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语文 复习的有效性浅谈

时间:2022-10-23 07:57:50

提高中学语文 复习的有效性浅谈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辐射面广,知识点零散,考查的方式灵活题型多变,所以复习过程不容易把握。笔者历经中学语文教学二十载,指导过多届高考的语文复习,归纳起来,简单地说,新授课的任务是积累知识,复习课则是整合知识,两者是逆向的。中学语文复习如何进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为提高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复习教学要重视自主、以点带面、训练到位。

——重视自主

我们可在课内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灵活利用电化课件手段,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深入探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课外利用学校网站论坛版块设立语文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

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提升自身的语文学识,讲究授课艺术,以自身的创造性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浓厚的兴趣。

有的诗歌复习,让学生通过练习,说说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从而顿悟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当然,有时在学生迷惑的情况下,教师也可点拨方法,让学生去实验。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新授课要注重考查学情,复习课同样应该重视学情的全面准确把握,教师只有充分而准确地分析学生学习需要,教学才会是有目的的施教,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有动机,教与学才会成为一个互动过程。

根据国外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我们对人的看法无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都会对对方产生影响,对方的行为结果也越来越接近这种看法。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所以我们应坚信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优秀的,都有能力考出语文学科的好成绩,并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传达这种信息,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肯定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天赋、潜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建立对语文的学习信心,激发其更好的学习表现。

——以点带面

有不少教师和学生热衷于大搞题海战术,一是深信“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甚至寄希望于同考题撞车;二是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失去鉴别力,觉得这也好那也好,于是统统采取“拿来主义”。殊不知,题目做多了,势必减少了读书的时间。这样囫囵吞枣、昏天黑地地做下去,对提高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大作用。真正有效地复习应该是精练,举一能反三,以点带面,就是能够通过牵动某个认知点带出学生的思索面。触类能旁通,宜少忌多,宜精忌滥,宜巧忌偏。由一道题目引申到其他类似的题目,带动相关知识面,做到知识点的融会,对单个堵塞知识点所依存的知识体系要有全面了解。

知点,是指对试题的知识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知面,是对单个堵塞知识点所依存的知识体系要全面了解。对于一张试卷,我们可以有两个层次的认识,既可以把它看作一组试题的简单组合,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整个学科体系的有机整合。通过一张试卷,学生能够达到哪一个层次的训练,关键就在于对整个知识点的把握,能否做到由点及面的引申。这在关于“文言文阅读”题目的解答中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受到古今汉语差异的限制,文言文阅读的考点是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因此,文言知识、文言词语的积累对正确理解文言文起着关键作用,在试题分析时,既要注意“点”上的剖析,更要重视“面”上的铺展,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积累。例如,一词多义的拓展。有这样一段文言文翻译: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

翻译这个句子,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庸”的理解,为此,应该知道两点:1.怎样利用上下文来推断,此处“庸”容易造成误解,比如理解成“庸俗”、“平庸无能”等,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根据文言句式上下对称的特点,由意义相对的下一句“又从而怨之”中的“怨”字,可推断此处可将“庸”解释为“爱戴”(“庸”同“拥”);2.要从“庸”的这个义项出发,勾连出其他典型的用法,即所谓的“面”。例如:

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哪里用得着,怎么……呢?表反问语气)(《师说》)

⑵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庸:受雇佣,出卖劳动力)(《陈涉世家》)

⑶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庸:平庸,不高明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样,才能在更广的层面上清楚的认识知识点,从而形成一定的鉴别能力。

——能力训练到位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复习阶段也是如此。高考试题蕴涵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动态信息;不仅考查语文能力,还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如《青年文摘》、《读者》等,多上网阅读有关文章,多看电视上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多写观察日记,多讨论社会热点,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实践证明,提高语文复习效率,只有将能力训练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才可能使训练目标、要求落实到教学行为中;不断强化训练,这样学生才会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明确“考什么”的问题,才有可能使学生针对性地复习,以达到要求,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通俗地讲,即是分析、落实考点的问题。比如,作文复习,我们可以先从《考试大纲》的研究入手,明确作文的要求,再研究近几年高考作文,把握其特点及其发展趋向,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作文训练,一定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训练要突出技巧性。因为高考不仅是水平考试,而且也是选拔考试,所以平时的练习既要强调基础,又要突出技巧,这样才利于在有序的训练中形成能力。在复习中,教师和学生要重视表达的训练,多说,多写,防止阅读题的答案语言苍白无力,前言不搭后语,语言表达题得分率低下。

总之,高中语文的复习教学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要知己知彼,摸清高考目标及动向,了解学生自身的强弱点,制定合理的复习战略计划,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集中精力,各个击破,才能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百战不殆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

责编/张 鹤

上一篇:浅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下一篇:作文教学中运用范文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