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中标监管的实施对策

时间:2022-10-24 03:28:50

工程招投标中标监管的实施对策

摘要:本文对目前招投标市场中存在的出借资质、转包挂靠、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现象做了简单的描述,并针对这些现象分析了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希望通过社会的力量,加强招标投标诚信建设,更好的维护招投标活动的严肃性。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问题监管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2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贯彻落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出台,各地招投标市场的运行日趋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秩序得到了较好的整治,有效遏制了腐败问题的发生。但在中标后,由于标后监管没有跟上来,或者监督乏力,中标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逃避相关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将中标项目全部转包、违法分包,甚至随意变更中标价格从而达到获得非法目的,严重扰乱了工程建设领域的正常秩序,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要对加大中标监管,建立健全标后监管机制,从合同签订、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计量变更、竣工验收等方面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管,重点解决招标投标与工程施工“两张皮”现象,从而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标后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

招投标领域内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利益驱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经不住权力、金钱的考验,为了给个人或集体捞到好处,,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违规参与招投标活动。二是建筑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近年来,建筑业企业总量与建筑工程总量比例失衡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部分企业存在业务严重不足的现象,其维持自身的业务水平都很难,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便在招投标上打起了歪主意。三是法制建设不健全。尽管我国针对建筑市场的不正之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对招投标的一些环节缺乏强制性规定,存在人为可调因素。四是监督管理力度不大,标后管理重视程度低。招投标工作之所以有诸多漏洞,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主要是因为监督管理不到位,力度不大,特别是后续监管,存在思想上不重视、人手不足等问题,使得招投标管理的后续监督工作出现真空,一些本可以通过后续检查发现的问题,如借资质、非法转包、擅自变更合同等未能得到及时的揭露和纠正。

二、标后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围标、串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极其隐蔽,从程序上很难查证认定,衍生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和资质挂靠、资质求租现象。有些人专门参与投标,成为投标围标的专家,而实际是 “五无”的皮包公司,即无建筑资质、无施工队伍、无机械设备、无技术人员、无固定的办公地点。在投标报名期间,他们通过交纳一定的费用,借用、挂靠施工企业资质和建造师证等参与投标,一旦中标,按中标价格收取一定的提成后,将工程非法转包。也有人利用特殊社会关系,在施工企业和发包单位中间“当红娘”,违法牵线达桥,中标后再临时组织施工违法分包,由于管理水平有限,加上多头“分红分利”,工程建设资金过多流失,其工程质量就可想而知。还有一些具备资质的建筑企业,由于自身揽不到工程,为了保证资质年审不降级,迫于无奈出租资质;有的甚至为了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谋求利润,恶意求租资质,严重扰乱建设市场秩序。有些招标时承诺委派的知名项目经理被“偷梁换柱”,变成了其他人,或是该知名项目经理有几个项目,只好派一个“人”在此“临时”负责。招标时承诺委派的项目总工、某高级工程师可能就“因病”不来了;大型先进的设备惨遭“滥竽充数”,招标时承诺使用的塔吊、混凝土输送泵等施工机械,在施工现场却悄悄变脸为钢井架之类的垂直提升机械;特定施工项目“鱼目混珠”。如深基坑开挖危险大、大堂装饰施工标准高,招标时承诺委派某知名施工队施工,可实际施工时总包单位却怕“肥水”流入外人田而另改一般施工队施工;承包商将工程分包后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和派驻相应人员,并未对该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承包商只收取管理费用,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核算等不进行管理。

三、充分认识标后监督的重要意义

工程建设项目中标后监督管理是工程招投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提高项目效益,保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部分中标企业不按规定对中标项目派驻项目管理人员或私招乱雇非本企业项目管理人员;部分中标企业不守诚信,项目实施不能满足投标文件的造价、工期、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承诺。尤其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出借资质、转包挂靠、串标围标等,这些问题直接扰乱了招标投标活动的市场秩序。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工程建设项目中标后监督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做好中标后监管工作。

四、加强对中标项目跟踪稽查管理

1、加强中标项目合同备案管理。

要求招标人建设单位和中标企业按照规定的时间内签定施工合同,合同的主要条款要求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一致,所提交的文件资料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记录内容是否一致,发现有不一致的,应予以纠正。

2、对中标的项目部人员实行押证管理。投标人投标时承诺的施工项目部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等管理人员及专业承(分)包、劳务分包的项目负责人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提供的证件包括项目经理的注册资格证书、其他人员的岗位证书原件。监理项目部人员主要是总监和常驻工地人员,提供的证件包括注册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上岗证原件。中标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是中标企业的正式人员。

3、对中标企业项目部人员“到位”管理。中标项目经理必须到现场组织施工,项目业主和招标机构必须将本条规定写入招标文件,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无法定事由和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项目业主不得同意中标人变更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和主要工程技术负责人。凡招标文件未明确可以分包的,项目业主不得同意中标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分包,更不得强迫中标人分包。中标人派驻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主要工程技术负责人与招标文件承诺不符的,视为转包,并作为不良记录,根据有关规定限制其市场准入。

3、修订完善相关招投标法规的实施细则。要依据国家招投标大法并结合本行业特点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实施细则。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出台配套性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完整、严密、便于操作、强化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这个法规体系要明确招投标工作中监督部门的职能,有效防止转包、违法分包行为的发生,真正实现公平竞争原则;法规体系要有很强的刚性,对违法违规者的处理要明确具体,要以严厉的法规与制度来保证招投标的公平正义。

要做好招投标的标后监管工作,各招投标职能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认真排查标后执行情况,以加强对项目实施中法定程序、招投标、资金、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质量、进度及安全。

作者简介:黄鑫,1985年生,女, 汉族,山东海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

上一篇: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下一篇: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