影响着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估考核。尽管许多学校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威力没有弱化的同时,中小学校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情感教育无形就被弱化了。只注重学生的智育的发展,而削弱了道德教育的地位,传统伦理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良好修养,现实生活中正确人伦关系的培养同样被忽视,感恩变得可有可无,老师的教育、父母的付出、社会的帮助,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感恩意识自然变成一句空话。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教育,更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只要拥有感恩之心,人们就会拥有快乐和幸福,社会就会和谐进步。

平日里,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积极有效地促进感恩意识的培养。在特定日子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利用知恩图报和忘恩负义的正反方面的典型例子来教育学生,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感恩思想。

如今,温情的“感恩”话语在我们这个独生子女时代的确有些久违了。为了回味这久违的感恩之情,让孩子们把许多平日里没有意识到的或说不出口的话语可以尽情地表达出来,真正和父母来一次心灵的沟通,别让感恩离我们太远。近期,我们学校班级陆续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感恩班会”。没有过多的程序,没有刻意的准备。班会的内容都是从“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话题中开始。在感恩的过程中,参加班会的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

三、加大社会教育力度,促进感恩意识的形成

社会媒体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此前报道的“留日男生机场刀捅母”“北大研究生打骂亲生父母”等事件在媒体的影响下,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深思。感恩教育再次被推上刀锋。人们在强烈谴责的同时,也不得不深思感恩意识的缺失。大众媒体在肩负信息传播者和舆论者重任的同时,应大力弘扬感恩的文化,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促进感恩意识的培养。其次,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进行长期的努力。我们提倡全社会都应关心、教育下一代的成长,处处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让青少年每时每刻认识到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感谢父母、体谅父母。赠人玫瑰后,尚会手有余香,而反哺于父母的一滴真情的泪珠,对父母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天大的满足。所以,独生子女时代,让我们大声呼喊――“感恩”别走!

参考文献:

[1]吴娟瑜.独生子女真的不好管教吗?.幼儿养育学,2009-07-14.

[2]郑艳苹.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科教论坛,2004(1):73.

[3]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1.

(作者单位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校本部)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历史教学创新 下一篇:浅谈“分层教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