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2-10-24 02:57:32

论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摘要: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让他们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学;数学;学生;主体性;主动;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65-01

教学中教师要想尽一切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素质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要实施教育改革,进行素质教育,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转变学生的地位,让学生由被动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知识接受者,变苦学为乐学。

1.创设学生自由空间

要突出学生主体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自主地参与教学,自主地创造性学习的时空环境。而给学生自由宽松环境的主动权就在于教师,这也是体现教师主导性作用发挥的一个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满堂灌",占尽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成了"可怜虫",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权利,更不用说有创新思维了。课堂组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一堂课,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如何给与指令都会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快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喜欢活动给他们提供生理的、认知的、心理的快乐。教师在安排课堂活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条原则让你的活动内容充满快乐,形式丰富多彩,使你的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从被动地学数学到主动地学数学。

1.1 给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在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不断地提问、解析,学生极少有机会、也不太愿意向教师提问。教师的提问固然能透出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学是比较被动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教会学生不断地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只是听着、答着,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如果学生能主动提出有创见的问题,那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另外,当学生提出疑难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主动讨论,组织学生认真剖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

1.2 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以自由选择的权利。如让学生参与数学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全过程,准备活动指导学生去"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选",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去"创"。这些都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体育课堂的深化改革。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种双边双向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积极互动关系。一个长期板着面孔,威严有加的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肯定听话,但死气沉沉,神经老处于紧张状态,胆子小,缺乏创造力。可见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和创造意识的产生。所以,作为教师,应深刻理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应时时以民主的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而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个关键性前提就是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

2.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解放思想,树立新型教师观。教师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自立为绝对管理者、权威,归根到底还是因陈腐观念造成的,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扼制教师的民主思想,制约着教师的自身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用,改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由于时代变化,教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由简单的知识灌输者,成为知识传递的"火炬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力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绝对权威,而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2.2 转变教师思想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作为老师,首先应明白谁是课堂的主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能喧宾夺主。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主角。作为教师,我们应时刻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职责:老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并不是课堂的主宰。老师认真的教,是为了学生学得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能起的作用就是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不能把学生当作婴儿而嚼烂了知识喂学生,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为了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在备课时,应始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紧紧贯彻"以生为本"思想。要高举"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旗帜,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理念应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而变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在课堂获得高分的教育,而且是让学生将来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获得成功并不断获得成功的教育。也就是说,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牢牢地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突出学生主体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祖国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语文教案中实现有效教学 下一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