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对我国农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23 07:56:16

农业补贴对我国农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农业税的取消,解开了中国农民身上的枷锁,拉开中国农业部门向工业化转型的序幕。农业生产出现了短暂的恢复和粮食生产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运用实证工具分析了我国农业补贴规模、财政农业补贴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粮食直接补贴支出的效果、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支出效果、产品价格补贴的效果,并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进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补贴,补贴效果,农业政策

一、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对象包括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和间接补贴政策,研究视角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分析,但是,研究结论并不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关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否能够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引起了学术界激烈争论。

王金晖等(2007)和魏茂青(2013)研究发现: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和粮食产量的大幅增加归因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刺激作用。与此同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还通过间接方式发挥作用,该政策转变了政府和农民的地位和角色,政府由以往种粮农民的索取者转变为种粮农民的扶持者,农民户在该政策中获得了以往不能获得的实惠。

马彦丽和杨云 ( 2005)研究发现:由于中间要素价格上涨导致农民农业生产投入增加,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无论是对播种面积还是单位面积投入成本都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张冬平(2005)等和吕业清(2008)研究发现:虽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利于粮食增产,但是,该作用是短期效应不能形成持续动力。

二、对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农业补贴规模分析

1、简单统计分析。

从财政农业补贴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补贴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呈现V形趋势。1978年农业补贴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是最高的,连三年超过10%,然后开始下降,从1981年-1994年,一直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1995年达到最低的4.78%,随后开始逐年增加,从2003年-2011年,再次出现连续五年所占比重超过10%的情况。

2、财政农业补贴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

为了分析我国财政农业补贴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们以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包括财产性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财政农业补贴规模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log(y)=?琢+?茁log(x)+?孜

通过Eviews分析可以发现D-W非常小,说明残差自相关,故考虑在模型右边加入项,以消除残差自相关,则可以通过D-W检验。回归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效应,即财政农业支出每增加1%,农民收入提高0.605%。说明增加农业支出将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农业补贴效果分析

1、粮食直接补贴支出的效果。

粮食直接补贴属于明补,采取什么方式的补贴,均会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实行粮食直接补贴,还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按乘数理论,政府转移支付具有乘数效应,所以粮食直接补贴对增加农业收入效果明显。

2、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支出效果。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以农业GDP为被解释变量,农机总动力做解释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log(AGDP)=?琢+?茁log(JD)+?孜

(其中农业GDP用AGDP表示,农机总动力用DJ表示)

采用1985-2011年的各相关数据,带入模型,通过检验可以发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农机总动力每增加1%,农业GDP增加1.816%。

3、农产品价格补贴的效应分析。

我国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了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以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财政农产品价格补贴支出数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log(y)=?琢+?茁log(B)+?孜(其中y代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B代表农产品价格补贴支出)

选取1994年-2011年的各相关数据,代入模型中,在初次估计中,发现D-W 值较小,说明残差自相关,通过在模型右边加入AR(2)和MA(2)项,以消除残差自相关,此时可以通过D-W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农产品价格补贴支出对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是负的,也就是说每增加1%的价格补贴,农民纯收入减少0.02%。可见,虽然我国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但实际上这个目的没有实现。

注:数据大部分选取1978—2011,因为我国在9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步加大对农业补贴的投入,所以将时间适当推前有利于观测实施前后的差别,分析农业补贴的必要性和补贴的效果及补贴规模的发展,但是有些数据在较早的年份没有统计,所以在做分析的时候以同组数据中最晚开始统计的位最早,以便分析。

三、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1、调整和优化农业补贴结构。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不现实的,在尽可能提高财政农业补贴支出规模的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和调节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以实现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益最大化。

2、完善农业价格补贴制度。尽管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存在很多弊端,但由于其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应该继续保持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支持,维护被保护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又能适当增加农民收入。

3、完善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制度,提高财政农业资金使用效率。第一采用政府采购改进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管理机制,可以起到节约预算资金,降低采购成本,防止重复购置,优化资源配置和抑制腐败现象,防止农业支出资金被占用和挪用等重要作用。第二强化农业预算管理,根据公共财政的原则和WTO规则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预算支出范围,在此基础上制定预算支出科目,延长预算编制时间,细化预算支出的内容,完善预算审批程序,进一步发挥人大在预算审批中的作用,防止和减少财政分配的随意性。防止压缩财政农业支出资金。

参考文献:

[1]彭慧蓉,钟涨宝.基于政府与农民关系视野的农业补贴政策解析[J].求实:“三农”问题研究,2011,(6):92-96.

[2]彭腾.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缺陷与完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21(2):62-65.

上一篇: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论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