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成效

时间:2022-10-24 12:33:51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成效

摘 要:在新形势下,大力拓展和推进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造就能力与素质拔尖的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校推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趋势和重要举措。美国在国家层面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在经费资助方面给予倾斜。同时,大部分美国的著名高校也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尤为重视研究生培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较早且比较深入的探索,其培养模式多种多样,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文章对其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建设成效及推进建议等进行了探析,旨在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探索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推进策略与路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在当今社会从学科范式向学科交叉范式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应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由速发展产生的复杂问题所带来的挑战,人才培养逐步从学科模式向学科交叉模式转变并将成为主要趋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使命,传统管理体制及“单科制”组织体系的“惯性”,使我国大学开展学科交叉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1]。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一、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势在必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许多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往往都是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取得的。在人才培养方面,现有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美国在国家层面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在经费资助方面也给予倾斜。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里设置了一定比例的交叉学科,为其预留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模式,以及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97年启动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Integr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 Program,IGERT),至今已经资助了132所高校,298个项目,6500余位研究生。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建立起了跨学科研究中心,进行科研的同时开展学科交叉人才培养。

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科交叉

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及建设成效

(一)主要模式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非常重视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其培养模式也多种多样。按照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结构化程度和成果体现可分为以下8种类型。[2]

第一,跨学科的研讨班(Special Seminars)、不同院系联合主办的特邀报告(Co-Hosted Invited Lectures)、学术会议(Hosted Conferences)。这种模式最易实现,并且形式灵活多样。研究生通过这种模式获取多学科的知识,了解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科技。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科交叉培养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写进学生的培养方案,学生选择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可以与本专业无关。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能促使学生掌握学科交叉领域的新趋势和动态,并快速做出反应。

第二,选修课(Elective Courses Outside Major Program)。主要实现形式是鼓励学生选择本专业之外的其他课程。与研讨班等形式相比较,选修课更为正式和结构化,学生也有相对的自由选择修课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以选修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活动不像本专业的培养方案那样体系化、结构化,但是相对灵活的选课空间能为学生提供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研究范式或方法的机会,也有利于其获取主修学科的学位。

第三,学分认可证书(Post Baccalaureate/ Graduate Credit Certificates)。为了完成大学的教育使命,学分认可证书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和灵活地修习相关学科的知识,鼓励学生通过远程学习的形式学习校外的各类证书类课程。这种培养形式依赖外部教育市场的课程供给,旨在培育一些有特色和有竞争力的研究领域,是现有研究生学位项目的补充,有助于促进现有学位项目水平的提高。

第四,辅修专业(Graduate Minors)。该模式是独立于学生主修专业外开设的辅修专业。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辅修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科研训练,促进学生主修专业的学习与科研,有利于帮助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通常,辅修专业要求学生修习10~15学分相关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成绩将计入学生的成绩单。

第五,选修专业(Options)。学生在参与该项目时,有“多种方式、可能性、途径”能证明或表现出与其他未参与学科交叉项目的学生的差异。比如,可以在学生的成绩单或毕业/学位证书上注明“曾经参与过学科交叉的项目”。主修专业缺少这些课程资源,因此,选修专业的课程通常由不同院系联合提供,其学习内容不会与学校已有的专业重合。

第六,独立的学院间合作学位项目(Intercollege Graduate Degree Programs)。这种项目与传统的基于单个院系的学位项目类似。不过,该项目的授课与指导教师是跨系、跨学院或者跨高校的,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科交叉教育。同时,在学生的论文指导教师小组中,成员需要来自多个学科。学生需要学习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开设的课程,体现学科交叉特点。该项目能够提供缺少预算支持的学科特别课程。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分散于不同的院系,可能较难让学生产生学科归属感,也较难获得学校支持。同时,该项目经常被视作与学院传统的学位项目争夺资源和优质生源的竞争者。

第七,双学位项目(Concurrent Degrees)。双学位项目也被称为联合学位项目(Joint Degree)。学生必须同时被两个专业录取,需要同时接受两个领域的学科训练,经过两轮不同的学位论文答辩,获得两个学位。一般来说,双学位主要是指“双硕士”学位或者“博士+硕士”学位这两种组合形式,不包括双博士学位形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之下,学生不需将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内容都融入同一篇论文之中,可以在两个领域分别进行研究或形成论文。这个项目可以降低大约20%的学分要求。因为双学位项目并不要求学生将两种专业知识整合应用于其学术研究中,所以,这种制度设计在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并有效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第八,交叉学科学位项目(Dual-Title Graduate Degree Programs)。这是一种特别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与双学位项目不同,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两个学科课程的同时,还要将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到一项研究中,最终完成学位论文。在操作上,这种培养方式虽依托某一学科的培养单位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学生需要同时注册另一个以交叉学科命名的学位项目(最后只能获得一个学位)。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学位中的两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地位和学分要求。在学科交叉领域内,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大量的课业学习任务,其跨学科学习专业名称将被显示在主修专业的学位证书上。一般情况下,研究生的主修专业导师与交叉学科的导师是同一个人,从而确保有效指导学生的科研与论文写作。交叉学科学位项目可以从任何一个传统学科中产生,通常情况下,更适合于那些与其他学科有一定关联的学科。交叉学科学位项目与双学位项目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致力于促进两种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与综合性应用,实现真正的学科交叉学习。对于参与交叉学科学位项目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学位论文,还是博士候选人的资格认定或专业综合测验都被要求综合运用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3]

(二)建设成效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针对自身的学科交叉研究生教育开展情况,组织由研究生院主管领导、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负责人以及知名教授等组成的专门特别研究小组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特别研究小组关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Education)[4]。研究小组针对若干专题开展调查研究,特别是以下问题:对比研究学院间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系间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寻找组织机构遇到的阻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对提升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提出建议等。

调查结论如下:

第一,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并确保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寻求外部的研究资助上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必须重视并加强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第二,与学系间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相比,学院间的项目由于提供外部的奖学金和训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

第三,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已经拥有多种多样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与其他大学相比,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最有特色的,也是最有可能取得预期目标的模式就是交叉学科学位项目模式。

第四,IGERT项目对于学生及相关的研究活动给予了非常重要的资助,通过课程学习与科研,促进了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也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尽管辅修专业模式和交叉学科学位模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IGERT项目进一步制度化,但是,缺少足够的制度化保障,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受资助项目的培养成效。

第五,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应该具有的特征包括致力于解决复杂的、新奇的或者重要的问题;促进教师、院系之间的协助和合作;形成制度优势,吸引高质量的生源;能够促进参与教师的发展(包括在晋升过程中建立一套正式的评估机制);致力于持续性的、富有活力的自我学习;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职业生涯需要提供通道;允许学生比较灵活地进入、退出或变更项目等。

第六,现行院系资源分配制度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学院间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的办学成效。同时,应鼓励学院层面支持和赞助这些项目,特别是给予主要资源的激励支持。

(三)推进建议

《特别研究小组关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报告》提出的主要建议有以下六点。

第一,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对于推动一流大学的建设非常重要。这需要支持和推进基层学术单位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将其在学校战略规划中提升到最高级别水平,并给予资源的规划和支持。各基层学术单位也应将学生的学科交叉培养作为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推动和支持本单位的教师组织和参与学科交叉培养活动,包括建议学院教师对参与学生给予资源支持,如研究生助教奖学金资助等;对于参与学生给予同样的身份认可;给予指导学科交叉项目学生的学院教师同样的价值认可并提供帮助,如每年的绩效评价、资源分配等;鼓励学系向外单位有学科交叉兴趣和实践的教师参与学院层面的项目提供正式的身份;改变学院资源分配方向,激励和推进各种可能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如选修课、辅修专业、独立的学院间合作学位项目等;引导学院新进教师积极参与学院间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包括开设课程等。

第二,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项目相比,交叉学科学位项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培养模式。它不仅允许学生接受其他学科领域的培养并反映在专业课程论文中,而且确保提供真正的学科交叉培养,并且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融合到研究课题和学位论文中。因为学生在进入交叉学科学位项目之前必须在一个主要学科里注册,所以,他们会固定在一个系中,这些系将为他们提供物质支持、规范化管理和经费支持。学生通过交叉融合的方式,最后同时获得两个学位。更为重要的是,系领导和主要学科领导并没有感觉到学科交叉项目与传统的学科项目存在竞争,双方是平等地培养学生。虽然交叉学科学位项目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卓越的培养方式,但是并没有被很好地运用。调查小组建议,任何一个研究生教育中的新领域,只要能够潜在地与一个或者多个现有的学科领域交叉融合,交叉学科学位模式将是首选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因此,学科交叉学位模式应该更好地得到推进和宣传。

第三,尽管“研究小组轮转”能够给学生提供教育价值,也提供机会让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与增进了解,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导师所带来的风险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建议在一些轮转模式比较常见的学科领域,学院间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不需要轮转,相反,事先至少要确定一位有意愿的导师,并能够在发放录取通知书前愿意为满足项目要求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项目所需的资源将会由学系提供。如果必须要轮转,学院间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必须筹备到足够的资源,以资助第一年(没有明确导师)所需的费用,否则,可能影响招生。

第四,应该更加详细、清晰地描述现有各种分层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明确列出“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模式”版块。通过仔细绘制组织机构和说明,确保起到双重效应:既能够告诉未来的学生不同院系提供的各种模式以及培养重点,也能够促进并激发教师开发新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积极性。

第五,建议在研究生院内部建立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中心,为学科交叉培养、课程开发、教学指导等建立统一的预算与监管体系,激励院系开发与提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课程,主办学院间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今后,研究生院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聚焦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为学生优先提供奖学金。同时,研究生院应该提供分享成功模式的机会。

第六,研究机构需要提供机会促进教师间的研究合作,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来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领域的发展。应该鼓励研究机构更加有意识和战略性地优先提供机会,推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包括赞助研讨会和工作组;支持研究生开展与学科交叉研究与培养有关的学术交流;赞助研究生实用性的技能培养,包括学科交叉教学法和问题导向的学习等。研究机构应该优先资助开设学院间学科交叉研究生课程的双聘教师。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具有学科交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我国高校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在培养观念、培养过程、学科交叉科研、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总体来说,当前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仍停留在起步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影响与制约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深入开展的问题与因素。基于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及建设成效进行的探析,建议国家和高校加大对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政府层面设立一批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项目,并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政策支持,各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立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项目;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条件,依托高水平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以及学科交叉创新基地的师资队伍、经费支持等资源优势,建立各种形式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并给予平台在选拔、组织、管理、建设和稳定持续的专项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建立适应多学科综合环境的人才培养制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等。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06:73-77.

[2]Mechanisms/Models for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at Penn State[EB/OL].http://www.gradsch.psu.edu/index.cfm/prospective-students/mechanismsmodels-for-interdisciplinary-graduate-training/,2014-11-18.

[3]王玲.美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策略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2,12:117-120.

[4]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Education[EB/OL]. http://forms.gradsch.psu.edu/memos/tfrptIdGrEdForACGE.pdf,2014-11-18.

上一篇:上皮―间质转化及其相关分子标志物在肺癌中的... 下一篇:用心呵护每一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